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陳士鐸從臟腑五行生克辨治癡呆經驗探析

      2021-01-05 22:42:39戎菲胡鏡清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21年4期
      關鍵詞:柏子仁山茱萸石菖蒲

      戎菲 胡鏡清

      清代著名醫(yī)家陳士鐸,一生著作達20余種,然存世不多,至今僅有《石室秘錄》《洞天奧旨》《本草新編》《辨證錄》《辨證玉函》《脈訣闡微》《外經微言》等少數幾種。其中,《辨證錄》和《石室秘錄》中呆病門、健忘門等章節(jié)詳細記錄了陳士鐸對于癡呆的診治經驗以及代表方藥。陳士鐸認為癡呆辨治應以心、腎、肝、脾虛損為要,同時兼顧他臟,體現了“生克制化,五臟一體”的學術思想,其用藥重溫補,善用引經藥及對藥,頗多創(chuàng)新。特此提要于后,以資學用。

      1 臟腑辨治特色

      1.1 從心腎辨治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諸臟漸虛,腎臟作為先天之本可主骨生髓,髓匯聚于腦,故腎虛可導致腦髓失養(yǎng);心為君主之官,神明之府,心主神明的功能隨年齡增長日漸減退,心氣虛致氣血失充,腦脈失養(yǎng),神舍空虛,腦髓失用則日漸神機失靈導致癡呆健忘。神依附于心,志依附于腎,心腎生理功能正常且心腎交通才能維持神志的正常活動,心腎不交可致神志不靈。陳士鐸言“心腎交而智慧生,心腎離而智慧失,人之聰明,非生于心腎而生于心腎之交也……兩不相交,則勢必至于兩相忘矣”[1],故主張在治療時必須注重心腎上下相資,補心、補腎并舉,在具體運用時又有重補腎、重補心以及心腎并重之別[2]。

      1.2 從脾胃辨治

      在陳士鐸的醫(yī)學思想中,重視脾胃是其特色[3]。脾胃與腦密切相關,在生理上,脾胃運化水谷所化生的后天之精可填益先天之精,充養(yǎng)腦髓;脾在志為思,藏意。在病理上,脾運化失??缮?,癡呆多責之于痰;脾胃虧虛,精不化髓,腦不得養(yǎng);脾不升清則腦竅不榮[4]。在癡呆發(fā)病后期,心腎雖仍虛衰,但病久脾胃失養(yǎng),恐虛不受補,更須先固脾胃,以期心腎精血化生有源,宜微補胃氣以生心氣。脾胃虛損乃因久虛而致,故陳士鐸用藥味多量輕,以避免因藥味少而無補益之效,用量大以致壅塞;平素飲食失宜或勞逸失度致使脾虛胃傷,胃陰不足,虛火內生,煎熬津液而生痰飲,痰火相兼為害擾亂心神,治宜補胃氣、益胃陰、清胃火、消痰安神[5]。

      1.3 從肝辨治

      肝郁能引發(fā)癡呆,肝木克脾土使痰化不能,痰蒙心竅致神明不清而成呆,宜開郁逐痰[6];心腎的相互交通亦有賴于肝主疏泄的功能,腎水上滋心火至肝則止,心火下溫腎水至肝則回,心腎相離則智慧失,須疏肝以開已結之郁,同時配合補心腎以防未結之郁,使心、肝、腎一氣貫通。

      1.4 五行生克論治

      陳士鐸辨治癡呆尤重臟腑生克關系,臟腑之間,生克一體,相互包容,相互為用,他認為相克的臟腑之間,存在著相生關系,即所謂“克不全克,克中有生”。肝木克土,然肝木的升發(fā)調達之性可疏泄脾土之壅郁,脾胃的運化及升降功能依靠于肝氣舒暢,如轉呆湯中伍用柴胡疏肝以理胃氣、逐痰涎。土能克水,然腎中精氣的充養(yǎng)依靠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陳士鐸提出“胃為腎之關”,如扶老丸以補腎為主,亦添白術、麥冬等補養(yǎng)脾胃。水能克火,而心火要靠腎水上滋才能生生不息,補腎而補心,心腎相交[7],柏子仁、遠志等藥物的使用能夠體現這一治法。相生的臟腑間也存在相克的關系,即“生不全生,生中有克”。腎能生肝,然腎火無腎水相制時,肝木必然受腎火灼傷,如通郁湯中配熟地補血滋陰;肝生心,若肝陰枯竭,木無水養(yǎng),則肝木焦枯,心火化生無源而致心中寒冷,如轉呆湯中伍白芍以補肝陰;心火生脾土,然君火與相火無水所養(yǎng),則心自灼而包絡自焚,無以生脾胃之土,如生氣湯中佐麥冬滋養(yǎng)心陰。

