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俏
已經(jīng)進入中國市場20多年的星巴克,一直自帶著濃厚的“優(yōu)越感”。但現(xiàn)在,隨著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翻車”,“高高在上”的星巴克也開始受到了用戶們的質(zhì)疑。仍在不斷擴張門店的星巴克,也在面臨同店銷售額不斷下滑的問題。星巴克已到“中年”,它還能一直“高傲”下去嗎?
從1999年星巴克進入國內(nèi)市場后,似乎它就在國內(nèi)用戶心目中成為了“高端”和“格調(diào)”的代名詞。在20世紀初,人均工資還在1000元左右的年代,如果有人花費30~40元買一杯星巴克,簡直是個“奢侈”的行為。再加上坐在星巴克精致裝修的店面中,配上音樂的烘托,讓“喝咖啡”變成了一件有“逼格”的事。
但現(xiàn)在,咖啡消費早已不是“商務精英”們的專享了。在國內(nèi),包括Manner、三頓半等精品咖啡品牌正在興起。對于當下的90后、00后的年輕白領一族而言,他們在消費時的選擇更加豐富,比起迷信星巴克的“品牌溢價”,一杯20~30元的咖啡,同樣也能提供不錯的咖啡體驗。而從瑞幸到便利蜂,“即買即走”的外賣咖啡,也在性價比上更具有吸引力。
當星巴克在用戶心目中不再意味著“優(yōu)越感”,“星爸爸”也開始走下神壇。在2021財年,星巴克中國的平均客單價下降了2%;其中第四財季的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了7%,平均客單價下降5%,交易量下降了2%。
面對危機,星巴克開始把自己的“第三空間”概念進行延伸并用以獲利。2021年11月,星巴克中國宣布,國內(nèi)首家星巴克共享空間概念店將于上海來福士廣場辦公樓開業(yè)。
據(jù)了解,該門店總面積約200平米,有私密的收費會議室、半開放的單人辦公區(qū)、集中討論的沙發(fā)區(qū)以及短暫停留的休閑區(qū)。有網(wǎng)友透露稱,這里的收費標準是單人座不收費、4人會議室每小時50元、8人會議室每小時180元。
同時,急于挽回流失的打工人的星巴克,也越來越不“端著”了。在2018年9月,星巴克在餓了么上開放外賣服務,合作推出“專星送”外送服務。2019年,星巴克在國內(nèi)推出預點餐服務“啡快”,消費者可通過手機下單并到店自取。星巴克表示,未來也計劃將“啡店”拓展至下沉市場,作為對其第三空間的補充。目前, “啡快”已經(jīng)登陸了微信小程序、支付寶、淘寶、口碑等平臺。
但盡管如此,面對國內(nèi)越來越多的新對手們,星巴克仍然背負著不小的壓力。在星巴克做出改變的同時,本土的咖啡品牌們,早已開始了對它的“圍剿”。
同時,星巴克的“食品安全門”,也給用戶對其的信心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人到中年”的星巴克,正面臨“危機”。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天下財經(jīng)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