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向文
孫猴子跟隨唐僧到達西天取得真經(jīng),送還東土后,就返回了西天如來處,履職新的工作。
一日,閑來無事,猴子就回憶起取經(jīng)路上的酸甜苦辣,回憶起戰(zhàn)妖斗魔的艱難辛苦。一幕幕一節(jié)節(jié),如電影般在猴子的腦海里回放。當他回憶到在朱紫國與陳家莊兩場爭斗時,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的地方。
在朱紫國遇到的妖怪是金毛犼,在陳家莊遇到的妖怪是靈感大王。一個是地上的獸類,一個是水里的魚類,在本質(zhì)上雖然不同,但兩個妖怪卻有一個共同的主人——觀世音菩薩,且最后都被觀世音帶回了南海。
想到這些,猴子又細細地梳理了觀世音收伏這兩個妖怪時說過的話。不梳理不打緊,一梳理猴子就坐不住了。他抓耳撓腮后,氣定神閑地給如來佛祖寫一封起訴書——他要狀告觀世音。起訴書內(nèi)容如下:
尊敬的如來佛祖:
五百年前,俺老孫學得了能上天入地的七十二般變化,自以為無所不能,就大鬧了天宮,攪得是天界不寧,凡人遭殃。沒有想到天外還有天,人外還有人,被您老人家壓在了五行山下。后經(jīng)觀世音菩薩指點,承蒙唐三藏師父不棄,救出于五行山,脫了天災,跟隨師父左右,徒步十萬八千里,才到達了佛祖處,修成了正果。
一路上說來是蠻辛苦的,風餐露宿自不必說,而且還要戰(zhàn)妖斗魔。俺師父、二位師弟及白龍馬,差點就成了妖魔的盤中餐,都是俺拼死相救,才保全了他們的性命。
這幾日,俺梳理了取經(jīng)路上遇到的那些妖怪,發(fā)現(xiàn)除了極個別妖怪來自民間外,大多都有著深厚的官場背景。這些妖怪在民間興風作浪、魚肉百姓之后,都被它們的主子帶走了,但卻沒有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
其中有兩個妖怪,還是觀世音所養(yǎng)。一個是觀音的坐騎金毛犼,一個是觀音的寵物金鯉魚。
先說那個金毛犼。這個孽畜確實厲害,要不是俺老孫騙了它的紫金鈴,是很難降服它的。觀音帶它回南海時說:“這孽畜是與朱紫國王消災的。”這明明是生災,硬是被觀音顛倒了黑白,說成了消災。還找了個荒而唐之的借口——朱紫國王為太子時,曾射傷了西方佛母的女兒——一只雌孔雀,這是朱紫國王應(yīng)有的災禍。這純粹是掩人耳目之說。說白了,這就是官官相護,私設(shè)牢獄,都是觀音背后指使。不就是那只雌孔雀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試問,如果是民間老百姓之女,觀音會插手嗎?
再說那個金鯉魚靈感大王。這廝是觀音所養(yǎng)的寵物。就如同一些富人養(yǎng)的狗兒子貓兒子。觀音喜歡這廝喜歡的,都快喊親兒子了。還經(jīng)常把一些難與人言之話講給這廝聽。哪知這廝天賦不淺,日深月久練就了一身本領(lǐng)后,就到了通天河為非作歹,吃了不計其數(shù)的童男女。要不是俺們?nèi)〗?jīng)路過此地,這廝不知道還要禍害人間到何年何月。這就是黑惡勢力。觀音收這廝去時,卻不言善后賠償事宜,反而要老百姓對她感恩戴德,叩頭燒高香。天下哪有這個道理?
養(yǎng)寵物就得管好寵物。針對觀音縱容二獸為禍人間之事,俺請求佛祖深查徹查觀音的:不作為,亂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