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康,95后心理教師,西南大學心理學碩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
參與我們青春的,有或慈愛或嚴厲的父母,有或歡脫或沉靜的好友,
還有……讓人歡喜讓人憂的老師們。
TA可能風趣幽默,能說出三百種不重樣的金句,創(chuàng)造出班級內(nèi)部才懂的哏;
TA可能高冷嚴肅,能徒手畫出最標準的圖形,在全班同學的驚呼聲中深藏功與名;
TA可能溫柔沉靜,不僅有學識,還能教會我們?nèi)绾纬蔀橐粋€健康、完善、具有魅力的人。
……
但很多時候,師生關系并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完美,
當你的煩惱與老師有關時,你有信心解決好這個難題嗎?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幾招,趁著新學期,跟老師們好好相處吧!
01
羅老師你好,我想問,要是被班主任針對還有救嗎?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我之前跟同桌鬧了矛盾,當時說了對方一些壞話,還鬧到了班主任面前。雖然事情已經(jīng)過去,那時班主任對我也只是勸導為主,并沒有罵我。但我總感覺他因此對我印象不好,把我拉進黑名單了。比如,上課時有好幾個人在打瞌睡,他就只點我的名;我跟另一個同學一起遲到,他大部分時間都在批評我;我的成績下降,他還單獨把我叫到辦公室說我;平常他在班會課上講“團結友愛”“同學情”的時候,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我總覺得他是在“內(nèi)涵”我……這樣的事兒還有很多,想到這一點我就覺得難受,我還能做點什么?
/ 小可
TO:小可
小可同學你好,通過你的來信,我能感受到你內(nèi)心的郁悶和委屈,班主任的一舉一動在你的眼中都有“針對你”的意味。但是不要著急,當你越是覺得他在針對你,不論他做什么,你都能聯(lián)想到這一方面來。在這里,我想跟你分享一個方法——《行為觀察記錄表》。
通過至少一周的觀察,嘗試用表格記錄下自己所處的情境和老師的行為,再結合對其他人的觀察,思考一下,老師的行為是否具有跨情境、跨對象的一致性?是否真的只是針對自己呢?通過對比和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或許,“被針對”只是你的錯覺哦!
如果這個方法沒能解決你的煩惱,那么我建議你鼓起勇氣,開誠布公地跟班主任談一談。我相信他一定很樂意解答你的疑惑,也能讓你們的溝通更直接高效。
02
老師您好!最近我遇到了一個難題,希望您可以給我出出主意。我是我們班的數(shù)學課代表,數(shù)學老師是一位非常年輕的男老師,跟我們沒有什么代溝,我們班的同學也挺喜歡他的。但最近這段時間,大家覺得他教的內(nèi)容又快又難,聽著很吃力,課堂上的反應就沒有那么積極了。見我們這樣,數(shù)學老師就總是在課上表揚他教的另一個班,導致有些同學對他頗有微詞,覺得他偏心。有一次我又聽見同學們在課后吐槽,就為數(shù)學老師“辯解”了幾句,結果有同學陰陽怪氣地說我是老師最好的“大弟子”。我知道同學們有情緒,我也想跟老師聊聊這個問題,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與老師溝通。唉,我好苦惱。
/ 小林
TO:小林
小林同學,你好,讀完你的來信,我能感受到你內(nèi)心的無奈和糾結。你作為課代表,是非常有責任感的,你觀察到同學們對課堂和老師的反應,聽取了同學們的意見,也嘗試著跟同學們溝通。但很明顯,這樣的溝通方式?jīng)]有收獲理想的效果。
站在同學們的角度來說,一邊是難以消化的知識,一邊是數(shù)學老師對其他班級的表揚,內(nèi)心難免會不平衡,由此產(chǎn)生一些不好的情緒。而站在數(shù)學老師的角度,把同樣的知識教授給不同的班級,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產(chǎn)生對比,從而無心地說了一些夸獎其他班級的話。
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目前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都無可厚非。現(xiàn)在看來,你最關心的是如何與老師溝通,我想跟你分享幾個有效溝通的tips,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03
老師,我最近有個煩惱,但說出來,你可能覺得我有些“凡爾賽”了。我覺得我的語文老師實在太關心我了!我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以前我都是獨自在鎮(zhèn)上讀書,語文老師知道后,不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對我都十分關心。上課的時候,她總是關注我的動向,課堂抽問,我也是常被點到的人之一,而且她還會給我?guī)С缘?,讓我加餐。只是,她的關心有時讓我很有壓力,比如上次作文競賽,我其實不是很擅長,但她強烈建議我去試試看,結果我果然沒有做好。雖然她沒有批評我,但我都不敢直視她的眼睛了。我真的非常敬愛她,可是這種特別的關心,讓我壓力很大,我會害怕辜負她的期望,也會擔心同學們覺得我是在巴結老師。我該怎么辦???
/ 小費
TO:小費
小費你好,通過你的描述,我能感覺到這是一位細心關懷學生的老師,也能感受到你此刻內(nèi)心的煎熬。其實能遇到這樣一位關心你的老師,你是非常幸運的。
從你的表述來看,你最擔心的是讓老師失望,辜負她對你的關心。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我猜測這或許是你的自卑心理在作祟——更深層次的信念可能是“我不配擁有這么好的老師的關愛”,所以你會覺得壓力很大。其次,你的某些失敗可能也是一種檢驗,或許你還沒有意識到,但通過這些失敗,你想看看老師會不會因此放棄你,從而再一次驗證自己的信念。
事實上,這位老師能夠如此關心你,說明你身上有很多被自己忽略的閃光點。
我的建議是,你可以把從前的你與現(xiàn)在的你進行對比,這位關心你的老師使你在學習、生活、人格上有什么好的變化嗎?這些成功或失敗的經(jīng)驗有給你帶來什么變化嗎?請你在一張A4紙上寫出來,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確有在慢慢變好的時候,你的關注點就不會再局限于“辜負”和“巴結”,而是“感恩”和更加努力地“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