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婷,曹占平,李欣航,董嫵嫘,王華
(天津工業(yè)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天津300387)
1972 年,F(xiàn)ujishiima 和 Honda[1]首次報道了二氧化鈦(TiO2)用作電極可光降解水制取氫氣以來,TiO2便成為研究者廣泛關注的材料之一。TiO2是一種半導體金屬氧化物,在自然界中,主要分為板鈦礦型(Brookite)、銳鈦礦型(Anatase)和金紅石型(Rutile)三種類型[2,3]。其合成方法簡單、性質(zhì)穩(wěn)定、粒徑小、比表面積大、無毒、可用性好,被認為是一種良好的環(huán)境治理材料。但是其在制備過程易發(fā)生團聚和產(chǎn)物不易過濾,且TiO2的極性容易導致納米顆粒失活,從而限制了其應用[4,5]。
TiO2是一種優(yōu)異的光催化劑,為了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科研工作者通過多種方式制備出新型TiO2,使TiO2的光催化效率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研究過程中其潛在的吸附性能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6~8]。但TiO2的吸附性能較弱,去除效率低且無選擇性,使TiO2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制備出能耗低,去除率高和具有選擇性的TiO2材料成為研究領域的重點和難點[9]。為了提高TiO2的吸附性能,常常利用其他的離子或聚合物進行改性,改性后的TiO2吸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文章主要綜述了金屬改性、稀土元素改性、金屬與稀土元素共摻、非金屬改性和聚合物改性TiO2吸附劑的研究進展。
相對于其他半導體金屬氧化物,TiO2中Ti-O鍵的極性較大,表面吸附的水因極化發(fā)生解離,容易形成羥基,這種表面羥基基團可以提高TiO2作為吸附劑或各種載體的可能性,為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10]。國內(nèi)外許多研究工作者通過對TiO2的吸附性能進行研究與探索,為了提高TiO2吸附性能,通過將其負載到強吸附劑材料上或通過摻雜與之復合,制備出復合吸附材料,用于吸附污染物,具有很好的效果[7]。
納米TiO2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但由于其顆粒小,易團聚失活。在這方面許多研究者致力于復合TiO2的優(yōu)化合成,使其能更好的分散,提高其吸附性能。用金屬或金屬氧化物改性TiO2主要是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使金屬離子替換一部分鈦離子,調(diào)整TiO2的能帶結構,改變電子構型并增加其多功能性,提高TiO2的利用率[11~14]。通過實驗研究表明,與未改性的TiO2相比,改性后的TiO2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積和孔空間立體選擇性,而且孔分布更加均勻,可以使被吸附的分子均勻的分布在材料的表面和孔隙中,吸附性能較未改性的TiO2更好[15]。目前,對于金屬離子改性TiO2,研究主要集中于過渡金屬對其的改性。
鄒勇等[15]以固相合成法制備Ni-TiO2、Zn-TiO2和Al-TiO2三種介孔材料為吸附劑,對鉤藤提取液進行吸附和洗脫實驗,在常壓和常溫下,上述三種吸附劑對鉤藤提取液的吸附均比純的TiO2提高許多,依次為 Ni-TiO2> Zn-TiO2> Al-TiO2>純TiO2,其中,Ni-TiO2對鉤藤提取液的靜態(tài)吸附容量達111.5 mg/g,動態(tài)吸附容量為75.3 mg/g,洗脫率達到90.2%,而且,該吸附劑在3 次吸附實驗后,鎳離子幾乎沒有流失。摻雜了金屬離子后的TiO2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積,而且,由于金屬離子的摻雜,使TiO2晶格發(fā)生畸變,晶格外帶正電,吸附鉤藤提取液分子解離的帶負電的離子,導致對鉤藤提取液的吸附量增大。
