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宋智慧
7月17日以來,河南多地發(fā)生強降雨引發(fā)的洪澇災害引起黨中央高度重視,全國人民八方馳援,彰顯了我國社會動員、共克時艱的強大優(yōu)勢。同時,這場雨災也再次提示我們,一定要筑牢應急管理的基層基礎。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扎實,堅如磐石?!被鶎拥膽惫芾砟芰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地方乃至一個國家的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站在新征程的起點,放眼“兩個大局”,我們或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再窮不能窮安全,再省不能省應急。夯實應急管理的基層基礎,這也是“國之大者”?;鶎訌?,則應急強;應急強,則天下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今年4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健全常態(tài)化管理和應急管理動態(tài)銜接的基層治理機制”,把增強鄉(xiāng)鎮(zhèn)(街道)應急管理能力作為加強基層政權治理能力建設的五大任務之一,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要求。湖南省委《關于全面加強基層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重點擴大鄉(xiāng)政府在農業(yè)發(fā)展、農村經營管理、安全生產、規(guī)劃建設管理、環(huán)境保護、公共安全、防災減災、扶貧濟困等方面的服務管理權限?!苯衲?月,省長毛偉明到省應急管理廳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把基層應急能力提升作為重要基礎工作來抓,集中推進應急能力建設向鄉(xiāng)村延伸,打通應急管理最后一公里”。省應急管理廳要求“構建省、市、縣、鄉(xiāng)、村一桿到底的應急指揮體系,推動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連續(xù)兩年將鄉(xiāng)鎮(zhèn)應急能力建設列入省廳的“十項重點工作”,明確了建設標準、目標任務和實施路徑。
雖然我省面臨基礎差、基層薄等多方面的問題,但仍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基礎,各級黨委政府克服困難、積極探索、扎實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績,益陽、長沙等地涌現出了一批工作亮點,為我省基層應急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可貴經驗。
路阻且長,行則將至。各地必須再接再厲,“實”字當先,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打破常規(guī),爭取主動,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扎實推進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努力實現頂層設計與“最后一公里”的融會貫通,加速推動我省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進程,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