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導語
人生是一本書。有的寫得精彩,有的寫得平庸;有的寫得厚重,有的寫得輕薄;有的寫得恢弘,有的寫得局促;有的寫得平順,有的寫得曲折;有的留下光彩,有的留下遺憾。有的人不管年紀多大,卻永遠年輕;有的人不管是榮是辱,總波瀾不驚;有的人不管是富是貧,都樸實為人;有的人即使受譏遭諷,也依然闊步前行……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對人生生發(fā)出一些感悟,而個人的感悟又因生活經(jīng)歷和個人修養(yǎng)品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無論人生之路怎么走,我們都要學會欣賞人生路上的風景。
時文賞讀
人生需要一點“埋頭”精神
◎厲振彪
工作中,常有一些人不愿意干不容易出成績的工作,覺得埋頭苦干不如“巧為”,有選擇性地干更加“見效”。不可否認,干工作有時確實需要一點“竅門”,多一些創(chuàng)新求變。但尋找捷徑并不等于投機取巧,能走捷徑靠的是日積月累和持續(xù)不斷的拼搏奮斗,而不是挖空心思,妄想一勞永逸、一步登天。
“根深才能葉茂”,埋頭做好基礎(chǔ)性工作,才能積少成多,厚積薄發(fā)?!奥耦^”不是不知變通,而是一種踏實做事的作風。“埋頭”的好處,在于不投機取巧,耐心經(jīng)事,直面困難和矛盾。如此“愚拙”,更有利于打牢基礎(chǔ),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前進??v覽古今,很多成績背后都有“十年寒窗”的苦功。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27年,徐霞客寫《徐霞客游記》花了34年,馬克思著《資本論》用了40年,屠呦呦整理了2000多個藥方,最終獲得青蒿素樣品……可見,人生要有所收獲,的確需要一點“埋頭”的精神。
《漢書·枚乘傳》有云:“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鉆,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奔毤毾雭?,工作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不是知識不夠多,而是知識太多;不是不夠聰明,而是過于聰明,總想著避開問題,缺少“埋頭”的精神。華羅庚在詩中寫道:“妙算還從拙中來,愚公智叟兩分開。積久方顯愚公智,發(fā)白才知智叟呆。埋頭苦干是第一,熟練生出百巧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硬要把“偽聰明”當作真聰明,不過是真愚拙的做法。做事情,還是要有那么一點“埋頭”精神、需要那么幾分“愚氣”。
世間事多不會一蹴而就。一件好的作品需要反復打磨,一種本領(lǐng)的獲得需要不斷學習實踐,許多事情要想做成功,都需要埋頭下一番苦功夫。人們常說“入門先站三年樁”,如果不能打牢厚實的基礎(chǔ),到頭來學的不過是花拳繡腿。做人做事,穩(wěn)扎穩(wěn)打、耐心付出,才能有所成。而一些所謂的“聰明人”,對“埋頭”干不屑一顧。他們自恃頭腦靈活,做事靈巧,好高騖遠,崇尚“效率至上”。幾十個小時就想速成一門語言,做生意立馬就想賺錢……世上哪有這樣的捷徑?總想“一口吃成個胖子”,一遇到困難即刻調(diào)轉(zhuǎn)方向,這樣做多半會一事無成。
人生成敗的關(guān)鍵就在于一個人能否每時每刻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目標。這種持之以恒,就是“埋頭”精神的表現(xiàn)。執(zhí)著于追夢,才會最終夢想成真。所有的積累、沉淀和改變,都是對時間的尊重,也是對人生的尊重。就如同龜兔賽跑中的兔子,起步快不代表就能贏。要知道,跑步前進最多只能跑幾十公里,而選擇“埋頭”走路,卻可以走出兩萬五千里長征。
(選自《解放軍報》2018年12月19日,有刪改)
賞析
作者通過提出人們更愿意“巧為”而不愿意“實干”的現(xiàn)象,引出論點;接著列舉李時珍、徐霞客等例子,還引用《漢書·枚乘傳》的名言,證明論題;最后總結(jié)全文,得出結(jié)論:“人生成敗的關(guān)鍵就在于一個人能否每時每刻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目標?!?/p>
作者綜合運用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如“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27年,徐霞客寫《徐霞客游記》花了34年,馬克思著《資本論》用了40年,屠呦呦整理了2000多個藥方,最終獲得青蒿素樣品……”“一些所謂的‘聰明人,對‘埋頭干不屑一顧。他們自恃頭腦靈活,做事靈巧,好高騖遠,崇尚‘效率至上。幾十個小時就想速成一門語言,做生意立馬就想賺錢……”這兩段話從正反兩方面分別列舉了“埋頭”下苦功夫的人物故事和一些所謂“聰明人”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證明了許多事情要想做成功,都需要埋頭下一番苦功夫的觀點,進而論證了中心論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佳作風采
花 開
◎古文杰
有人說,青春是清晨的陽光,可我的青春更像是一杯濃濃的咖啡,再怎么細品慢嘗,也有一種淡淡的苦澀。
雨絲是連綿不斷的愁。
我靠在窗前,手緊緊扣在灰白的墻上,指尖慘白。沒有鮮花,沒有陽光,我是個失敗者,像匹受了重傷的孤狼,獨自舔舐著自己的傷口。失落被風吹得一浪比一浪高。有人說:“落在一個人一生的雪,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里,孤獨地過。”我不正是如此么?不,也許……我看向了陽臺上那盆雜草——它是我孤獨的侶伴,是我心靈的慰藉。我們都是蕓蕓眾生中的滄海一粟,是一粒飄忽的微塵,是一杯平淡無奇的白開水……
我覺得生活就像是一本被風掀開的書,精彩的部分匆匆而過,而傷心的、悲傷的書頁卻似被故意放緩,又在我猝不及防時突然掀開嶄新的一頁。
時間好似瓦檐滴水般從我眼前劃過,我仍然是那樣平凡。
一天黃昏,我走進家門,走到陽臺,不經(jīng)意間瞥了一眼那盆雜草。它竟開花了!潔白如玉的花瓣慵懶地舒展著,花蕊是淡淡的黃色。我屏住呼吸,怕呼氣聲驚擾了它。我端詳著,好似看到了四月煙雨的清麗,聽到了六月晚風的呢喃,聞到了九月果實的幽秀。何其美麗!何其震撼!誰知道這朵美麗的花原來只是一株雜草!驀然,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百合花開》中的那句話:“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p>
證明自己?開花!我反復咀嚼著這句話。
是啊,我不甘平凡,不甘像微塵一樣,我想要成功,唯一的方法便是開出自己的花。
汪國真說:“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被ㄩ_也許艱難,需要用芽浸透奮斗的淚泉,灑滿犧牲的血雨。但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便會義無反顧,哪怕一次又一次跌倒,我也會一次又一次站起來;縱此路荊棘密布,我也當披堅執(zhí)銳,以夢為馬,不斷前行!
【江西奉新縣第四中學九年級(1)班,指導老師:王紀金】
點評
作文描寫細致入微、富有特色,多處運用比喻、引用等修辭手法,如“我靠在窗前,手緊緊扣在灰白的墻上,指尖慘白。”“沒有鮮花,沒有陽光,我是個失敗者,像匹受了重傷的孤狼,獨自舔舐著自己的傷口……”語言生動形象,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