I.Andjelkovic[16]等采用微波水熱法合成鋯(Zr)摻雜TiO2吸附劑(Zr-TiO2),用于從水溶液中去除As(Ⅲ)和 As(Ⅴ),研究表明,在 pH=3 時,摻雜10%Zr 的TiO2(10Zr-TiO2)對As(Ⅲ)和As(Ⅴ)的吸附容量分別為8.23mg/g 和13.72mg/g,在同一pH 值下,未改性的 TiO2對 As(Ⅲ)和 As(Ⅴ)的吸附容量(分別為5.52mg/g 和7.39mg/g)小于改性的吸附劑,而且,與純TiO2相比10Zr-TiO2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積、微孔體積和總的孔體積,這可能是10Zr-TiO2具有更大吸附容量的原因。
稀土元素大多數(shù)具有不完全的4f 軌道和全空的5d 軌道,易產(chǎn)生多點電子組態(tài),具有多晶型、強吸附選擇性及熱穩(wěn)定性好等特點,而且,稀土元素化學性質(zhì)活潑,易與過渡金屬形成金屬間化合物,可以運用在各種材料的合成,用于提高材料的性能[17]。稀土元素改性TiO2在煅燒過程中使其轉(zhuǎn)變?yōu)檠趸锔采w在TiO2表面,增大比表面積,提高其吸附性能[13,18]。通過這種方法將其應用于污染物的吸附降解,提高其利用率[19,20]。
Wang Jian 等[21]采用簡單的水熱法合成稀土La 摻雜TiO2包覆碳球復合材料,用于同時去除氧化石墨烯(GO)和 Cr(Ⅵ),研究發(fā)現(xiàn),該復合材料對 GO 和 Cr(Ⅵ)的去除依賴于 pH 值,在 pH=5時,該吸附劑對GO 的吸附量達383.3 mg/g,對Cr(Ⅵ)的吸附量為50.5 mg/g,且GO 的存在,該吸附劑對Cr(Ⅵ)的吸附能力顯著提高,這是由于表面吸附的GO 提供了更多的表面官能團和結合位點,與Cr(Ⅵ)離子形成表面復合物,且該吸附劑具有優(yōu)異的穩(wěn)定性,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Li Yan 等[22]制備了一種新型的 TiO2-La 顆粒狀復合吸附劑,用于同時去除As(Ⅲ)和F-,該吸附劑對As(Ⅲ)和F-的吸附容量分別為114 mg/g和78.4 mg/g,并且在 pH=3~9 范圍內(nèi),該吸附劑對As(Ⅲ)和F-的吸附率均達到90%以上。與原始TiO2相比,TiO2-La 為 As(Ⅲ)和 F-的吸附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點從而提高對As(Ⅲ)和F-的吸附。
單組分摻雜往往只會改變其中的一個因素,而多組分摻雜可以取各個離子的優(yōu)勢進行互補,利用共摻離子間的協(xié)同作用達到提高TiO2吸附性能的目的[23]。
吳響等[24]利用浸漬法制備了 Ce/TiO2、Mn/TiO2、Ce-Mn/TiO2脫汞吸附劑,對吸附劑進行脫汞性能的研究,結果表明,在100~300℃下,相比于Ce/TiO2、Mn/TiO2吸附劑,Ce-Mn/TiO2吸附劑具有更高的脫汞效率,在200℃時,脫汞效率最高,達到95%,同時,Ce-Mn/TiO2吸附劑具有良好的抗硫性能,在較寬的SO2濃度區(qū)間內(nèi),仍能保持較高的脫汞效率。
Ruohong Sui 等[25]用溶膠-凝膠法制備出CuO/La2O3/TiO2吸附劑,用于硫醇的吸附解吸實驗,通過實驗表征證明,Cu2+和La3+離子成功的摻雜在TiO2基體內(nèi),并不存在于表面,該吸附劑對硫醇的吸附容量達到1.45 mmol/g,且該吸附劑在200℃下可再生。
非金屬的改性主要集中于元素周期表中O 周圍的元素,如 B、C、N、S 等[26]。對于非金屬改性的機理,目前普遍認為是由于非金屬中的p 軌道與TiO2中O 的2p 軌道能量相近,從而可以發(fā)生雜化,形成能量較高的能級,從而導致TiO2價帶寬化上移、禁帶寬度相對減少[27,28]。非金屬元素改性TiO2主要是部分替換或取代晶格中的O 原子,使TiO2能隙變窄,大大增加其親水性能,使表面吸附能力得到提升,進一步提高TiO2的吸附性能[27]。
