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冠銘 侯森 東北大學
2019 年國際籃聯(lián)籃球世界杯(2019 FIBA Basketball World Cup)暨第18 屆國際籃聯(lián)籃球世界杯于2019 年8 月31 日至9 月15 日在中國北京、廣州、南京、上海、武漢、深圳、佛山、東莞八座城市舉行,有包括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在內的32 支球隊參加。男籃世界杯每四年舉辦一次,是比賽級別和競技水平較高的國際性籃球賽事。
中國男籃共進行了5 場比賽,首戰(zhàn)以70-55 戰(zhàn)勝科特迪瓦隊,隨后,通過一個加時賽以76-79 惜敗波蘭。小組賽第三場,中國男籃不敵委內瑞拉,止步籃球世界杯16 強。9 月8 日,在17-32 名排位賽中負于尼日利亞,最終排在第24 名,無緣直通東京奧運會。
根據(jù)中國男子籃球隊的現(xiàn)狀,本文運用“群體”這一概念,以后衛(wèi)、前鋒、中鋒運動員三類群體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我國與世界強隊的這三類群體存在差距的分析,從而為我國后備籃球人才培養(yǎng)提供經(jīng)驗借鑒。
籃球后衛(wèi)隊員分為組織后衛(wèi)與得分后衛(wèi)。組織后衛(wèi)是場上起主導作用的人物,是場上戰(zhàn)術的組織和指揮者,可謂球隊的靈魂和教練員的助手。得分后衛(wèi)則需要有較強的攻擊力,扎實的個人技術和得分能力(見表1)。
中國隊后衛(wèi)在場均分數(shù)上少于2019 年男籃世界杯4 強的隊伍,僅有場均6.3 分。西班牙對為場均7.6 分,阿根廷隊為場均9.7 分,法國隊后衛(wèi)的場均得分能力與中國隊最接近,為6.4 分。四強隊伍后衛(wèi)的2 分球場均命中率分別為57%、45%、42%以及44%,但是在表中可以明顯看到中國隊的后衛(wèi)在3分球的得分率上遠低于四強的隊伍,僅有22%,把握三分球機會的能力極差。究其原因有二,第一,后衛(wèi)隊員基本功不扎實,缺乏遠距離投射的能力,把握不住機會;第二,中國隊后衛(wèi)隊員進攻意識較弱,第一選擇往往是傳球而不是投籃。
籃球比賽中,前鋒隊員分為大前鋒與小前鋒。大前鋒要求身材高大、攻防兼?zhèn)?,善于得分及策應?chuàng)造機會。小前鋒移動范圍大,要求技術全面、善于突破與投籃,是場上的主要得分手。
表1 中國男籃與世界強隊后衛(wèi)群體場均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
在前鋒位置,中國隊在2019 年男籃世界杯中前鋒的場均得分數(shù)僅為2.3 分,32 支球隊中排倒數(shù),極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中國男籃前鋒的能力不足,在四強隊伍中的前鋒的場均得分率分別為6.7 分、17.9 分、5.8 分和5.7 分,均高于中國隊兩倍有余。其中阿根廷前鋒的場均得分率達到了17.9 分,可見阿根廷的戰(zhàn)術核心在前鋒位置。在兩分球命中率上,澳大利亞的前鋒僅有29%,這是因為澳大利亞隊的進攻核心是后衛(wèi),對前鋒進攻能力的要求不高。西班牙隊在2 分球的命中率上達到了81%,可見其前鋒的兩分球水平很高,但是在三分球上命中率很差,僅有25%。但對比而言中國隊前鋒的三分球命中率僅有11%,也是32 強隊伍中排名靠后的。由此可見中國隊的前鋒在進攻能力上,尤其是2 分球的投籃能力上需要進行更多的訓練。
籃球中鋒位于籃下爭奪最激烈的區(qū)域,必須具備較高的身材和較大的體重及良好的力量和靈敏等身體素質;要求技術全面、能攻善守,既能得分,又善于拼搶籃板球,其身高要是隊伍最高并且有足夠的身體硬度來對抗對方球員的沖擊。
與其他位置相比,中國隊中鋒群體得分比重較高,場均得分率達到了8.9 分,與四強球隊相比較能排到第二。同時西班牙隊的進攻也主要以中鋒為主,場均的得分率達到了10.7分,是所有球隊中的第一名。法國隊和澳大利亞隊得到中鋒場均得分數(shù)相差不大,阿根廷隊中鋒得分數(shù)最低,為場均3.3分。這是因為阿根廷隊的進攻核心是前鋒。由此可見,中國隊的進攻核心在中鋒,但即便如此,中國隊中鋒的進攻能力相比較四強隊伍主要進攻核心的進攻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差距。歐美中鋒在本次比賽中體現(xiàn)出以下特點:(1)具備內外線各種投籃技術;(2)傳球方式多、隱蔽性強;(3)快速移動技術好,能參加快攻和快速回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