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
小時候和姐姐一起看電視,姐姐好像有種“超能力”,竟一字不差地和電視齊聲誦讀?!澳阍趺粗浪f什么?”我好奇地問?!斑@是《岳陽樓記》,你以后也要背的?!碑敃r我就憧憬著也能擁有“超能力”!
對“超能力”的渴求支撐著我?guī)е鵁崆榕c向往,背熟了小學課本里的所有古詩詞。然而,當我磕磕巴巴地讀完一遍《岳陽樓記》時,“這種‘超能力’不要也罷”的念頭油然而生。
面對《岳陽樓記》,我的耐心被四字一頓、六字一卡的朗讀消磨殆盡,心中便開始了“痛罵”:這是啥?古人為何總有發(fā)不完的“牢騷”?隨后,我又陷入自我懷疑:我大概是個文盲吧,每個字我都認得,怎么連成一句時我就不知所云了?
我一字一字地念著,恨不得把每個字都“吃”下去。“你這樣怎么背得下來呢?”姐姐走過來,她說:“抗拒情緒讓你心浮氣躁,是背不好課文的。要理解作者,理解文意,也許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但可以通過了解寫作背景去體會,去推己及人。”姐姐的話讓我漸漸平靜下來,慢慢地,我再讀《岳陽樓記》時,似乎有些明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義,也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襟所觸動。
背誦的過程總是“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而背誦的結(jié)果“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之喜悅。此后,當姐姐背古文卡殼而我能接出了下一句時,當背誦《岳陽樓記》可以免門票參觀岳陽樓時,當站在岳陽樓上脫口而出“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時,強烈的成就感涌上心頭,我仿佛擁有了一種“超能力”!
指導老師:鄭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