李道榮等[29]以四氯化鈦為鈦源,尿素為氮源,通過簡單的溶膠-凝膠法制備氮摻雜TiO2吸附劑,對廢水中Cr(Ⅵ)進行吸附實驗,通過表征,該吸附劑比表面積(BET)為106.48 m2/g,當在Cr(Ⅵ)溶液的初始濃度為100 mg/L,吸附劑用量為5 g/L,pH=5,25℃吸附180 min 時,該吸附劑的吸附效率達到97%以上,氮改性TiO2對Cr(Ⅵ)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 方程,升高溫度,平衡吸附量增大;在溫度為 55℃時,Cr (Ⅵ) 的飽和吸附量高達29.906 mg/g,同時,氮改性 TiO2與未改性 TiO2對Cr (Ⅵ) 的吸附性能比較,改性后的TiO2比純的TiO2的吸附能力明顯增強。
鄒勇等[30]用乳液法制備N-TiO2納米吸附材料,對鹽酸四環(huán)素模擬廢水進行吸附實驗,在298K、pH=6 時,靜態(tài)吸附容量達27.82 mg/g,鹽酸四環(huán)素的去除率為92.7%;動態(tài)吸附量達22.09 mg/g,鹽酸四環(huán)素的去除率為67%;N-TiO2納米吸附材料對鹽酸四環(huán)素的吸附動力學規(guī)律符合準一級吸附模型,其吸附行為與Langmuir 和Freundlich 方程均吻合。
E.A.N.Simonetti 等[31]采用溶膠-凝膠法合成TiO2/C 復合材料,用于吸附亞甲基藍的有效吸附劑,TiO2和C 相結合,在400℃下形成銳鈦礦和金紅石相,C 結構被金紅石顆粒覆蓋,形成高比表面積和介孔表面,有利于亞甲基藍的吸附,研究表明,在55℃時,該吸附劑對亞甲基藍的吸附容量為25 mg/g,吸附效果最佳。
表面未經(jīng)改性的TiO2表面具有親水性,易團聚而失去活性,且難以回收,因此將TiO2顆粒負載在聚合物載體上,可以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5]。研究表明TiO2納米顆??梢酝ㄟ^偶聯(lián)劑與聚合物進行功能化,使其與聚合物基體相容,增加與聚合物化學鍵合的可能性,同時因聚合物表面具有豐富的官能團,可以為去除污染物提供多個活性位點,將其與TiO2進行結合,可以制備出高比表面積且吸附位點多的復合材料,能不同程度上的增強TiO2的吸附能力[5]。
Zari Fallah 等[5]研究了通過點擊反應制備了纖維素-TiO2NP 生物吸附劑,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Pb2+、Cd2+和 Zn2+,當在室溫溫度下接觸 60 min,初始金屬離子濃度為20ppm,吸附劑投加量為10mg,pH=7 和總體積為20 mL 時,吸附容量達到最高,Pb2+、Cd2+和 Zn2+的吸附容量分別為 120.48、102.05和102.04 mg/g,且纖維素-TiO2NP 吸附劑可以再生和再利用,而吸附能力不會顯著降低。
邢擁國等[32]利用溶膠-凝膠法合成TiO2,并將苯胺聚合在TiO2表面形成聚苯胺/TiO2復合吸附劑,用來處理核工業(yè)含鈾廢水,研究表明,所制備的復合吸附劑相較于單獨使用的TiO2和聚苯胺,其吸附效果明顯提高,僅單層的飽和吸附量就達到 43.29 mg/g,在 pH=5,T=308.15 K 條件下,加入0.03 g 吸附劑,接觸240 min,該吸附劑吸附效果最佳,而且,聚苯胺/TiO2具有良好的重復使用性,循環(huán)使用4 次后,吸附量僅降低了15.4%。
Z.Falla 等[33]用氨基功能化TiO2納米粒子處理三唑修飾的β-環(huán)糊精,制備了TiO2接枝β-環(huán)糊精納米復合材料,并將其作為吸附劑,應用于水溶液的間歇脫氟,研究表明,在pH=5,t=40 min,吸附劑的劑量為5mg,F(xiàn)-的初始濃度為4 mg/L,溫度為298K 的最佳條件下,該吸附劑對F-的吸附容量為48.78 mg/g。
TiO2作為優(yōu)秀的納米材料,在吸附性能方面具有較大的潛力,本文總結了改性TiO2吸附性能的應用研究成果及進展,綜上所述,通過對TiO2改性提高吸附性能主要在于增大比表面積和使TiO2能更好的分散。然而對于TiO2的改性仍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例如:在吸附劑性能穩(wěn)定的基礎上,使材料之間能更好的結合;運用簡便方法制備材料,減少實驗的成本;研發(fā)出新型吸附劑或改性獲得更優(yōu)異的吸附劑;在制備復合吸附劑的過程中盡可能實現(xiàn)經(jīng)濟環(huán)保以及對吸附劑的回收和再利用等。隨著對TiO2問題的不斷解決和深入研究,TiO2將被應用在更廣闊的領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