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梅 歐迎峰 徐麗紅 郭賽
菜豆(圖1),又名蕓豆、四季豆等,生育期短,是早春栽培上市較早的蔬菜種類之一,對增加春淡期間的蔬菜品種花色具有重要意義。菜豆的主要栽培季節(jié)有:大棚早熟栽培,長江流域采取溫床或冷床育苗,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種,3月上中旬移栽,4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收;春露地地膜覆蓋栽培,3~4月直播,5月上旬至7月上旬采收;夏秋露地栽培,7月下旬至8月上旬直播,9月末至11月上旬采收;秋延后大棚栽培,8月下旬至9月上旬直播,10月上旬至12月上旬采收。在生產上,以春、夏、秋季露地栽培較多,也有的采用大棚進行早熟地膜覆蓋栽培。實踐證明,采取科學合理的施肥方式對提高菜豆栽培效益非常重要。
一、菜豆需肥特點
菜豆各個時期需肥特點不同。幼苗期,結合基肥早施追肥,尤其是氮肥,有利于促進花芽分化。抽蔓期,應加強肥水管理,改善溫光條件,促使秧壯棵大,并增加花芽數(shù)。由于此時期植株根瘤固氮能力仍較弱,所以需要適當追施氮肥,以促進生長。結莢期,從開花至第一花序坐住莢,營養(yǎng)生長旺盛,因養(yǎng)分不夠充足,易出現(xiàn)落花,生產中應適當控水,以促進坐莢。從第一花序坐住莢至盛花期,應注意加強肥水管理,并注意防治病蟲害,以減少落花、落莢。從開花結莢數(shù)量明顯下降至采收結束,莖葉生長極其緩慢,開花結莢數(shù)量極少,條件允許時可加強肥水管理,促使側枝第二次發(fā)生,延遲采收期,增加產量。
菜豆生育過程中吸收鉀肥和氮肥較多,其次是磷肥和鈣肥;微量元素鉬和硼對豆莢的生長有利,幼苗期和伸蔓期,可通過葉面噴灑0.1%~0.2%硼砂溶液或0.05%~0.1%鉬酸銨溶液,補充硼或鉬的不足。
二、菜豆育苗配肥
菜豆一般采取直播栽培,也有的采用營養(yǎng)缽護根育苗(圖2),特別是早春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常選用8厘米×8厘米營養(yǎng)缽,營養(yǎng)土由6份疏松肥沃無病蟲園土、3份腐熟糞肥或廄肥、1份草木灰,以及適量過磷酸鈣、硝酸銨等,打碎過篩,充分混勻后制成。
由于育苗床土是比較肥沃的營養(yǎng)土,幼苗在苗期生長量小,基本不會缺肥,所以苗期很少施肥。但是可視苗情進行根外追肥,一般在幼苗定植前追施,濃度不宜過高,可噴施0.1%~0.3%的磷酸二氫鉀或尿素溶液。
追肥時應注意:一是不要把糞肥沾在秧苗的莖葉上,以防燒傷秧苗引起病害感染;二是施肥時間要嚴格掌握,最好是在晴天中午前后進行;三是施肥或澆水要根據天氣和床土濕度靈活掌握。
三、菜豆基肥施用技術
1. 大棚早熟栽培
大棚早熟栽培(圖3),應選擇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結合深翻整土,基肥每畝施入充分腐熟農家肥3 000~4 0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400~600千克)、過磷酸鈣20~25千克、草木灰50~100千克,深溝高畦,畦寬1.2米,作畦后澆透底水,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畦面消毒,覆蓋地膜升溫。
2. 春露地栽培
春露地栽培施基肥,應結合深翻整地進行,每畝施入充分腐熟農家肥4 000~6 0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500~750千克)、過磷酸鈣30~50千克、鉀肥10~15千克,耙細整平,做成1.2米寬的高畦。
3. 春露地地膜覆蓋栽培
春露地地膜覆蓋栽培(圖4),選擇土層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基肥一般比春露地栽培略多,結合整地每畝施入充分腐熟農家肥4 000~6 0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500~750千克)、尿素15~20千克、磷酸二銨20~25千克。
