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供應鏈管理》雜志網站1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回來了副題:盡管受到關稅、貿易戰(zhàn)和疫情的影響,中國再度成為世界工廠,也許它從未失去過這一地位中國回來了!數字不會說謊。由于成功實施控制疫情的措施,中國受到疫情的沖擊相對不大。消費支出、基礎設施建設、工廠生產和私人投資在去年第3、第4季度均大幅上升??紤]到中國經濟在2020年曾停滯幾個月,這幾乎是個不可思議的成就。
2021年的情況會更好。世界銀行預計今年中國的增長率將高達7.9%,從而使中國回到了疫情前的增長水平。
疫情期間,中國的工廠停工3到6個月,現在又開始忙碌了。復工后,它們生產自行車、廚房電器和地板等產品,以填補國內被抑制的需求。現在,工廠面臨著長達6個月的訂單積壓,忙著滿足全世界的需求。隨著各國開始疫苗接種和重啟經濟,中國工廠會有更多訂單。
去年10月的國慶假期,筆者在中國的親戚目睹了中國被壓抑的旅游需求如何被釋放。我的叔叔感嘆:“買不到去國內任何地方的機票或火車票。所有票都被預訂一空。”
隨著對產品需求的飛速增長,特別是對醫(yī)療和家用產品的需求,筆者已無法下訂購筆記本電腦、烘焙用品、網絡攝像頭、健身器材的訂單,不管你信不信,連縫紉機也是如此。以前交貨期是兩周,但現在筆者很樂意接受兩個月。
工廠正盡一切可能滿足需求,包括增加三班制和增加生產設施,但這還不夠。金士頓科技首席執(zhí)行官杜紀川說:“我們在幾周內從完全停工到100%滿負荷生產。這就像14億中國人突然同時決定購買電腦內存一樣。難以置信!我們沒有足夠的電腦芯片、生產設備和員工來滿足這些訂單?!痹S多企業(yè)也在加倍擴大中國業(yè)務,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經濟將帶領世界走出疫情。
市場研究公司PIM中國區(qū)總裁湯姆·沃德認為,現在是投資中國的最佳時機?!澳壳暗那闆r和20年前差不多。如果你有領先的技術,又深諳中國市場,那么現在沒有理由不進入中國?!?/p>
在筆者就職的咨詢行業(yè)中,要求提高產能、增聘員工或加強營銷活動的公司越來越多。而這些需求遍布航空物流、零售、機械和高科技等諸多行業(yè)。
對華鷹派人士會認為,中國現在仍有疫情,數以千計的中小型公司繼續(xù)倒閉,一些經濟數據顯示,消費者支出落后于疫情前水平。但相比6個月前,情況明顯更好了。
筆者是個樂觀主義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千百萬中國人仍計劃在國內旅行。多家智庫預計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接近兩位數。外資目前已超過疫情前水平,表明外國公司再次向中國尋求高速增長。
中國回來了!你們知道了嗎?▲
(作者StanleyChao,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