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葦
唐朝時,有個鶴發(fā)童顏的老翁,自號“知和子”。
無論遇到多少艱辛,知和子總能心懷喜悅。歲月使他的須發(fā)白如霜雪,然而他從不哀嘆。他心懷喜悅地走每一步路,心懷喜悅地吃每一頓飯,心懷喜悅地做每一件事,心懷喜悅地度過每一寸光陰。
60歲生日那天,知和子對前來賀壽的子子孫孫說:“我去過和神國。你們知道和神國嗎?”所有人都搖頭表示不知道。于是,他娓娓道來:
一個少年在過16歲生日那天清晨和朋友們聚會,喝了一大壇烈酒。正午時,他醉醺醺地走在大路上,迎面走來一位高大俊朗的神人。那神人身穿絳色錦袍,頭戴紫金冠子,披一件長長的披風,在陽光中熠熠生輝。
神人說:“少年,我要前往和神國,你可愿意為我背行李?”
少年向往神人的風度,欣然同意。
于是,神人交給他一個大大的包袱,讓他背起,又給他一根青竹杖,讓他騎上。
風來了。
神人張開雙臂,雙臂變成翅膀,乘風而起,御風飛翔,像一只神圣的大鳥。
少年背著包袱,騎著青竹杖,緊緊跟在他身后,也在風中飛了起來。
飛過高山,飛過大河,飛過廣袤原野,神人降落在一個豐饒的國度。那是大地上一座巨大的花果園,香花遍野,碩果累累,麒麟在湖邊喝水,鳳凰在枝頭鳴唱。神人沒有房子,只有一座居巢,筑在千年古樹上。居巢里有書齋,有琴房。神人從少年背上取下包袱,取出焦尾的古琴、五十弦的錦瑟、一個塤、一部笙。
原來,神人讓少年背回來的是樂器??!
神人收起羽翼,在居巢中鼓瑟。少年站在他身旁吹笙,為他伴奏。
那支曲子溫潤和諧,名為“知和曲”?!吨颓窛櫸餆o聲,猶如和風細雨。音樂傳到山林,鳥獸們隨著它的節(jié)奏跳起舞來。
很奇怪,剛演奏完,少年便饑腸轆轆,他的肚腸“嘰哩咕?!钡亟腥缕饋?。神人笑著說:“《知和曲》能促植物生長。你尚年少,正在生長,又沒有根,自然易饑餓。不必擔心,饑餓正是生長的標志?!?/p>
神人安置好琴瑟,領(lǐng)著少年,走到五谷瓜田。五谷瓜田長著籮筐大的五色葫蘆,一位農(nóng)人正在收割。他割下一個金色瓜,剖開瓜殼,里頭全是白花花的大米;他割下一個白色瓜,剖開瓜殼,里頭全是金燦燦的小米。
少年到農(nóng)人家中,吃了大米飯,喝了小米粥,然后跟上神人,繼續(xù)往前走。前面有座錦繡山,山上長著大樹,遠看像垂楊柳,近看才發(fā)現(xiàn),從大樹上垂下來的不是枝葉,而是蠶絲、綿絲和麻絲,采絲的女子站在樹下,把絲線一縷一縷卷成線團。
少年來到織女家中,解下身上的佩劍,換了一件布衣。那件衣裳柔軟舒適,冬暖夏涼。下了錦繡山,來到山腳下,可見一道芬芳的酒泉。泉中流淌著美酒。少年與神人舉杯對飲,喝得十分酣暢。和神國的美酒只會令人陶醉,不會使人迷狂。
神人說,和神國沒有國王,也不征收賦稅,官員和百姓生活在一起,隨順自然的節(jié)奏,自給自足,自然地出生,自然地老去。
神人說,和神國不是神仙的國度,和神國人是凡人,一般能活到120歲,跟所有凡人一樣,經(jīng)歷著生、老、病、死,但是他們順應(yīng)自然,知足常樂。如果修煉了音樂、舞蹈、劍術(shù)和繪畫,和神國人在60歲之后會長出羽翼,成為羽民。
成為羽民后,就可以在天地之間自由翱翔。
少年看著面前的神人,肅然起敬:“我知道了,你不是神人,你是羽民?!庇鹈穸读硕渡砩系挠鹨?,脫下羽毛披風,披在他肩上,又給他一支青竹杖,讓他騎上。
起風了。
少年迎風而起,飛到彩云之間。他飛過廣袤原野,飛過大河,飛過高山,人間百態(tài)盡收眼底。風停了,少年回歸故土,成為“知和子”。
說到這里,60歲的知和子系上羽毛披風,對圍在身邊的少年們說:“現(xiàn)在,我要到和神國去了。誰愿意為我背行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