4. 夏秋露地栽培
結合深翻滅草,基肥每畝施入充分腐熟農家肥2 000~2 5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300~400千克),做成10~15厘米高的小高畦。
5. 大棚秋延后栽培
結合整地,基肥每畝施入充分腐熟農家肥3 000~4 0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400~500千克)、三元復合肥15~20千克。
四、菜豆追肥技術
1. 大棚早熟栽培
矮生品種,移植成活后5~6天,每畝追施1次稀淡人糞尿500~750千克提苗,隔1周后第二次追肥;開花結莢期每畝施人畜糞尿1 500~2 000千克,并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6~7天噴1次,連噴2~3次。
蔓生品種,抽蔓期可視苗情追施1~2次稀淡人畜糞尿500~750千克提苗,現(xiàn)蕾至初花期應控制肥水防止徒長。盛花期后,每畝施硫酸銨10~15千克或人糞尿1 500~2 000千克,以后每采收2~3次追肥1次。
2. 春露地栽培
春露地栽培要做到適時追肥,矮生菜豆在播種后20~25天、蔓生菜豆在播種后大約25天追肥,尤其是氮肥,要及時追施,但苗期應防止施氮過多。
直播的一般在復葉出現(xiàn)時第一次追肥,育苗的在移栽后3~4天施1次活棵肥。追肥每畝施腐熟人畜糞尿1 500千克,最好再加入過磷酸鈣25千克。
植株進入開花結莢期后,需肥量增加,應注意重施追肥。一般每畝施腐熟人畜糞尿2 500~3 000千克,每7~8天施1次,矮生品種施1~2次,蔓生品種施2~3次。如配合施用2%過磷酸鈣溶液或0.5%尿素溶液作根外追肥,可有效減少落莢、增加莢重。
3. 春露地地膜覆蓋栽培
苗期、初花期、盛花期,每畝分別噴施1次磷酸二氫鉀200~250克,或綠風95葉面肥50毫升。地膜覆蓋栽培的追肥有困難,所以要增施基肥,尤其是有機肥,也可待后期氣溫升高時揭膜追肥。在結莢期應補充大量含氮肥料和一些腐熟農家肥,以保證結莢期的水分和養(yǎng)分需求,后期追肥可參考春露地栽培。
4. 夏秋露地栽培
夏秋菜豆生長期短,應從苗期開始加強肥水管理,一般第一片真葉展開后就應該適當澆水追肥,施追肥要淡而勤,切忌施濃肥或偏施氮肥。追肥可在坐莢后進行,每畝追施三元復合肥10千克左右。
5. 大棚秋延后栽培
抽蔓現(xiàn)蕾時應追肥1次,施肥種類以人糞尿、腐熟農家肥為主,并適當加施一定量的硫酸鉀或硝酸鉀,隨澆水沖施。
結莢后,從第一果莢長5厘米開始至頂花謝花共追2次肥,每畝追施硝酸鉀或高氮高鉀復合肥20~30千克,可隨澆水沖施。為防止落花落莢,在開花結莢期,每隔4~5天噴灑濃度為10~25毫克/千克萘乙酸或1~5毫克/千克脫落酸1次。
五、注意事項
1. 防止前期施肥過多造成植株徒長
菜豆植株徒長,表現(xiàn)為:幼苗出土后,胚軸生長過長,植株節(jié)間長、莖稈細,葉片黃,開花少,結莢少。
誘發(fā)菜豆植株徒長的因素有:幼苗出土后未及時降溫,使幼苗長成高腳苗;苗期施氮肥過多;在植株開花前,因降雨或澆水造成土壤中水分過多;保護地內光照不足、濕度大;保護地內溫度高。
要防止菜豆植株徒長(圖5),加強栽培管理,提早預防很關鍵。在施肥方面,苗期要控制氮肥用量,直播幼苗在復葉(第三片真葉)出現(xiàn)時、移栽幼苗在定植后3~4天,第一次追肥和澆水,每畝追施20%~30%腐熟稀人畜糞尿約1 500千克(并加入硫酸鉀2.5千克和過磷酸鈣2.5千克),中耕除草并培土2~3次。直到第一花序上的嫩莢長3~5厘米時,再次追肥澆水,每畝施用50%人畜糞尿2 500~3 000千克,或硫酸銨15~20千克,或尿素10千克,或硫酸鉀10~15千克。要堅持“花前少施肥,花后適量,結莢期重施”的原則,共追肥1~3次。在結莢盛期,可葉面噴灑0.01%~0.03%鉬酸銨溶液。
