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近日,“豬肉價格反彈”“全國多地紙巾漲價”等話題先后登上社交媒體的熱搜,與此同時,國際石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也迎來漲價潮,引發(fā)了市場對2021年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憂慮,這讓很多普通消費者不得不問:2021年會是一個“漲價年”嗎?
從紙巾到牛奶都在漲
去年12月以來,生活用紙漲價的消息開始頻頻傳出,有網友發(fā)出疑問稱,難道要開始囤紙了嗎?《環(huán)球時報》記者發(fā)現,自去年12月初,部分造紙企業(yè)就開始發(fā)出漲價通知,此后,陜西、河北、浙江、廣西等地的造紙企業(yè)也宣布漲價。不僅是生活用紙受到影響,文化紙、瓦楞紙、盒裝紙和白板紙等也均有漲價現象。
中泰證券發(fā)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1月21日,白卡紙平均價格為6713元/噸,較同年年初上漲16.6%。有業(yè)內人士分析稱,各類紙張漲價的主要原因是紙漿的價格居高不下,導致造紙成本不斷增加。
上游造紙企業(yè)的成本增加目前看上去尚未傳導至消費者層面,北京、山東等多地市民6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都表示沒有明顯感覺到紙巾有漲價現象。相關研究機構認為,由于價格傳導有一定滯后,加之原紙調價多以噸為單位調整,落實到小包裝的成品紙上,漲幅還不甚明顯。不過,預計2021年紙巾仍有漲價空間。
如果說紙巾的漲價還沒有在日常購物消費中凸顯,那么牛奶、豬肉、食用油等產品的漲價已經被普遍感知。本月5日,伊利董秘辦在回復個人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公司基礎白奶將有不到5%的提價。作為國內奶業(yè)的頭部企業(yè),伊利宣布牛奶漲價也被認為代表了行業(yè)風向。根據國盛證券發(fā)布的報道,近期渠道調研反饋,蒙牛已于去年12月底開始對旗下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約4%-5%。
豬肉的漲價幅度則更加明顯。農業(yè)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4日,全國農產品批發(fā)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45.95元/公斤,較2020年11月末累計漲幅達14.99%。受肉價上漲影響,今年1月股市開盤后,A股豬肉概念股也接連上漲,鵬都農牧、牧原股份等相關企業(yè)都曾出現漲停。
漲價背后的原因
此輪食品與日用品的漲價雖然各有原因,但總體都受到類似的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北京經濟運行研究會副會長田云6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春節(jié)臨近,各類日用商品通常會出現季節(jié)性價格上漲。而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國作為全球供給側恢復最快的主要經濟體,近期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PPI(生產價格指數)等指數都出現環(huán)比增長,體現了客觀需求對價格的拉動。
田云表示,國內部分商品價格上漲也受到外部影響,一個重要的推力來自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央行的“放水”,推高了全球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的價格。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進口國之一,進口價格也會層層傳導到消費端。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國內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上市的主要原材料商品累計上漲超過11%,其中3/4以上的商品都較上一年上漲。
受疫情以及產油國“價格戰(zhàn)”影響,國際油價2020年大幅波動。12月10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時隔9個月,再次站上50美元關口。本月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非OPEC產油國結束新一輪部長級會議,宣布基本維持石油產量。隨后,沙特阿拉伯發(fā)布聲明,宣布自愿進行單方面大幅減產,今年2月和3月自愿減產100萬桶/日,國際原油價格隨之大漲。
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xù)攀升也正在影響制造業(yè)企業(yè)。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è)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此前在分析2020年12月中國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PMI)時提到,近期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xù)攀升,加之市場需求繼續(xù)回暖,推動制造業(yè)原材料采購價格和產品銷售價格加速上漲。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加大了企業(yè)成本壓力,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業(yè)占比為49.4%,為近兩年高點。
2021會有明顯通脹?
2021年開年的一輪價格漲勢,也令各界更加關注這一年是否會出現明顯的通脹。天風證券研究所宏觀首席經濟學家宋雪濤近日撰文預測稱,2021年的CPI會在開年觸底,隨后震蕩回升,高點在年底2.5%附近。全年來看,食品價格對CPI的貢獻回落,非食品價格對CPI的貢獻隨著服務業(yè)需求恢復逐漸改善。
田云則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分析稱,2021年的通脹水平會高于2020年,這也與中國經濟即將迎來反彈的狀況相適應?!拔液鸵恍┙洕鷮W家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長有望超過8%”,田云說,如果這樣的經濟增速,只有1%-2%的通脹水平,是不太可能的。田云強調,相對通脹,通縮可能會給中國金融系統帶來更大風險,一定的通脹是有利的。
在今年通脹水平的預測中,還需要考慮的一點是,中國CPI統計將迎來新一輪基期輪換,意味著CPI“商品籃子”和對應權重可能出現較大調整。不少分析都預測,食品項權重將逐漸下調,服務項權重將不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