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華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qū)第三實驗小學 河南·開封 475100)
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已近20載,20年的歲月漫長而短暫,在育人的成長路上有歡樂,也有苦惱。很高興自己在不斷學習中進步,在探索中成長。學校的闖關教學扎扎實實,循序漸進,大家在探討中,在實踐中,高質量的完成教學目標,提高素質教育,跟隨教改的步伐,努力參與闖關教學,精心設計教學預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今天與大家分享近一段時間語文教學預案的設計和課堂實踐中的點滴。
“生本教育”強調“先學后教”,前置性作業(yè)是“先學”這一原則的具體呈現(xiàn),設計合理的前置性作業(yè)讓學生對“先學”產生濃厚興趣,并提高學習效率,前置性作業(yè)的有效性是教學很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筆者在設計在前置性作業(yè)中注重以下幾點:
(1)把“自主學習”設計在前置性作為中?,F(xiàn)代教學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基礎,注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使學生積極、創(chuàng)造性學習。我們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使教學逐漸實現(xiàn)獨立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前置作業(yè)設計要突出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己可以選擇作業(yè)內容和完成作業(yè)的方法。教師在設計前置性作業(yè)時,要考慮到學生的不同層次,從而設計不同的作業(yè),讓學生自己選擇作業(y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自覺性,主動性。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作業(yè)的內容,數(shù)量。統(tǒng)一的作業(yè)設計往往是“好的學生吃不飽,差的學生消化不了”。從而加重了后進生的學習負擔。如果學生自主選擇作業(y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作業(yè)的針對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過去一直強調獨立思考,合作學習沒有得到培養(yǎng),前置作業(yè)設計允許學生自主性的選擇作業(yè),可以在與爸爸媽媽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培養(yǎng)合作能力。
(2)把“學生生活”設計在前置性作業(yè)中。語文學習也是學生生活的內涵。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天闊,語文學習內容也是小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獲取營養(yǎng)。教師應當把前置作業(yè)設計與學生的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在社會生活、家庭生活中鞏固知識,提高各項能力。使生活豐富學生的前置作業(yè)。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將生活的一部分充實到學生的前置作業(yè)中,使語文作業(yè)走入學生的生活,讓前置作業(yè)新穎化,增添作業(yè)新的內涵。興趣是孩子最好的導師,把興趣設計在前置作業(yè)中。讓孩子們的個性張揚得到充分地發(fā)展。
(3)小學語文前置作業(yè)形式要多樣化。小學語文前置作業(yè)中要有基礎知識的練習,也要有拓展延伸的練習;聽、說、讀、寫并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其中在寫一寫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預習課文時,讓學生把所學的寫作方法運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如,在學了《燕子》這一課中,第五關,化人、化文學以致用,仿課文第一段寫一種小動物?!秼寢尩馁~單》這個課題,這一課的前置作業(yè),設計了寫一寫父母對自己的愛,也可寫自己應該怎樣愛父母,這樣的話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想一想。如在學《荷花》這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讓我們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會看到、聽到、想到什么?講一講。在十九課《七課鉆石》的前置作業(yè)中,這個故事真神奇,我要續(xù)講這個故事。
