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木(Leucomeris decora Kurz)是菊科極少量的喬木類型物種之一,株高一般2~5 m,最高可達10 m,胸徑最大可達36 cm;小枝有條紋,幼時被白色絨毛,葉互生,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全緣或有疏鋸齒,下面被白色絨毛;頭狀花序近無柄,6~14 個在枝端再密集成寬的復頭狀花序,每個頭狀花序有花4~6 朵,均為白色筒狀花;冠毛淡紅色。通常生長于具有干熱氣候的石灰?guī)r灌草叢和疏林中,我國僅分布于云南南部和西南部,國外見于緬甸、泰國和越南。
鑒于白菊木的種群規(guī)模小、分布星散且分布區(qū)面積狹小,原始生境面臨進一步片段化,個體也面臨一定程度的砍樵風險,孤立的喬木性狀在的菊科植物系統(tǒng)進化研究中的特殊地位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2021年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實施二級保護。白菊木習性喜陽,花果期3—5月。盛花時節(jié),一個個半球形、錐形的復頭狀花序,在旱季落葉時節(jié)的群落中如朵朵白色絨球,分外惹眼,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照片拍攝于云南墨江國家森林公園新?lián)崞瑓^(qū)(普洱市墨江縣新?lián)徭?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