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上初中時,我迷上了寫作,偶爾還會將一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文章偷偷寄給報社。我自認為投出去就能變成鉛字“大作”,但總被報社無情退回。次數(shù)多了,我心情低落到了冰點。
有一天,我收到報社退回的稿子時,被教語文的張老師發(fā)現(xiàn)。她笑呵呵地對我說,如果你相信老師,能將投的文章讓我看看嗎?一開始我有些局促不安,但看到張老師鼓勵的眼神后,我將捏在手中的退稿交給了她。
兩天后,張老師將我叫到她的辦公室里。當我打開那篇寫給報社的文章時,驚訝地發(fā)現(xiàn)張老師竟然逐字逐句地用紅筆修改了一遍??吹竭@里,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頭。張老師微笑地對我說,你的這篇文章立意新穎,不足之處是沒有將主題完整地表達出來。
我接過張老師還給我的文章,發(fā)現(xiàn)她幾乎重寫了一遍。張老師耐心地說,如果一篇文章在報紙上發(fā)表,將面對成百上千的讀者,文章的好壞,讀者會在心里為它打分。所以,文章寫好之后要多讀幾遍,先看能不能打動自己。如果自己都沒有被打動,那么說明這篇文章寫得比較失敗。以后你將寫好的文章拿過來,老師和你一起探討和修改。
從張老師辦公室出來,退稿帶來的不快煙消云散。我在心里發(fā)誓,一定要寫出一篇讓張老師不再修改的文章來。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我將自認為最得意的一篇文章交給了張老師。我想,張老師一定會對我大加贊賞。然而,讓我沒想到的是,張老師再次用紅筆將稿子大動了一次“手術(shù)”。她看到我失落的神態(tài)后,親切地對我說,寫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定要多讀多看多想,當然還要勤練筆頭。要盡量寫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文章才能打動人、感染人。
在張老師的鼓勵下,我寫了十幾篇文章,每篇張老師都仔細地幫我修改和潤色。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有一天,我一篇經(jīng)過張老師修改的稿子刊發(fā)在了當?shù)赝韴蟮摹昂杉狻睓谀?。當張老師將報紙拿給我看時,我發(fā)現(xiàn)她比我還開心。
初中三年,我不記得寫了多少篇文章,更不記得張老師幫我修改了多少次。我只記得,張老師一次又一次地在我灰心的時候鼓勵我、幫助我。那年中考,當?shù)弥业淖魑木酀M分差一分時,張老師連連向我表示祝賀。
大學畢業(yè)后,我從事了自己熱愛的文字工作,也發(fā)表了一些文章。能取得這些小小的成績,離不開當初那個扶我上馬的人。她,就是我永遠敬重的張春花老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