      2 用藥特色

      在《石室秘錄》《辨證錄》所收集的17首癡呆處方中,其中健忘方有9首,分別為生慧湯、扶老丸、強記湯、生氣湯、強記湯加人參、通郁湯、存注丹、神交湯、天絲飲;呆病方有8首,包括洗心湯、還神至圣湯、轉呆丹、蘇心湯、啟心救胃湯、指迷湯、逐呆仙丹、救呆至神湯??偵婕?5味中藥,其中使用頻率5次以上的中藥有16種,依次為人參(14次)、菖蒲(11次)、生酸棗仁(9次)、茯神(8次)、半夏(8次)、甘草(7次)、麥冬(7次)、附子(7次)、白術(7次)、熟地黃(6次)、神曲(6次)、白芥子(5次)、白芍(5次)、柴胡(5次)、柏子仁(5次)、當歸(5次)。從以上藥物來看,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一是補養(yǎng)心腎類,如棗仁、熟地等;二是固護脾胃類,如人參、白術、神曲等;三是疏肝理氣類,如白芍、柴胡等;四是逐痰開竅類,如石菖蒲、半夏等。

      2.1 重用人參補虛

      通過對呆病門、健忘門所載17首方劑的分析發(fā)現,人參的應用頻率達14次,5首方劑以激發(fā)心氣,用量較小(二錢到五錢不等),其余9首用量皆大(一兩到三兩不等)。人參的使用,有其獨到之處,人參補氣,能入五臟六腑,本品為補脾要藥,又能補心氣、益腎氣。人參作為君藥,可以同諸藥共用,健脾加茯苓、白術等,補心加酸棗仁、柏子仁等,補腎加熟地黃、山茱萸等,化痰加半夏、石菖蒲等。

      2.2 酸棗仁宜生用

      陳士鐸運用酸棗仁補養(yǎng)心腎、調理心智,然生棗仁與炒棗仁功效略有差異。分析其醫(yī)治呆病、健忘生用酸棗仁的藥方有9首,僅生氣湯用炒棗仁,余皆生用。生用在于清,炒用在于補,陳士鐸在《本草新編》中記載生酸棗仁適用于夜不能眠、神思昏倦等[8]。夜不能寐,乃心氣之有余,此所以必須生用酸棗仁清心氣[9]。

      2.3 善用附子、菖蒲引經

      附子通達十二經且走而不守,《石室秘錄》言“其余消痰之藥,又得附子引之,無經不入,將遍身上下之痰,盡行祛入膀胱之中,而消化矣”[10]。菖蒲本身作為開竅藥,又具有引其他中藥入心經以開竅的作用[5],《本草新編》中記載菖蒲“能開心竅,可為佐使,不可為君藥,開心竅,必須君以人參”[8],17首方劑中有11首運用人參與菖蒲的配伍,可見補心氣、開心竅是陳士鐸治療癡呆的基本治法。

      2.4 善用藥對

      藥對是臨床上遣方用藥的常用組合方式,作為中醫(yī)組方的最小單元,它由2味相對固定的藥物配對而組成,有協(xié)同增效(相須、相使)和配伍減毒(相畏、相殺)的作用[11]。

      2.4.1 人參、茯苓或茯神補益心脾 人參,味甘,氣溫,微寒,陳士鐸稱之為“補氣之圣藥,活人之靈苗。能入五臟六腑,無經不到”[8];《神農本草經》稱人參能滋補五臟、定魂安神、止驚益智[12]。茯苓,味甘淡,氣平,可入五臟,利水除濕、養(yǎng)神益智、生津暖脾。茯神的藥性與茯苓相同,其抱松木之根而生,義在固本,更專寧心安神,尤治善忘,久服可養(yǎng)神安魂,故方中善用茯神以加強安神之效,《藥品化義》記載心虛膽怯、健忘、驚悸怔忡等均可用茯神以溫養(yǎng)心神[13]。二者共奏益氣健脾、養(yǎng)心安神之功,此配伍早在治療老年癡呆的典型方劑開心散中已有運用。

      2.4.2 人參、石菖蒲補氣開竅 陳士鐸認為,治療健忘,人參與石菖蒲需相須使用,相輔相成,二者配伍使用有理有據[9]。人參善補心氣,其使用離不開石菖蒲,他說“凡心竅之閉,非石菖蒲不能開,徒用人參竟不能取效,是人參必得菖蒲以成功,非菖蒲必得人參而奏效”[8];石菖蒲雖善治健忘,開心竅,然而獨用石菖蒲效驗欠佳,需君以人參補虛,避免竅開于一時而仍閉。