前置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前提,良好的設計,可以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支配,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發(fā)展孩子們的個性,為課堂闖關打下良好的基礎。照顧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的差異和學習能力的不同。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yè)方式和完成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充分調動起來,學生自己就會主動完成作業(yè),教師不會因學生完不成而苦惱。作業(yè)多種多樣,完成方法各式各樣,畫一畫,寫一寫,查一查,這就是語文作業(yè)“生活化”的具體體現(xiàn)。作業(yè)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作業(yè)的檢查不再是打鉤、打叉,評分論等級。讓作業(yè)成為一種交流形式,每個學生都有得到肯定和表揚的機會,課堂上將洋溢著個性的張揚。因為這種交流是多向的(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理解是多維的,答案是多元的。所以學生在互動中能懂得道理,掌握學習方法,學到真知。以后把這些方法用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會受益終生。
分享教學對于我們老師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在開學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只知道這是一種新穎的課堂教學方式、跟小組教學有關,但是具體怎么實施,怎么操作,我是一頭霧水。后來在教學實踐中得知指導小組教學,我才逐漸明白了小組教學的操作步驟。筆者的心里一直存有顧慮,這種教學模式適應低年級學生嗎?所以開學后的很長時間都沒有真正運用小組教學,雖然做過一些嘗試但都不能得心應手。
情況改變是在我們高年級組的一次教研課。周四輪到筆者上示范課,課題是《淺水洼里的小魚》。因為之前沒有上過示范課而且又要運用分享式教學,筆者內心壓力很大,所以提前好幾天就開始做教學設計。當時筆者覺得自己做的已經可以了,在周二的時候筆者拿著教學設計預案到年級組討論,年級組的大家卻給了筆者當頭一棒。“你這樣不行,這個還是你自己在講,學生參與的不夠?!薄斑@個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你應該……”筆者恍然大悟,確實教學預案還是比較偏向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會主題作用。就這樣,大家指出了不足還給了筆者各種各樣的建議,讓筆者受益匪淺?;厝スP者就一直在修改教學預案,一直到周三晚上10點還在跟年級組討論,最后終于決定了第二天上課的流程:首先導入新課,對題目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感想或者疑問呢?提出自己的疑問,其他同學幫忙解答。第一關,字詞訓練,初讀感知,找出你不明白的生字詞,同桌交流,全班展示。第二關,文本剖析,入情入圣,(1)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2)小男孩是怎么做的,說了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3)小魚明明是撿不完的,小男孩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小組討論,全班分享。第三關,拓展訓練,學以致用,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小男孩說些什么,如果你遇到受傷的小動物,你會怎么做?指名說說,全班交流。
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學生積極性很高,事實證明小組教學在二年級同樣適用。這節(jié)課完全運用了分享式的教學方式,問題從學生中來又由學生自己解決,把課堂還給了學生。不過這節(jié)課仍然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有些詞語沒有給學生做出很好的解釋,這就是對課堂預設不足產生的問題,以后要更多的做好課堂預設。通過這次講課,筆者對分享式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之后的教學中也能大膽運用,雖然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但總算是跨出了這一步,今后也會繼續(xù)努力繼續(xù)學習分享式教學。教學預案設計好了,學生在課下做了充分的預習,課堂上通過展示,孩子們更充滿自信?!罢埓蠹揖劢褂谖摇?,現(xiàn)在我們班的小朋友只要走上講臺都能大聲說出這句話了,而其他的小朋友也都會把目光聚焦在發(fā)言人,認真的聽他說,當裁判來判斷發(fā)言者說的內容,學生站在中央,我們的孩子做到了這一點,作為老師很欣慰,很開心孩子們做到了這一點,也很開心自己在教學上一點一點的改變。以前筆者的語文課,很少讓孩子們走上講臺說出自己的想法,覺得他們說不好,說的不全,一般都是筆者來說,滔滔不絕的,累的筆者也不行,但是效果也不太好,通過老師說出來的結論,孩子們聽多了會產生倦怠,有些都記不住,孩子喜歡新鮮的,孩子都有好奇心,讓孩子站在中央,把孩子請到講臺,通過孩子的口把結論說出來,那其他的孩子會感到新鮮有趣,就會記得更牢,老師在一旁引導觀望鼓勵孩子,一個孩子敢于上來說出自己的想法,老師鼓勵了他表揚了他,那他下次就會說的更好,其他的孩子看到了也會去模仿,也想上臺發(fā)表自己的想法,一個帶動多個,慢慢的孩子們就都敢走上講臺說出自己的想法了。現(xiàn)在筆者的課就是讓孩子們多說,鼓勵他們多說,說出自己怎么想的,孩子展示多了,就會越來越自信滿滿。
孩子的能力是通過一點一點的鍛煉,他們需要老師的引導和鼓勵,需要老師給他們展示的機會,需要老師給他們思考的過程,請給孩子時間,慢慢的等待孩子,給他們微笑,讓孩子可以慢慢改變,讓孩子充滿自信,我展示,我自信?;A是成功的源泉,學習的過程是積累的過程,所謂的厚積而薄發(fā);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也一樣,在積累中成長,在實踐中探知,所謂的教學相長。讓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探求新知,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快樂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