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怡
摘要:目的:分析兒童牙體缺損采取不同的修復方法的臨床療效。方法:取2019年9月到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4例牙體缺損患兒進行研究,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復合樹脂修復方式治療,研究組采用金屬預成冠修復方式治療,比較兩組牙體修復效果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研究組咬合合格率、粘合合格率比對照組高,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存在差異。結論:采用金屬預成冠修復方式治療牙體缺損患兒可以進一步提升咬合合格率和粘合合格率,減少不良反應,值得推廣。
關鍵詞:兒童;牙體缺損;復合樹脂修復;金屬預成冠修復
【中圖分類號】R7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5--01
誘發(fā)牙體缺損的因素比較多,發(fā)生牙體缺損后的主要癥狀表現有牙體外形異常、結構破壞,導致患兒的咀嚼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使其不能正常飲食,會降低患兒的生活質量。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磨牙、先天發(fā)育導致的牙體缺損,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治療,會導致患兒出現牙體畸形;目前臨床中常采用部分冠修復、全冠修復、嵌體修復等,根據患兒的牙體情況,需要采取不同的修復方法,幫助患兒改善牙體不良情況,提升預后效果[1]。本次就主要針2019年9月到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4例牙體缺損患兒采取不同的修復方法的治療效果進行探討,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2019年9月到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4例牙體缺損患兒進行研究,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2例;研究組年齡在3歲到12歲,平均(7.04±1.33)歲,男21例,女11例;對照組年齡在2歲到12歲,平均(7.31±1.47)歲,男19例,女13例。納入標準:經過診斷均為牙體缺損;家屬均知情并且簽署同意書;治療依從性高。排除標準:伴有精神、意識障礙;合并牙周炎或牙體牙髓病;凝血功能異常;臨床資料不全者;中途退出者。年齡、性別等資料比較,P>0.05無差異,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復合樹脂修復方式治療,先評估患兒的牙周組織情況和牙缺損狀況,確定治療方案,采用復合樹脂逐層填充患兒牙齒缺損的部位,填充的時候,采用分層光照,填充完成后對填充部位進行適當的修整和拋光處理,確保填充物不傷及周圍組織。研究組采用金屬預成冠修復方式治療,給患兒修復之前,以患者的情況選取合適的車針對患牙進行備牙,也要保護好周圍牙體,避免周圍牙體發(fā)生損傷或者發(fā)生臺階的情況,然后放置金屬預成冠并且進行修整和粘固處理。
1.3觀察指標
(1)牙體修復效果:治療6個月后隨訪了解患者的粘合合格和咬合情況。
(2)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牙齦充血、填充體脫落、食物嵌塞。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用SPSS23.0處理,計量、計數資料用x±s、(n,%)表示,差異性對應t、X2;依據:P<0.05存在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修復效果對比
研究組咬合合格率、粘合合格率比對照組高,P<0.05存在差異,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存在差異,見表2:
3 討論
發(fā)生牙體缺損主要和牙外傷、齲齒、發(fā)育畸形、牙體磨損有關系,有統(tǒng)計顯示,國內常見兒科疾病中,齲齒是只次于癌癥的病癥,其發(fā)病率達到了81%。牙齒由于受解剖結構的影響,比如血管分支多、纖維成分少,提升細菌感染的幾率;通常牙體缺損后會導致上下牙齒的咬合關系被改變,也會影響患兒的咀嚼功能,所以,如果發(fā)病后不能及時的進行治療,會直接影響患兒的牙周組織和口頜系統(tǒng)[2]。
臨床中治療牙體缺損,常采用充填治療法,但是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治療癥狀比較輕微的牙體。若牙體缺損比較嚴重,本身牙體組織較薄弱,會出現固位不穩(wěn),充填不徹底的情況[3]。為了進一步提升療效和幫助患兒改善牙體美觀情況,臨床現在一般會采用修復治療方法,這種療法是采用人工制作的和缺損牙體相似的修復體,幫助修復牙齒的形態(tài),其中包含部分冠、全冠、嵌體,各種修復方法的效果也不同[4-5]。本次研究總采用的復合樹脂修復和金屬預成冠修復方法,復合樹脂修復的操作時間比較長,修復治療后容易發(fā)生填充物脫落和破損的情況,導致治療效果受影響;金屬預成冠修復是一種新的修復方法,其操作方便,并且成型比較快,可以盡量保留患兒缺損的乳牙,幫助患兒恢復咀嚼功能的咬合功能;并且采用金屬預成冠修復患兒缺損的牙體可以幫助其保留鄰近的牙體組織、修復缺損牙體邊緣線,進一步保障其修復的效果和維持時間。本研究中給牙體缺損患兒采用金屬預成冠修復和復合樹脂修復方法治療后,結果表明研究組咬合合格率、粘合合格率比對照組高,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存在差異,表明其治療效果很顯著。
總之,采用金屬預成冠修復方式治療牙體缺損患兒可以進一步提升咬合合格率和粘合合格率,減少不良反應,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霍建燕.不同修復方式在兒童乳牙牙體缺損中的效果研究[J].健康大視野,2019,0(14):241.
[2]南駿翔,葛子.兒童牙體缺損采取不同的修復方法及療效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0,12(21):3.
[3]劉明達,裴魏魏,于婷婷,等.氧化鋯樁核與金屬樁修復前牙牙體缺損患者的療效對比分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9,36(5):3.
[4]李軍.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對牙體缺損患者進行樁核冠修復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9,17(21):2.
[5]王曉潔,郭莉,任肖華,等.不同修復方式治療后牙牙體大面積缺損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醫(yī)院,2019,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