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琳
“今天的飯?zhí)y吃了!”一個小女孩坐在飯桌邊,噘起了嘴。桌上有一盤粉紅色的腰果蝦仁,一盤翠綠的清炒時蔬,還有一盤五彩繽紛的沙拉———玉米、生菜和其他食材裹在調味的醬汁中,等待著人們品嘗。
“哦?今天的飯不好吃嗎?”母親解下圍裙,走出了廚房,“你看,媽媽做的菜多香,顏色多漂亮呀!你嘗一嘗好不好?”
“不!我想吃漢堡和炸雞!”女孩甩下一句話,跑回房間,摔上了門。餐桌上,只剩下一桌飯菜和一位嘆氣的母親。
女孩從廚房走出來,重重地把一盤菜放到了桌上。那里,已經擺好了一副碗筷。女孩坐下來,面對自己做的飯菜,嘗了一小口,嘆了口氣。這次,鹽放得太多了。自己做的菜,總比母親做的差很多。她想起母親的手藝,想起母親那一桌美味、精致、溫暖的飯菜。無奈,她胡亂地扒上幾口,收拾好,回到了房間。
“媽媽,今天的飯?zhí)y吃了!”一個小女孩挑揀著盤中的飯菜,不滿地嘟囔著。桌上,擺著一盤炒雞蛋,香味撲鼻,還有一盤青菜,翠綠的顏色讓人胃口大開。
“?。拷裉斓娘埬睦镫y吃了?明明是媽媽費了半天功夫做的,你嘗一嘗?!蹦赣H端著最后一盤菜從廚房里走了出來?!澳憧?,我炒了香菇油菜,還做了你喜歡吃的炒雞蛋,很有營養(yǎng)呢?!?/p>
“但是我不想吃這些,我想吃漢堡!”說罷,小女孩噘著嘴,跳下椅子,沖回了房間。
母親呆呆地看著女兒的背影。她眼前突然浮現(xiàn)出自己小時候的樣子和那時的一桌飯菜,耳邊回響著那一句“今天的飯?zhí)y吃了……”
這一刻,她思緒萬千……
教師點評
是選擇營養(yǎng)均衡的食物,還是選擇味道誘人的“垃圾食品”,這是每個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之間常見的沖突。小作者是個有心人,把這平常的小事化作寫作素材,更難能可貴的是描畫三個不同時間的場景,有實寫,也有虛寫,寫出了新意,沒有復雜的議論和抒情,卻給人無盡的思考。(黃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