      2.4.3 人參、白術益氣健脾 白術,甘、苦,溫,歸脾胃經,有健脾益氣之效,《本草匯言》稱白術為“扶脾胃之要藥、安脾胃之神品”[14],白術溫燥之力大于補氣,能溫運脾陽,人參味甘善補脾氣,補氣之力大于溫燥,人參、白術配伍能夠益氣補中、調補脾胃。

      2.4.4 熟地黃、山茱萸補腎填精 陳士鐸認為熟地黃與山茱萸相須為用可生精益髓。熟地黃味甘,性溫,沉也,善補腎中之水,生血益精,長骨中腦中之髓。陳士鐸認為“腎水非得酸不能生”,以酸溫之山茱萸生腎水,然其味過酸恐伐肝,則以甘溫之熟地和解其酸性,使酸者不酸,而熟地得山茱萸以生腎水。山茱萸味酸氣平,能補腎澀精,精不走則水自生,陳士鐸稱之為“益陰之圣丹,補髓之神藥”,熟地可助山茱萸填精增髓[8]。熟地黃味甘能補,山茱萸味酸能收,酸甘化陰,補斂并施,才能補腎陰以養(yǎng)腎精,腎精化血生髓源源不絕。

      2.4.5 柏子仁、遠志交通心腎 心與腎常相通,若臟腑功能失調,心氣不下交于腎,腎氣不上交于心,心腎不通可致迷惑善忘。柏子仁與遠志配伍具有補心寧神之功,然陳士鐸卻認為二者配伍用于呆病、健忘意在交通心腎。柏子仁能止驚悸、安五臟、增壽耐老,陳士鐸稱之為“延生之妙品”,曰“用柏子仁以安心君,心君不動,而相火奉令惟謹,何敢輕泄乎?此補心之妙,勝于補腎也”[8],用柏子仁益心必須去油使用,油去則性燥,正合心喜燥而腎惡燥之性。遠志上通心,下通腎,為“通心腎之妙藥”[8],且補心大于補腎,君心寧靜而火不上炎,方中多次運用少量遠志益心火,防止量大添火增焰而害心。兩藥合用以補心君而通腎,腎既通,則易補,從而心腎交通、心腎雙補。

      2.4.6 附子、半夏相反相成 附子之用,一借其走而不守,通行諸經,佐消積祛痰藥以祛痰;二則本品凡心脾腎諸臟陽氣虛弱者皆可運用,上可助心陽以通陽復脈,中能溫脾陽除中焦之寒,下可補腎陽以化生精氣;三則取其有毒能斬關而入,以附子剛烈之毒制體內陰寒之毒。陳士鐸所載呆病多有閉門獨居、不言不語之陽虛體征,少量附子(三分~一錢,約合1.5~5 g)可微升少火,恐量大“壯火食氣”,發(fā)狂而死。半夏辛溫,入脾燥濕化痰。陳士鐸在逐呆仙丹、救呆至神湯、洗心湯、指迷湯、轉呆湯、蘇心湯中數次使用半夏、附子藥對。對于二者的配伍共用,歷代醫(yī)家眾議紛紜,一些醫(yī)家認為反藥會增強藥物毒性,不可同用,金代張從正在《儒門事親》最早提出18種藥物的配伍禁忌,相反者,兩不相和。半夏反烏頭始載于《本草經集注》,附子為烏頭子根,故認為附子反半夏。另一些醫(yī)家則在擬方時反藥同用,認為二者相反相成,《本草綱目》曾言相惡、相反藥同用,有此類藥物常規(guī)使用的方法,但在特殊條件下可以變通,在于醫(yī)者對疾病的把握以及對藥物的靈活運用,故當代醫(yī)家在使用相反藥時多謹慎?!渡褶r本草經疏》中記載附子稟“火土燥烈之氣”,味大辛大熱;半夏得“土金之氣”,味辛平苦溫,二者皆用土之熱氣溫脾胃,二者相合,暖脾溫腎,攻逐痰瘀,先后天同顧,以先天生后天,以后天養(yǎng)先天[15]。

      2.4.7 菟絲子、巴戟天益腎健腦 本藥對的運用遵循“腎藏精生髓,髓聚而成腦”,腦腎關系密切,補腎而能充養(yǎng)腦髓,故而不忘。菟絲子辛以潤燥,甘以補虛,能直入心、肝、腎經以收全效,《本經逢源》曾言其功專于益精髓,陳士鐸亦云菟絲子補髓添精,能“助陽之旺,又不損陰之衰”;巴戟天甘潤不燥,入腎經溫補腎陽,大補腎水,益精增志,是資腎的妙藥。菟絲子與巴戟天相須為用,能夠增強補腎益髓的功效,現代研究表明二者的配伍使用可有效延緩衰老和提高學習記憶能力[16]。

