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紅 大興安嶺地區(qū)呼中區(qū)業(yè)余體育學校
追溯速度滑冰的發(fā)展淵源,在近半個世紀以來,從最初的單一性交流比賽開始,逐漸發(fā)展成為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多種項目分類的競技比賽形式。冰雪體育因世界而變得異彩紛呈,速度滑冰因世界而發(fā)展的熠熠生輝。世界各國的速度滑冰運動員在比賽中的非凡展示不難發(fā)現,歐洲同亞洲的速度滑冰運動員在身體本質條件上展現出很大差異。歐洲的速度滑冰運動員身材相對更加高大健碩,肌肉線條比例更加完美流暢、肌肉類型更加挺闊有力。而與同是亞洲國家的速度滑冰運動員相比較,體能表現尤為突出的是韓國和日本速度滑冰運動員。即使是身材明顯略于歐洲國家運動員,卻在體能和技戰(zhàn)術上可以巧勝歐洲國家運動員,領先于世界冰上各大項目。這是打破了傳統(tǒng)認知和創(chuàng)新、利用體能的超負荷承載達到綜合素質訓練最佳成果。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近年在國際比賽中雖已占有一席之地,但大都是短距離項目。在中長距離、速度耐力能力水平項目上提升還比較緩慢滯后。體能綜合訓練中,只有逐漸增加速度耐力訓練,才能提高其針對效果。由于受國內速度滑冰場館、經費等諸多方面因素限制,不能夠常年開展超長冰期周期性系統(tǒng)訓練。所以,把周期性訓練劃分為上冰期訓練階段、和非冰期陸地訓練階段兩個階段。又將上冰期訓練階段分為訓練期和比賽期。非冰期陸地訓練階段又分為專項訓練、身體素質訓練、冰期調整期。非冰期陸地訓練階段又可稱為體能的綜合訓練階段,主要是為上冰期階段厚植體能根基。體能的綜合訓練是在上冰期和非冰期陸地兩個階段都需要開展的主要訓練手段。非冰期陸地訓練階段是發(fā)展運動員肌肉乳酸能力的黃金時期。當前我國速度滑冰非冰期陸地訓練手段普遍由各種專項技術、力量、耐力訓練組成,如自行車,屈膝走、滑跳、速滑輪滑等多種陸地輔助項目練習,全面提高專項耐力和綜合體能水平。
速度滑冰運動的體能可分為:運動員身體的形態(tài),運動機能水平和運動綜合素質。它們互相牽制和引導。運動綜合素質是指速度滑冰運動員在運動時,身體所展現的能力水平。通過運動時呈現的柔韌性、靈敏性、速度、力量和耐力等綜合機能狀態(tài)。運動員的機能表現,同時又受運動綜合素質發(fā)展狀態(tài)影響。以上構成要素中,運動綜合素質是體能的主要表現形式。是體能構造中活躍的典型參數。在體能運動綜合訓練中,均以發(fā)展運動員的運動綜合素質為主。從速度、力量、耐力等諸多方面,作為體能綜合訓練的手段和方法。
技巧性的運動項目雖然不能等同于綜合性體能項目高標準高要求,但同樣是將體能視為運動基礎的壓艙石。速度滑冰運動項目對體能綜合能力的要求尤為重要。對于技巧性運動項目,固然也要依靠強大的體能為基礎、推動技術轉換成果效率。不僅僅是量的平凡重復堆砌,質的改變同樣是要在量的積累基礎上得到轉換。那么不言而喻,速度滑冰運動是一項對于體能要求很高的項目。它既是綜合體能的考驗,也是綜合體能的展現。速度滑冰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做出的各項身體反映、蹬冰、滑行、綜合技戰(zhàn)術的發(fā)揮上,均要依靠身體的強大核心能力支撐。通過系統(tǒng)的跑和跳、不斷強化肌肉的彈性和爆發(fā)力,以及協調性和柔韌性、不斷增加肌肉的耐酸能力,更好的保護關節(jié)、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促進運動蹬冰過程中技術的最大化發(fā)揮。速度滑冰運動項目是一項涵蓋性很強的、周期性運動項目。既要在非冰期陸地訓練中奠定堅實的體能基礎,又要依靠強大的體能支撐冰上滑行技術得到游刃有余的發(fā)揮。
按速度滑冰運動中不同項目的距離以及對體能綜合素質的訓練要求進行分類。體能綜合素質可分為短距離、中長距離、大全能三種階段體能素質分類。根據實踐訓練教學中,對體能綜合素質進行深入的推敲研磨發(fā)現,又將三種距離項目的體能綜合素質分類進行細化,可分為起跑階段、百米起速階段、彎道和直道階段以及沖刺階段,以及心理調整階段等。速度滑冰訓練中專項力量、專項技術在體能綜合素質訓練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速度滑冰訓練中專項力量可分為速度力量、力量耐力、最大力量。速度滑冰訓練中的專項技術,是專項體能中的軟黃金,專項技術可以將專項力量有效發(fā)揮到極致,對專項力量起到耗時和耗能減少的功效。即將蹬冰滑行最大化,耗時最短獲得最長前進距離。因此,體能綜合素質的分類包含比較寬泛。要結合速度滑冰運動項目的分類特點,充分契合專項力量、蹬冰滑行技術,進行科研化、細量化的體能素質周期訓練。從而,使受訓者獲得針對性、計劃性、成效性的周期運動訓練目標。
