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515041)徐沛金
圍術期合理的飲食干預對患者的恢復及手術的進行具有重要意義,手術前后常規(guī)的禁食、禁飲現(xiàn)已廣泛應用[1]。但臨床上的手術接臺時間存在不確定因素,術中突發(fā)情況等易延長患者的禁食、禁飲時間,加上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手術對患者呼吸道的影響,導致患者術后發(fā)生口干、唇裂等不適感較強烈[2]。早期飲水能夠緩解患者的口干、唇裂等癥狀,近年來隨著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推廣與實施[3],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術后給予患者早期飲水或許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為此本文研究早期飲水應用于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術后患者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進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手術的患者60例,使用拋擲硬幣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30~59歲,平均年齡(46.58±5.47)歲,平均BMI(22.14±1.62)kg/m2,ASA分級:Ⅰ級13例,Ⅱ級14例,Ⅲ級3例。研究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31~59歲,平均年齡(46.46±5.52)歲,平均BMI(22.17±1.63)kg/m2,ASA分級:Ⅰ級12例,Ⅱ級15例,Ⅲ級3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已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均進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術前進行相關檢查及生命體征的檢查,進入復蘇室后由專職護士進行監(jiān)測。對照組術后禁飲,適當使用蘸有滅菌水的棉簽潤濕患者的唇部。研究組術后早期飲水,經(jīng)專職護士全面、系統(tǒng)的評估后對符合拔管指征的患者給予少量的飲水。使用Steward蘇醒程度評分標準評估,評估包括清醒程度、呼吸通暢程度、肢體活動程度三項,每項評分0~2分,評分大于4分即為符合指征。飲水方法:搖高床頭至30°,頭偏向一側,使用注射器抽取水溫為30℃的滅菌水20毫升,于嘴角處緩慢注入,注射2毫升后觀察患者有無嗆咳等不適感,無反應后繼續(xù)注入,每次飲水間隔2小時。
1.3 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的口腔不適感評分、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不良反應情況??谇徊贿m感評分分別于術后12小時、術后24小時使用VAS評分進行評價,評分為0~10分,0分為無不適感,10分為不適感最強,評分越高說明口腔不適感越嚴重。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為術后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不良反應情況為術后發(fā)生惡心、嘔吐、誤吸、口干的情況,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總數(shù)÷患者總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0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的口腔不適感評分 兩組術后12小時的VAS評分比較,(5.36±2.73)vs(4.78±2.6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4小時研究組的VAS評分(7.16±1.46)低于對照組(9.02±1.28)(P<0.05)。
2.2 對比兩組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 研究組的排氣時間(18.21±7.75)h、排便時間(52.47±13.53)h均短于對照組(25.67±10.35)h、(59.77±13.48)h(P<0.05)。
2.3 對比兩組的不良反應情況 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6.66%)低于對照組的26.66%(P<0.05)。
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是臨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為了避免患者發(fā)生誤吸、消化道反應等術前術后需禁食、禁飲一定的時間。但由于手術接臺時間不確定、麻醉藥物抑制唾液的分泌、氣管插管對呼吸道的影響等導致患者術后發(fā)生口干唇裂、惡心嘔吐等癥狀,影響術后的恢復[4]。有關研究表明,全身麻醉下宮腹腔鏡輸卵管整形術后患者在恢復室內(nèi)清醒,咳嗽、吞咽反射恢復后即給予飲水,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適感,減少不良反應,有利于促進胃腸功能盡早恢復[5]。因此,早期飲水應用于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更符合快速康復外科理論,或許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
早期飲水通過Steward蘇醒程度評分對患者進行評估后給予飲水,能夠保證患者在清醒、呼吸道通暢的情況下飲水,防止飲水過程中嗆咳、誤吸的發(fā)生,從而緩解患者的口干、唇裂、口腔不適感等癥狀,同時還能夠刺激患者的腸道蠕動,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恢復[6]。
本研究中,術后24小時研究組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早期飲水應用于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可降低患者術后的口腔不適感。分析原因: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術后早期飲水能夠濕潤患者的口腔,緩解干燥等不適感,同時,在患者完全恢復清醒的情況下進行能夠避免發(fā)生嗆咳、誤吸,從而起到降低口腔不適感的作用[7]。
本研究中,研究組的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早期飲水應用于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能夠促進患者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分析原因: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術后早期飲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患者的興奮中樞,迷走神經(jīng)傳遞至消化腺從而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刺激腸道蠕動,從而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恢復。
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手術由于麻醉前抗膽堿藥的使用導致患者的唾液分泌功能被抑制,同時氣管插管中加濕不夠充分的氣體對患者呼吸道的影響,導致呼吸道過于干燥,患者術后常見口干、惡心、嘔吐的不良反應。本研究中,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6.66%)低于對照組的26.66%(P<0.05),說明早期飲水應用于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可降低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分析原因: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術后早期飲水通過Steward蘇醒程度評分對患者進行評估,提高了飲水時患者的清醒及呼吸道通暢程度,從而避免患者發(fā)生誤吸、嗆咳的情況,同時緩解患者的口干癥狀,從而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早期飲水應用于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可顯著降低患者術后的口腔不適感,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恢復,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