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民
我臉上一陣發(fā)燙,半天沒說出話來。我對馬玉明的“忘恩負義”很生氣,又有些傷心,他怎么能這樣待我呢?要知道是我手把手教會他釣魚的!
我沒心思釣魚了,一聲不吭地收拾起釣魚家什,低著頭,拎起裝魚的小鐵桶往家走。
這時,身后傳來了伙伴們的呼喊聲,讓我別回去。我眼里噙著淚沒敢回頭,腳步更快了……
我家住在松花江南岸,離大江很近,父親閑暇時喜歡到松花江北岸釣魚,五六歲時我就明白釣魚是怎么一回事兒了。沒上學之前,父親去釣魚,我經常鬧著要跟腳,但父親很少能滿足我的要求,他怕我年紀小,受不了野外蚊蟲的叮咬,吃不了釣魚的辛苦。偶爾父親答應帶我去釣魚,我就高興得像過年一樣,頭天晚上興奮得睡不著覺,就盼著天快點兒亮。
其實我當時對釣魚還不太感興趣,跟父親釣魚就是為了去捉野地里的昆蟲螞蚱,在水邊玩耍。是八歲那年,比我大一旬的哥哥使我對釣魚產生了興趣,這一愛好一直伴我至今。
那年夏天,哥哥下班后匆匆領我坐汽船去江北小喇嘛臺江汊灣釣魚,汽船的末船是晚7點,我倆只有一個多小時的釣魚時間。他買的兩支機制的三節(jié)竹魚竿第一次下水,拿在手里很輕巧。在哥哥的指導下,我開始甩竿釣魚,釣獲了許多不同品種的小魚,有大眼、葫蘆子、嘎牙子、小鯽魚,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魚。在短暫的時光里,我釣得興高采烈,也是在這天起真正喜歡上了釣魚。再跟父親去釣魚的時候,我已經成為一個小釣者了。
父親教會我怎樣拴鉤,制作標、鉤、線,告訴我各種魚咬鉤的標相。他說,大魚咬鉤沉穩(wěn),小魚咬鉤毛躁,把浮標送上來的多是鯽魚,浮標慢慢下沉的多是鯉魚和鲇魚,遇到大魚時不要心急,要慢慢地遛上岸……
當年用的標鉤線板、鉛墜及悶竿鉛墜
廢電線膠管浮標座
化學浮標
在父親的熏陶下,我知曉了標鉤、圍鉤(餌托包上玉米面大餅子團,周圍的5只小鉤上穿蚯蚓段,用手拋鉤)、底鉤、悶竿的使用方法和各自的功能。比如在有水流的水域只能釣底鉤和悶竿,標鉤和圍鉤適合靜水釣魚;在酷熱的三伏天使用圍鉤效果要好一些,天熱魚都躲在遠處的深水里,圍鉤的線長標遠能借上力。父親還叮囑我,去釣魚的路上不要圖近便借道菜地,要繞道走,更不能順手摘取地里的果實。他還告訴我什么是成魚,什么是幼魚,魚有大小類型之分。釣魚時,我見到他把比葫蘆子、大眼大出許多的小鯉魚或小鲇魚摘下鉤放回水里,感到很奇怪。他說,這么大的小鯉魚、小鲇魚還屬于幼魚,吃掉太可惜了,這些魚是可以長成大魚的。葫蘆子、大眼看著小,卻是成魚,這些魚長不大。父親還對我說,釣到不中意的小魚如果不想要,不要把它丟在岸上,要放回屬于它們的天地。在他的諄諄教誨下,我學到了釣魚的基本常識,也知曉了釣魚的一些規(guī)矩。
1966年,我上小學四年級,“文革”開始,學校停課。我便和大院里的孩子們結伴去松花江釣魚。他們大多沒接觸過釣魚,我成了他們的“師傅”。新搬來的馬玉明比我大三歲,他見我和院里的孩子成幫結對去釣魚,很是羨慕,也想加入我們??伤麑︶烎~一竅不通,完全由我領入門。他的鉤線是我拴的,如何使用蚯蚓、判斷魚咬鉤,甚至連甩竿都是由我做示范,這些簡單的事情他很快就學會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仿照我的魚竿自己動手做了一把很像樣的三節(jié)竹接竿。如果讓我去做,一定做得不如他好。他年齡大,人又聰明,跟我們釣過幾次魚后,魚獲就攆上我們了,釣魚的技巧也超過了我這位“師傅”。他仗著年齡的優(yōu)勢,開始對我們發(fā)號施令,對我也沒了先前的客氣。
這天,大院里的孩子又結伴兒去釣魚。馬玉明新添置的四節(jié)長竿占了優(yōu)勢,接連上鯽魚,竿長的釣伴也陸續(xù)釣到了鯽魚。唯有我這位“師傅”落在了后面,心里不免有點兒著急。我靈機一動,便接長了魚線,結果甩起竿來十分狼狽,而且還是不夠遠。
馬玉明見狀嘲笑說:“怎么樣,還是長竿管用吧!當初去買魚竿我勸你也買一根,你就是不買,這回知道了吧?舍不得花錢就釣不到魚!”
