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子
體育運動能讓學生更具有責任感?清華附小昌平學校近日公布的一份體育教育數據報告顯示,答案是肯定的。
“無體育,不清華”,體育是清華附小的核心課程,但是體育教育的效果究竟如何,還要用數據說話。由清華附小與昌平區(qū)人民政府、昌平區(qū)教委合辦的清華附小昌平學校成立于2014年,建校七年來,始終堅持“兒童站立運動場正中央”,在不斷遷移和傳承百年“馬約翰精神”的過程中,形成了“一日皆體育,一生皆運動”的體育理念,不僅堅持每天“一節(jié)體育課、一個健身大課間、一個體育自主選修課”,營造濃厚的體育鍛煉氛圍,踐行清華附小“1+X課程”,還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社會研究方法,進一步研究和印證體育教學的實際效果。
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體育教育的應有之義。清華附小昌平學校的體育教育數據報告顯示,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該校優(yōu)秀率連續(xù)5年持續(xù)提升,2020—2021學年及格率高達97.4%,優(yōu)秀率達31.52%。其中,五年級的表現尤為亮眼,六項細分項中三項的優(yōu)良率超過70%,肺活量優(yōu)良率為75.6%,跳繩優(yōu)良率為86.42%,一分鐘仰臥起坐優(yōu)良率為89.59%。同時,2015—2020五年間的昌平區(qū)小學生體育健康監(jiān)測數據還顯示,該校學生近視率與肥胖率逐年下降,2020年比2019年下降幅度達1.09%。
另外,除了增強體質之外,體育課程對學生增強責任感、改善社會品格以及規(guī)范觀賽禮儀、提升規(guī)則意識、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等多個方面都有所增益。
根據清華附小昌平學校2020和2021屆小學畢業(yè)生在初中的體育鍛煉跟蹤分析,該?!耙蝗战泽w育”的彌散式運功方式,到初中得以持續(xù)保持,其中生活習慣12%、運動習慣26%、學習習慣47%,能堅持到21天的學生達到95%以上。
現如今是大數據驅動的新時代,教育也在從“用經驗說話”轉向“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發(fā)現問題”。據清華附小昌平學校體育組組長王志鵬介紹,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利用學生個體數據、班級數據、年級數據,構成了一套完整的立體化評價體系,通過橫向、縱向多維度的大數據對比分析,對全校學生進行整體把握,進而反思教學,改進教學計劃,更好地推進體育教學工作。
據了解,目前,清華附小昌平學校還在謀劃一件大事,為研究運動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該校聯合首都體育學院的腦科學實驗室,利用先進的近紅外儀腦成像儀器,從物理層面研究大腦前額葉的變化,以期用物理數據分析體育運動對青少年腦認知功能的實際影響。王志鵬表示,“從目前的研究情況看,經常參與運動的學生與運動參與時間少的學生,腦認知有明顯不同,參與時間多的學生在腦認知發(fā)展測試中表現更好,且不同體育運動項目促進認知思維發(fā)展也有一定差異?!?/p>
用體育運動影響孩子的一生,養(yǎng)成一生運動的好習慣,這是人們從實踐中得來的主觀印象。如果科學實驗數據也表明,運動的確從小就能深刻影響孩子們的行為、認知以及學習能力,家長們是否更愿意讓孩子們離開書桌、多參加運動了呢?“立人為本,成志于學?!北诌@樣的初心使命,清華附小昌平學校的研究還在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