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草
郵票是郵資的憑證,方寸之間往往蘊含著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豐富的歷史、文化、自然風貌等信息,這也讓郵票除了郵政價值外還擁有了收藏價值。中國最早的郵票是清代的大龍郵票。
珊瑚是地球生態(tài)的重要一員,造礁作用為許多動植物提供了適宜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珊瑚礁是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海岸線的重要貢獻者。我們要盡己所能地保護它們,推崇綠色生活,減少對海洋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建立了多個珊瑚礁保護區(qū),科學家們對珊瑚礁進行長期監(jiān)測,開展研究,為保護和修復珊瑚礁做著不懈的努力。
這枚郵票是中國郵政于1998年12月22日發(fā)行的。票面上的魚兒色彩斑斕、形態(tài)各異,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像婀娜多姿的少女,有的像身手矯健的勇士,有的像悠然自得的神仙。它們都生活在我國的南海海域。魚兒的下面襯托了薔薇珊瑚礁的圖案,仿佛在游動的魚兒在珊瑚礁的襯托下更加靈動、美麗。
那么,國家為何要發(fā)行這樣一套海洋郵票呢?原來,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有一些國家為了緩解人口增長、資源短缺、環(huán)境惡化等問題帶來的壓力,就把目光投向了占地球表面積71%的海洋,人們逐漸認識到海洋、海洋環(huán)境、海洋資源以及海洋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于是1994年聯(lián)合國第49屆大會通過了一項由102個成員國發(fā)起的決議,宣布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其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向各國政府及公眾宣傳海洋知識,增強人們保護海洋的意識,增強海洋在創(chuàng)造和維持地球生命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突出海洋環(huán)境與資源的整體性,加強國際合作。
我們國家也積極響應號召,在“1998國際海洋年”期間舉辦了多種形式的活動,其中之一就是發(fā)行一套“中國珊瑚礁觀賞魚”的郵票。
1997年,為迎接1999年即將在北京舉辦的第22屆萬國郵政聯(lián)盟大會,我國決定連續(xù)發(fā)行系列專題郵票以紀念這次世界郵政盛會,而《海底世界·珊瑚礁觀賞魚》就是該系列郵票中的第二套,所以過橋票上印有“第22屆萬國郵政聯(lián)盟大會暨中國1999世界集郵展覽”的字樣。生活在我國南海海域的美麗珊瑚和魚兒就這樣登上了世界舞臺。
中國海洋檔案館(暨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大家肯定都去海洋館參觀游覽過,但“中國海洋檔案館”聽上去是不是還很陌生?其實,這里也是“博物館家族”中的一員——這里是全國海洋檔案資料管理和服務的基地,也是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這里收藏了大量反映我們中國海洋事業(yè)發(fā)展歷程和成就的海洋檔案。如果你熱愛蔚藍的海洋,想了解更多關于海洋的知識,一定不要錯過這家“冷門”的博物館,記得需要預約參觀喲!
(天津市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