對于速度滑冰運動項目的體能綜合訓練任務進行細化分類,才會使周期性訓練任務目標更加明確有效。首先,是建立在運動員身體綜合素質的鑄造過程中。體能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存在很多構成因素。因為速度滑冰運動員個體體能素質基礎不盡相同,本質上存在復雜且多樣化的關聯。所以,需要確定速度滑冰運動員個體體能綜合素質的基礎條件、明確個體體能單項素質指標之間的必要關系,從而制定并開展針對性的、科學性的、合理性的、有效性的訓練計劃。要大膽革新打破速度滑冰運動項目中傳統(tǒng)、一蹴而就的訓練計劃模式。比如,周期訓練計劃是以個別優(yōu)秀速度滑冰運動員為主而制定進行的,“一群羊”式的教學訓練手段。目前,在我國僅排除速度滑冰國家集訓隊和個別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手段,普遍存在這種訓練計劃模式。同時,還包括并未對運動員按性別、將訓練計劃進行細分。雖然男運動員拉練女運動員是一種推進手段,但不完全適應所有運動員。對于速度滑冰運動項目中大部分基礎運動員來說,體能的綜合素質還未得到奠定穩(wěn)固,就已經被拔苗助長、在周期訓練中被迫淘汰和退役。面對當下后備基礎人才選拔日趨困難的情況,很難在運動員中從優(yōu)擇優(yōu)。很難堆砌形成夯實的運動金字塔,并且達到含金量較高的塔尖模式。速度滑冰運動訓練中一些初級的運動員,在專項技術訓練中、還未形成扎實的基本功,在過度的進行體能綜合素質大負荷訓練量,造成運動員肌肉比例不協調及肌肉類型的不合理發(fā)展,淺表現象是“實力派”,實質是肌肉類型、專項力量與專項技術失調不配合作工的“肌肉型”運動員。顯而易見,實際的運動能力水平低于體能綜合素質均衡的運動員。而且,這一現象普遍存在于速度滑冰運動項目各運動隊中。在運動實踐和科學訓練研究中,在不斷摒棄舊的訓練體例和計劃模式。將體能綜合素質訓練不斷推向科研化、創(chuàng)新化。將集約周期性計劃訓練任務,逐步完善成為、個體分散、目標有效性訓練。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技術,對運動員個體進行運動方向的前瞻性剖析,引導運動員開展科學性、籌劃性、成果性的體能綜合訓練方法和手段。
在體能綜合素質訓練過程中,首先,要充分發(fā)揮各分類內容的優(yōu)勢功能、取長補短。掌握各分類功能之間的相互協調和配合。速度滑冰運動專項技術訓練任務要求中,要強調低負荷量,配合循序漸進的方法和手段開展。并結合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的有機融合。在任何一項競技運動項目訓練中,包括速度滑冰運動項目,都將有氧訓練的課程安排、占周期訓練計劃的重要比重當中。對于慢節(jié)奏、耗時久、結合低強度,有效地刺激和刻畫、運動項目專項技能的肌肉纖維及神經記憶形成痕記。通過逐步加大訓練強度、采取系統(tǒng)的無氧訓練,來提高專項綜合能力水平。其次,在體能綜合素質的訓練內容中,強調核心力量同時,更加重視速度滑冰運動專項力量中、小肌肉群力量和平衡控制力的強化訓練。建立速度滑冰運動過程中,提高運動員在蹬冰過程中專項力量的發(fā)力支撐點更加穩(wěn)固。滑行技術過程中不產生脫節(jié)、掉鏈子等現象。形成順暢的蹬冰滑行驅動過程。同時,還要控制速度滑冰運動員在青春期成長中自身身體的重量與運動發(fā)展趨勢相悖的因素。結合速度滑冰專項技術日益成熟穩(wěn)固后、與專項綜合力量的有機契合。合理的計劃、確立體能綜合運動訓練的任務和目標內容。最后,加強速度滑冰運動員在運動比賽等過程的心理綜合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力求速度滑冰運動員在比賽蹬冰滑行過程中,肌肉運動和神經系統(tǒng)不發(fā)生波動、保持一致性和助動性。這是對速度滑冰運動員的運動成績獲得全面提高、走向更高的必要條件和保障。
從目前我國速度滑冰運動項目的周期訓練階段特征來看,突出非冰期的體能訓練特征,保障該項目訓練任務的針對性、實踐性和有效性方向發(fā)展。依據運動隊現實基礎條件,拓寬室內外場館利用效率,采取引入式學習訓練方法,避免大部分基層隊伍扎堆外出集訓,建議高水平運動隊異地互相穿插交流訓練,推動整體項目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