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云
人物故事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fā)展雜交水稻的開創(chuàng)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yōu)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直到2021年年初,他還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進行科研工作。
袁隆平說:“吃飯是第一件大事,沒有農民種田,就不能生存?!薄昂芏嗳藢W農有想法,可我從來沒有后悔過學農?!彼娺^餓殍,聽過無數(shù)次“金元寶比不上兩個饅頭”這樣的話。這些都讓他下定決心,要利用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研究出高產(chǎn)水稻,讓同胞們免受饑餓之苦。
在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勛章”后,他說:“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要盡量做出新的貢獻。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p>
袁隆平對很多人講過他的兩個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正是為了這兩個“夢”,袁隆平一直沒有停下腳步,用一生進行水稻研究,成為了稻田的忠實守望者。
袁隆平曾說:“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夠了?!闭沁@份質樸和堅定,讓他在重重阻力面前不灰心、不放棄,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次實驗,總結每一次經(jīng)驗。
盡管已經(jīng)90多歲了,但他依然堅持著自己最初的夢想。在袁隆平的住宅旁有一塊試驗田,這塊田從設立起就是他的“心病”,每天起床,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田。獲得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勛章”的那天,他只知道,衡陽12畝試驗田正處于對花時期,他立即趕過去,在現(xiàn)場,袁隆平拿著水稻說:“開花開得好?!?/p>
袁隆平曾勉勵青年:“我始終都還在努力使夢想成真,你們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我相信你們必定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實踐、厚積薄發(fā),必將不會辜負時代的擔當?!?/p>
素材解讀
生命不息,夢想不止。袁隆平爺爺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卻將糧食的種子、創(chuàng)新與奮斗的“種子”留給了后人。他用腳踏實地的奮斗、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鞠躬盡瘁的堅守,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做出了榜樣!
“大國工匠”楊金安
“煉鋼是個細活,比繡花還考驗人的耐性?!睏罱鸢苍匦脱b備制造煉鋼第一線,與鋼花爐渣日日相伴,他已經(jīng)當了36年煉鋼工。經(jīng)他的手,冶煉過航天鋼、航母鋼、核電鋼……成功打破了業(yè)界一個又一個不可能。
一本巴掌大小的工作手冊,楊金安每天都會揣在兜里,隨時記錄知識、感悟。鋼水冶煉時顏色的變化,爐中翻滾的鋼花尺寸,每日工作安排,煉鋼種類、材料、大小,以及每爐鋼水的電耗、氧耗等,都被一一記錄在冊。
在鋼鐵冶煉過程中,要進行數(shù)次碳含量和鋼水溫度檢測,在日積月累中,楊金安建立起了一套屬于自己的煉鋼寶典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的大數(shù)據(jù)庫,也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現(xiàn)在我取一勺鋼水,潑在地上,根據(jù)它的狀態(tài),就能判斷出它的碳含量。看爐渣的溫度,就能判斷鋼水的溫度。”在煉鋼車間,每次演練展示,楊金安總是一臉篤定。這項僅用肉眼就能準確判斷溫度的絕活,一年能為企業(yè)節(jié)約上百萬元的電費。
從技師到高級技師,從連續(xù)5年的企業(yè)首席職工到金牌首席職工,楊金安完成了從一名普通煉鋼工人到大國工匠的華麗蛻變。
如今,在楊金安十幾平方米的工作室里,一個個重大課題被攻克,一項項創(chuàng)新合理化建議被提出,一批批年輕工人成長成才。近年來由該工作室完成的課題已達到24項,推廣了一批世界先進的操作法,提出創(chuàng)新合理化建議20余項,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價值9200余萬元。
談到工匠精神,楊金安說:“大時代有大工業(yè),大工業(yè)出大工匠。作為大工匠,不僅要精益求精、追求極致,還要用持之以恒的創(chuàng)新,煉出世界最好的鋼,在世界煉鋼行業(yè)打造屬于我們的金牌產(chǎn)品?!?/p>
素材解讀
普通工人也可以成為“大國工匠”,平凡的崗位也可以創(chuàng)造非凡的業(yè)績。楊金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普通工人樹起了一面旗幟。
向榜樣學習,不在于口頭表達敬意,而在于像榜樣一樣,真正做到愛崗敬業(yè),堅守不懈怠,追求無止境。
時代精神
芳華無悔
她的一生,定格在芳華綻放的30歲。
她從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yè),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了家鄉(xiāng)——革命老區(qū)百色。她選擇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把雙腳扎進泥土,為群眾脫貧攻堅殫精竭慮。她忍痛告別重病臥床的父親,深夜冒雨奔向受災群眾,面對危險堅定前行,然而突如其來的山洪,讓這個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她就是廣西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璀璨的青春歲月,如流星般劃過,映亮了夜空。無數(shù)人被這位年輕共產(chǎn)黨員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精神深深感動。
素材解讀
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黃文秀無愧于“時代楷模”的光榮稱號。她雖然永遠離開了我們,但她的精神卻是永恒的。她是新時代廣大青年學習的好榜樣,她的事跡將激勵更多的人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奮斗終身。
拼搏的青春
安徽理工大學空間信息與測繪工程學院2020年考研喜訊頻傳,其中信苑3#A509宿舍和信苑3#A505宿舍共7名畢業(yè)生全部成功考取了理想學校的研究生。
信苑3#A505宿舍的三名男生,王潤東被中國地質大學錄取,薛富強被中國地質大學錄取,鄭誠被中國礦業(yè)大學錄取。
三位同學均為中共黨員,他們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向著自己的未來邁進了一大步。他們青春有志,勇敢追夢;他們挑燈夜戰(zhàn),積極參加學科競賽,學以致用。四年來,他們嚴以律己,成績一直保持在專業(yè)前5%,三年中曾多次獲得獎學金以及“三好學生標兵”“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等榮譽稱號。
王潤東說:“備考期間,為了不讓一個人掉隊,我們一直互相督促,互相鼓勵,分享學習資料。尤其是到了后期關鍵時刻,稍有懈怠、急躁情緒時,只要和室友聊聊天,適當放松一下,快就調整好了?!闭沁@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氣神,才讓他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素材解讀
在成長的道路上要尋找與你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這就是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