柴 榮
(青海省大通種牛場,青海大通 810102)
大通牦牛生長在高原地區(qū),就惡劣的生長環(huán)境就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品種選育和改良的目的,在于進一步激發(fā)起高產潛能,發(fā)揮應有的經濟效益。
既然是對品種進行改良,相對于普通牦牛來說,在性能尤其是產肉、繁殖以及抗逆性等方面都要更加突出,更加優(yōu)良[1]。還有一點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在毛色上表現(xiàn)出高度的一致性,那么其后代的遺傳性能相對穩(wěn)定。
關于大通牦牛的品種選育和改良,通常其繁育的父本就是野生的牦牛,但是需要對其進行一段時間的馴化和管理,方能開始后續(xù)環(huán)節(jié),主要就是精液的人工采集與制作,依托人工授精的技術,生產出雜交的牦牛品種,在基因上表現(xiàn)出一半的野生牦牛優(yōu)勢。
關于育種的具體過程,父本系野生但經過馴化管理的牦牛,主要需要做好精液的采集和制作,母本則是源于當地的家養(yǎng)牛,在野外進行大面積的人工授精。這樣的話,后代牦牛基因中含有一半野生牦?;?,然后對其進行低代的牦牛橫交,優(yōu)良基因以及組合不僅僅能夠得到遺傳,而且能夠逐漸固定下來。等到橫交進行了三代到四代之后,遺傳會更加穩(wěn)定,在體型和外貌上表現(xiàn)出更多的相似性,在經濟性狀層面得到顯著的改善和提升,最終成功獲取大通牦牛的新品種[2]。
事實上,隨著育種計劃的不斷推進和完善,盡快形成圍繞大通種牛場的繁育體系至關重要。為此,筆者建議,應該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2.2.1 授精站點的設置要科學合理。授精站點的設置務必要科學合理,不僅僅交通要便捷,而且牦牛的養(yǎng)殖密度要大,這樣精液的采集以及授精工作才能夠得以順利開展。
2.2.2 室內的布局要合理。為了保證精液采集以及授精的效果,室內布局要合理,而且器械在使用前后務必做好嚴格的消毒工作,具體來說在進行正式操作之前,選用濃度為75%的酒精棉球進行擦拭,包括器械和操作臺等,力求實現(xiàn)無菌化的操作[3]。還有一點就是在實驗室不能隨意對方物品,尤其是那些可能導致精液品質受損的物質。操作人員不僅僅要具備扎實的技術素養(yǎng),同時要著專業(yè)的衣服、拖鞋,佩戴口罩,非操作人員堅決不能進入操作間。
2.2.3 做好登記等相關工作。對于待配種的母系牦牛,務必要做好登記工作,主要是其繁殖的狀況以及配種狀況等,如來源、品種、年齡以及毛色等[4]。這種育種體系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金字塔結構,而且是開放的。
2.3.1 體重和產肉的性能分析。相對于傳統(tǒng)的牦牛品種來說,改良后的新品種生長發(fā)育速度快,在出生的時候,六個月、十八個月以及三十個月的時候對其進行稱重,發(fā)現(xiàn)相對于原群體而言,其體重增長幅度明顯,在15%到27%左右;在抗逆性和適應能力方面,越冬的死亡率得到明顯改善,已經連續(xù)幾年都不足1%,降低幅度在4%左右[5]。
2.3.2 遺傳性能分析。對于F1代的橫交固定群來說,如果對其近交進行合理控制的話,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然后對于公牛培育科學、適度,嚴格選擇,繁育四代之后牦牛數量近六千頭,遺傳性能穩(wěn)定。
對于青海地區(qū)而言,牦牛是經濟效益極為理想的畜牧資源,因此做好大通牦牛品種的育種和改良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積極意義。雖然這些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經濟效益的提升。但是,在一些問題上還是存有分歧,有些認為改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牦牛的肉用價值,而有些則認為應該乳肉兼用。但總體來說,在進行品種改良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2.4.1 品種的改良要立足實際情況,切結盲目進行,主要目的是為了改良出更加適應當地氣候特征和環(huán)境特征的新品種,必須因地制宜,否則配種的質量和效果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
2.4.2 對于品種的改良而言,雖然受到諸多要素的影響,但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就是精液的品質是否優(yōu)良。這樣的話,一定要做好對于公牛的管理工作,保證其喂養(yǎng)的科學性、合理性,保證其營養(yǎng)全面,但是要注意同步做好膘情的控制,不能過于肥胖,也不能太過瘦弱,尤其注意適當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還有一點就是要保證公牛每天至少運動一個小時以上,做好對其體表的清潔工作。對于年齡大的公牛,要及時淘汰,一旦發(fā)現(xiàn)患病或者有其它不良癥狀,必須及時淘汰。在進行精液采集的時候,要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2.4.3 品種改良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改良后的新品種是否能夠適應當地的環(huán)境,是否具有極強的可適性。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區(qū),是否在肉、奶以及役等性能方面有著不俗的表現(xiàn)。
2.4.4 正確處理雜交和種群純繁的關系。
綜上所述,做好大通牦牛品種的改良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從父本的選擇管理以及科學操作等多角度著手,才能保證改良過程順利實施,才能保證改良后品種能夠在性能層面有著更加優(yōu)越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