      2.4.8 柴胡、白芍疏肝理氣 柴胡味苦、辛,入肝膽經可借其性輕清升散之性泄肝膽之邪,而肝木宜保持升發(fā)條達之性;白芍苦酸微寒,《本草經百種錄》稱芍藥為養(yǎng)肝之圣藥,白芍之用,旨在補肝體并助肝用。兩藥均入肝經,配合以達疏肝理氣的作用。因肝郁易化熱傷陰,而柴胡性升散,有“柴胡劫肝陰”的說法,遂在解郁同時佐以白芍使補血養(yǎng)肝,滋陰瀉熱,疏肝不忘養(yǎng)肝,氣血同調,散斂兼施。在其處方中,芍重柴輕,重用白芍,在于其治療癡呆平肝急于開郁[17]。

      2.4.9 陳皮、半夏理氣化痰 此藥對的應用重點不在祛痰邪,意在消痰以補虛,正虛必然生痰,痰生而正氣難補。遂在方中佐陳皮、半夏以化痰補虛。陳皮長于理氣行滯,兼燥濕化痰;半夏辛溫入脾,燥濕化痰,降逆和胃。二者均入脾經,陳皮助半夏使氣順而痰消,二者相輔相成,共奏理氣和中、燥濕化痰之功,兩藥陳久者為佳,防止過燥傷陰。

      3 結語

      陳士鐸認為癡呆虛實夾雜,一方面離不開各臟腑的虛損,另一方面為痰蒙清竅,因此在治療時以溫補心腎、交通心腎、固護脾胃、疏肝理氣、開竅祛痰為法,并根據此法擬出多首具有針對性的藥方,在治療上取長補短,在用藥及配伍中注重藥物之間的補與攻、散與收、升與降等用藥原則[18]。

      從陳士鐸現存的著作來看,其學術思想繼承了前人和同時代醫(yī)家的思想,又經過了長期實踐的驗證。在臨證之時重視辨證,在癡呆的辨治當中,以五行生克為綱領,不拘泥于一臟一腑,其理論的精華為后世醫(yī)家提供了理論指導。當代醫(yī)家?guī)煿挪荒?,多有?chuàng)新闡發(fā),如提出“瘀”也是癡呆的重要致病因素及病理產物[19];從“肺“立論也成為一個新思路;吳珊等[20]在繼承前人對于癡呆病發(fā)病病機為“虛、痰、瘀”的基礎上提出了“痰瘀化火,熱結腦絡”理論??傊梭w是一個整體,五臟相關,存在生克制化的關系,牽一臟而動全身,所以在治療癡呆時,要遵循整體觀念及辨證論治的方法,辨明虛實,這也是陳士鐸治療癡呆的靈魂所在。

      猜你喜歡
      柏子仁山茱萸石菖蒲
      IAC-HPLC-ESI-MS/MS法測定不同產地柏子仁中4種黃曲霉毒素
      中成藥(2021年5期)2021-07-21 08:38:40
      石菖蒲的臨床應用及其用量探析
      柏子仁化學成分和藥理成分的發(fā)展研究
      一測多評法同時測定山茱萸配方顆粒中5種成分
      中成藥(2017年9期)2017-12-19 13:34:33
      石菖蒲揮發(fā)油SFE-CO2萃取工藝的優(yōu)化
      中成藥(2017年7期)2017-11-22 07:34:00
      熟地黃和茯苓對山茱萸中3種成分煎出量的影響
      中成藥(2017年8期)2017-11-22 03:18:56
      石菖蒲生甘草護聽力
      特別健康(2017年9期)2017-11-06 00:32:43
      豫西南山區(qū)山茱萸播種育苗技術
      現代園藝(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50
      我不知道的事(外一首)
      江河文學(2017年2期)2017-05-07 20:06:10
      萆薢、石菖蒲藥 對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最佳配伍比例的藥效學研究
      云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和田市| 河北省| 沾益县| 上高县| 彰化县| 芜湖县| 明水县| 凤山市| 吉隆县| 贵溪市| 谢通门县| 闽侯县| 湄潭县| 轮台县| 河北省| 伊春市| 宜君县| 门源| 牡丹江市| 巍山| 化德县| 吉安县| 沽源县| 苍山县| 泰兴市| 山西省| 沾化县| 衢州市| 松桃| 吉林市| 苏尼特左旗| 永昌县| 轮台县| 饶河县| 桐梓县| 沾益县| 神池县| 宁南县|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