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慈林
50多歲的老全,在小區(qū)里開了家小五金店。
老全來自杭州周邊農(nóng)村,他還是小全時,高中畢業(yè)參加高考,相差10多分沒考上大學。家庭經(jīng)濟困難,無力復讀,只能回鄉(xiāng)務農(nóng)。但他聰明肯學、喜歡鉆研,做一樣像一樣,還考出了農(nóng)村電工證。30多年前,年輕的小全帶著新婚妻子,抱著改變命運的夢想,從農(nóng)村來到當時還是城鄉(xiāng)接合部的本小區(qū)租房開店,打拼謀生。
其時小區(qū)落成不久,裝修材料需求量很大,小全看準商機,籌錢購來質(zhì)量上乘、價格適中的貨源,生意很紅火。他站在顧客角度進貨,銷售的裝修材料針對性和性價比都較高,獲得良好口碑和許多回頭客,很快賺到人生第一桶金:進城第三年就首付30萬元,在市中心買了套6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算是初步站住了腳跟。
不久小全生了兒子,又培養(yǎng)他在城里從幼兒園讀到大學。幾年前,兒子大學畢業(yè)后在城里就業(yè),前不久又娶妻生子,“升級”祖父的小全自然變成了老全。
兒子成家,老全幫他以150多萬元首付買了套店鋪對面小區(qū)的住宅,奠定了兩代人在城里扎根的基礎。兒子就業(yè)不久就娶妻生子還房貸,壓力很大,老全還得“扶上馬送一程”,幫兒子承擔月供5000元。新冠疫情后生意不好做,幸虧他仗著“全能技工”的手藝,幫小區(qū)居民修理各種家電、解決各種生活難題,收入甚至超過小店經(jīng)營。
我們小區(qū)上千戶居民家的電器發(fā)生故障,大多數(shù)人都第一時間給老全打電話。他也不負所望隨叫隨到,從修理復雜的空調(diào)機、洗衣機、電冰箱、消毒柜、油煙機和煤氣灶,到相對簡單的太陽能熱水器、電風扇、整體浴室,或更換水龍頭、照明燈具等,他似乎沒有他不會修的。
我很好奇,曾問過他,這全能技藝是跟哪位師傅學的?他淡淡一笑:“自學的唄。”當初農(nóng)村電工只掌握用電基本知識和簡單的電器維修,當他第一次打開使用集成塊和電腦板的空調(diào)機、洗衣機時,也是一臉茫然。沒有師傅教,他只能用“笨”辦法:拆開一臺空調(diào)或者洗衣機,對著說明書,熟悉一個個零件的名稱和功能;從書店買來維修書籍,按圖索驥、一步步分解,一次次組裝。N次摸索、N次實踐,終于煉成了全能技藝。
我搬到這小區(qū)17年,家里除新?lián)Q的液晶電視機,其余家用電器幾乎都請老全修理過,有的甚至不止修一次。更換水龍頭、燈具,修理浴室門更是每年都有一二次。有幾次修理很棘手,他都想方設法完成了。某年冬天,更換洗臉盆水龍頭,這龍頭擠在墻壁與臺盆的縫隙之間,扳手勉強伸進去,卻無法使勁。他躺在地上,愣是幾毫米幾毫米地轉(zhuǎn)動扳手,用半個多小時完成平時只需幾分鐘的任務,換好水龍頭,大冬天出了一頭白毛汗。
前幾天晚8時,我健走回家后洗衣服,下置式搪瓷臺盆因粘膠年久老化,突然脫落掉下來,砸壞了冷熱兩個水龍頭,擦傷了我的小腿。我緊急向老全求援,他看了我發(fā)過去的現(xiàn)場小視頻后,讓我放心休息,說明天一早就來幫我處理。次日6點鐘,他背著各種工具上門,只用了半小時,就把五六公斤重的搪瓷臺盆粘回原址,換掉被砸壞的水龍頭匆匆離去……
老全憑辛勤勞動,讓全家在“大不易居”的杭州扎下了根,贏得了鄰居們的尊重,使人們直觀地看到了“幸福是奮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