為防止植株徒長,在株高30厘米、50厘米、70厘米時,分別噴灑100毫克/千克甲哌鎓和0.2%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200毫克/千克甲哌鎓和0.2%尿素混合溶液、200毫克/千克甲哌鎓和0.2%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一旦出現(xiàn)徒長現(xiàn)象,可在株高80厘米左右高時打頂(掐尖),促使莖蔓粗壯,促生側枝。
2. 科學追肥促進結莢
一是根據菜豆品種靈活確定追肥時間。矮生菜豆由于發(fā)育早、生育期短,開花盛期即進入養(yǎng)分旺盛吸收期,所以應在結莢前早施追肥。蔓生菜豆幼莢開始伸長時才大量吸收養(yǎng)分,因此從生育中后期開始追肥較好。在菜豆植株生長前期,根系上根瘤菌的固氮能力較弱,適量施用氮肥可促進植株早發(fā)秧。如植株長勢旺盛,應控制施用氮肥量,以防植株營養(yǎng)生長過旺而引起落花落莢和延遲結莢。
二是追肥與葉面噴肥結合提高結莢率。菜豆開花結莢后,可將氮、磷、鉀肥適量配合追施(以腐熟的人畜糞尿較好,每次每畝施500~700千克),2次清水1次肥水。除了根部施肥外,還可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
3. 科學補硼防落花落莢
落花落莢一直是影響菜豆高產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缺硼則是導致落花落莢的主要原因之一。補硼能提高菜豆開花坐莢率,但多數(shù)菜農將補硼安排在花期。實踐證明,花期補硼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硼缺乏會嚴重影響花芽分化,但花芽分化從菜豆幼苗期即已開始,花期噴硼不僅不能解決菜豆前期缺硼造成的花芽分化差的問題,而且花期噴硼時溶液容易將花柱頭噴濕,會直接影響菜豆授粉,更容易導致落花落莢。
菜豆補硼的正確方法:從菜豆定植緩苗后開始補硼,前期即可滿足花芽分化需要,增加花粉數(shù)量,促進花粉粒萌發(fā)和花粉管生長,使菜豆開花坐莢率明顯提高。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缺硼問題,應該在基肥中補充硼肥,每畝可施硼砂2千克;作追肥時,可在緩苗后噴施硼砂600倍液或速樂硼1 200~1 500倍液,每隔15天噴1次,連噴2~3次,效果較好。另外,土壤過于干旱會導致植株根系吸肥能力受阻,所以菜豆生長期要注意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4. 防止缺鎂
菜豆缺鎂(圖6)時,下部葉葉脈間先出現(xiàn)斑點狀黃化,繼而擴展到全葉變黃,除了葉脈、葉緣殘留少量綠色外,葉脈間均黃白化,嚴重時葉片過早脫落。菜豆缺鎂,在生產中往往并不是土壤缺鎂,而是植株根系吸收鎂困難。筆者曾到益陽市某蔬菜合作社調研,發(fā)現(xiàn)由于土壤鹽漬化重,整塊田表現(xiàn)為普遍缺鎂。對于植株表現(xiàn)缺鎂的,可噴灑0.5%~1%硫酸鎂溶液,5~7天噴1次,連噴2~3次。此外,若土壤中鎂不足,應在下茬作物種植時基施鎂肥。另外,要避免一次施用過量的鉀、氮等肥料,防止土壤鹽漬化。
【基金項目】湖南創(chuàng)新型省份建設專項:湖南省科技專家服務團(2020NK4070)
(作者聯(lián)系地址:何永梅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種子技術推廣與儲備中心 郵編:413002;歐迎峰 湖南省桃江縣灰山港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郵編:413414;徐麗紅 郭 賽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農業(yè)農村局 郵編:4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