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嫻輝
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他們具有強大的發(fā)展?jié)撃?,這就需要我們始終秉持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即“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小學生在思想道德素質、個性發(fā)展、身體健康、能力培養(yǎng)、心智等方面的發(fā)展都不成熟,小學生的興趣是促進其各方面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在進行小學數(shù)學新課導入時,要注重遵循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并利用具有創(chuàng)新性、趣味性的新課導入技巧,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教學導入內容不偏離教學目的,真正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成效。
一、遵循新課導入的基本原則
小學數(shù)學新課導入技巧的策略之一就是要遵循新課導入的基本原則,即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符合學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
小學數(shù)學新課導入的內容設置盡量要合理,遵循“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本原則。教師在進行小學數(shù)學新課導入時,要明確此階段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按照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層次循序漸進的導入,盡量不要讓學生過早接觸難度較大的知識,如微積分、矩陣、高等代數(shù)等,它們極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與信心。
2.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的興趣作為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動力源,在他們探究學習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較循規(guī)蹈矩,不僅常使教師筋疲力盡,還往往導致小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學習效率低下,教學效果達不到理想狀態(tài)。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始終秉持終身學習的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不斷探索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新課導入的方法與技巧。
3.服從教學內容
新課導入必須始終以教學目的與教學內容為主線。許多小學數(shù)學新課導入的技巧,如生活情境導入法、新聞導入法等,并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而是手段。在新課導入時,應盡量選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否則教學導入內容極易偏離教學目標或無法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從而產生教學效果不高的情況。
二、靈活運用多種新課導入的技巧
新課導入作為一節(jié)課的開端,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開端會使整節(jié)課的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掌握必要的新課導入的技巧,并能靈活運用多種新課導入的技巧。
1.新課導入技巧之故事導入法
小學生一般會對自己喜歡的故事感興趣,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如在對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 認識分數(shù)》有關內容進行新課導入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故事情節(jié):“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路途中饑渴難耐,不巧正好碰到了一家飲水歇息的店,但他們身上的銀兩所剩無幾,在豬八戒的再三懇求下,唐僧同意買三桶水。店小二先是打開了第一桶水,倒在了四個碗中,每人一碗,豬八戒喝了一碗后還渴,問店小二再要兩碗水,要求店小二繼續(xù)倒水。店小二于是打開了第二桶水,倒在了八個碗中,遞給了豬八戒兩碗,其余的平均分給了其他三位,豬八戒心里暗暗高興,以為自己比其他三位喝的多,于是和店小二說他再要三碗,店小二打開第三桶水,把水倒在了十二個碗中,給了豬八戒三碗,這次同樣把剩下的水分給其他的人。豬八戒真的多喝了嗎?”通過這個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課知識,激發(fā)了小學生的興趣,從而可以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新課導入技巧之懸念導入法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shù)學新課導入時,盡量設置具有懸念的情境來吸引小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讓他們從新課導入中對所講數(shù)學知識產生興趣,并使他們的思維得到發(fā)散。以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 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有關新課的教學導入為例,這一課教學目的主要是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具體的新課導入情境可以這樣設置:拿一把三角尺,問學生這是什么形狀,然后讓同學們用小棒自己動手擺三角形,引導他們繼續(xù)擺第二個三角形,第三個三角形,第四個……引導的過程中讓他們觀察小棒與三角形的數(shù)量關系,總結它們的關系,即2n+1。再以三角形個數(shù)與小棒間的關系切入,拋出正方形與長方形及其他圖形中這兩者關系的問題,這就給小學生留置了懸念,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與積極性,更有利于整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開展。
3.新課導入技巧之生活情境導入法
知識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以生活實踐情境為切入點,小學生更容易進入教學環(huán)節(jié)與理解教學內容,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設置生活情境是教學的手段,而最終目的仍以傳授教學內容為主,因此,這就要求生活情境設置中所運用的信息、知識等盡可能準確、可靠、真實。以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認識小數(shù)》有關內容為例:“同學們,你們買過東西嗎?都買過什么呢?”這時學生紛紛回答:“買過鉛筆”“買過棒棒糖”“買過鹽”……然后教師繼續(xù)追問:“你們都知道它們的價格嗎?”此時學生繼續(xù)回答教師的提問:“一角錢一支鉛筆”“5角錢一根棒棒糖”“2元5角一包鹽?!苯處熢俾龑В骸昂芎?,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它們的價格標簽呢?”,這時有的學生回答知道,有的同學回答不知道,此時教師應該引入“小數(shù)”的概念:“細心的同學可能注意到商店里的鉛筆一般標著鉛筆0.1元、棒棒糖0.5元、鹽2.5元,和咱們前面所說到的1角、5角、2元5角是對等的,0.1、0.5、2.5這三個數(shù)也就是今天咱們所講的小數(shù)”。三、四年級的小學生認知一部分來自課堂,但絕大部分來源于生活,通過這種趣味化生活情境的引入,可以將新課導入的內容與生活經(jīng)驗結合在一起,調動小學生所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他們對新課后期學習內容的好奇心,從而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奠定了基礎。
責任編輯? ?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