他家里孩子少,父母都是干部,生活條件比較寬裕,根本不知道別人家的難處。我母親年初病逝,父親也病倒了,家里哪有閑錢去買魚竿呢?能用上父親的三節(jié)竿就已經很知足了。我瞥了他一眼,立刻有了主意——把備用的魚線拿出來,拴上一塊小石頭,很快就做好一把底鉤,鉤上穿上蚯蚓段,用手拋出20多米遠。
底鉤下水后,拴線的柳條子一直沒有反應,我有些失望。馬玉明的竿梢又彎了,眼巴巴地看著他把一條二三兩重的大鯽魚挑上了岸。就在這時,拴底鉤的柳條子奇跡般地晃動起來,我急忙扯起魚線,還挺沉,心里甭提有多得意了!
老頭魚
?魚鉤、魚線、牙膏皮子
魚上岸后,我立時傻眼了,是一條罕見的大老頭魚(葛氏鱸塘鱧),能有三兩多重,平時見到的老頭魚遠沒有這么大。老頭魚大多生長在死水泡子里,在江里很少能釣到。因為老頭魚頭部有寄生蟲,幾乎沒人要它,如果我們在江里碰巧釣到就立馬把它扔回水里了。聽父親說,老頭魚肉質細嫩,很好吃,如果釣得多,把頭去掉也是一道美味,只是偶爾釣到一條就沒必要留下了。在我們這些孩子眼里,老頭魚面目有點兒嚇人,加上腦袋里有寄生蟲,都膈應它。我看著地上張嘴鼓鰓的大老頭魚,心里有些猶豫,這么大的老頭魚還是第一次見到,放了實在可惜,留下來又怕同伴兒笑話。最后,我心一橫,決定帶它回去給病中的父親滋補身體,就把它摘下鉤放進了小鐵桶里。
馬玉明見我沒把老頭魚扔掉,立刻質問我:“哎,你不是說老頭魚腦袋有蟲子嗎?我們都聽你的,釣上來的老頭魚當時就扔了,你釣上來的咋不扔呢?見魚大了,你就貪心了?你可真砢磣,連老頭魚都吃!”
我臉上一陣發(fā)燙,半天沒說出話來。我對馬玉明的“忘恩負義”很生氣,又有些傷心,他怎么能這樣待我呢?要知道是我手把手教會他釣魚的!
我沒心思釣魚了,一聲不吭地收拾起釣魚家什,低著頭,拎起裝魚的小鐵桶往家走。
這時,身后傳來了伙伴們的呼喊聲,讓我別回去。我眼里噙著淚沒敢回頭,腳步更快了……
回到家后,我一直悶悶不樂。沒想到,吃晚飯的時候,馬玉明有些靦腆地端著一盤煎鯽魚,推開了我家的門。我一眼就看到了那條曾經讓我眼熱的大鯽魚,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
那時,鄰里之間有互送好吃食的習俗,拒絕別人的饋贈是不禮貌的。我心里雖然不愿意接受他的這份心意,但還是收下了。我把魚倒進自家盤子里,把他家的盤子洗干凈,遞給他,勉強說了聲謝謝,把他送出家門。
馬玉明轉過身站住了,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充滿歉意地說:“今天是我不好,你別再生氣了。你走后,才聽說你家里的情況,知道了你父親臥病在床,我今天真不應該那樣對你。說起來,我釣魚還是你教的呢……”
我鼻子一酸,對他所有的不滿頃刻煙消云散了。
這年秋天,我和馬玉明、小胖三個起早走江橋去江北的一個大水泡子釣魚。到了地方后,我們下好各自的魚竿。
天陰,水面上霧蒙蒙的。昏蒙中,我發(fā)現(xiàn)浮標好像送上來了,一提竿,像是掛鉤,又有中魚的感覺,竿梢彎抖,就是拽不上來。馬玉明急忙脫下鞋,挽起褲腿,手持他自己做的抄網下水了,我想阻攔已經來不及了。當時是九月下旬,水已經很涼了。想不到的是,他下水沒走幾步,水一下子沒到他的大腿根。我一著急,手里一用力,一條半斤多重的大鯽魚帶著一大團水草浮出了水面,被站在水中的馬玉明連魚帶草一起抄進網里。
馬玉明上岸后,里面的線褲、內褲全都濕透了。我十分過意不去,扔下魚竿,急忙脫下上衣把他的下身圍住。我和小胖要去拾干柴,準備生火取暖。馬玉明連忙制止,打著哆嗦說:“你倆聽我的!趕快抓緊時間釣魚,別錯過咬鉤的機會,這些事我自己做,活動活動就不冷了?!?/p>
馬玉明因為要烤干濕透的褲子,錯過了早晨釣魚的最佳時間,這天他只釣了一些小鯽魚。收竿時,我從釣的鯽魚中挑出兩條大的分給他。他立馬就急了,用兄長的口吻命令我說:“開什么玩笑,你爸爸身體不好,你趕快給我拿回去!”
我只好作罷……
一晃,半個世紀過去了,這些已成為親切的回憶。如今,被我領入門的馬玉明對釣魚依舊保持著濃厚的興趣,經常自駕尋水出釣。
都說人老了就怕晚年的寂寞,不過有了釣魚這一愛好,心里便感到充實,渾身布滿了活力,垂釣將伴隨我們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