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牛漢
我不是個會養(yǎng)鳥的人。我連自己都養(yǎng)活不好,還養(yǎng)什么鳥?
小時候,只喂養(yǎng)過家鄉(xiāng)叫作“小雀兒”的鳥,就是麻雀。卻沒有養(yǎng)過一只會唱的鳥。也許是受我祖母和父親的影響,他們說,天上的鳥飛著唱才好聽,養(yǎng)在籠子里的鳥,唱得再好也聽著難過。但愚頑的我總還想逮一只會唱歌的鳥。
天上過境的大雁,盤旋于高空的老鷹,它們那凄厲而縹緲的聲音也許就是它們的歌,不管是悲的還是喜的,由于太高遠,我聽不懂。它們不是豢養(yǎng)的鳥類,只管自己唱,不是唱給人聽的。繞著村子低飛的鳥,都不會唱,比如鴿子、麻雀,還有喜鵲,只會吱吱喳喳,可能是離人間太近,就想學(xué)人話。這種鳥,以為自己會唱,唱給人聽,討人喜歡,絕不是真正的鳥歌。
我不會養(yǎng)鳥,卻有探險和獵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麥?zhǔn)占竟?jié),聽說城墻上出現(xiàn)了一窠八哥,我在城墻下繞來繞去地尋找。果然,聽到了一絲兒稚嫩而清脆的聲音,像出殼不久的雛雞的叫聲。順著細微的聲音找去,終于望見了在高高的城墻上的一孔洞穴里,四五張鮮紅的小嘴正張著,像一束喇叭花懸掛在崖畔上,好看極了。我當(dāng)時就想把它們掏下來。但聳立的城墻太高太陡,無法攀登。八哥的窠在城墻的上方,用梯子夠不著,從城上用繩子垂下來一定可以掏著,但我不敢。我只能站在城墻跟前,仰起頭望著那一窠神秘的八哥。
記得父親曾對我說過,縣城墻最早是隋朝時筑的土城,明朝時包的青磚。墻面上已經(jīng)有一些磚朽爛成窟窿,有點像現(xiàn)在北京故宮東北角的那一段宮墻,但比故宮的城墻似乎要高些。我異想天開,想攀登上去掏這窠八哥。
全村的孩子中,我最會爬墻上樹,我相信自己總會有一天能把這窠八哥掏到手。
我天天練攀登、苦練了一二十天,攀登得一天比一天高。小八哥的爸媽從天空嗖的一聲回到窠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閃而過,隨后從窠里伸出頭,朝下望著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們在咒罵我。有幾次,頭
發(fā)上落了雨點似的鳥糞,還有臟土。我心里明白,這是大八哥在對我進行反抗。
即使“我”受到了大八哥的攻擊依然不肯放棄,體現(xiàn)了“我”對想養(yǎng)一只會唱歌的鳥的執(zhí)著。
小八哥抖動著毛茸茸的羽毛,我聞到了奇異的鳥的氣味,再往上攀登三尺,就能夠著八哥了。
一天清早,我來到城墻下,感到有點異樣——沒有聽到小八哥的聲響。前幾天,我已聽出小八哥的聲音變得洪亮了起來,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學(xué)語,已經(jīng)很像在歌唱了。八哥的歌,一定不同于鴿子那種柔媚而混濁的聲音,更不是麻雀粗糙的吵叫,也不同于村里八音會上的任何一種樂器聲。
整個城墻顯得鐵青鐵青,千瘡百孔,像死了一樣。我頓時明白,八哥一家已經(jīng)飛走了,已經(jīng)移居到不可知的遠方了。
叫賣黃酒的小栽根告訴我,他看見天亮前后,有一朵黑亮的云彩,向滹沱河那個方向飛走了,那一定就是八哥一家。我傷心地扒在城墻上哭了半天。我知道小八哥還沒長到該飛翔的時候,它們?nèi)绾卧诖篪B翅羽的扶托下逃到了遠方,真是一個猜不透的謎。
我曾在村子上空看見過成千上萬只蜜蜂嗡嗡叫著,扶托著它們不會飛的蜂王,像金黃色的云朵從天空飛過。我想連那么小的蜜蜂都能扶托著蜂王飛,那窠小八哥也一定能夠讓自己的父母扶托著飛走。但是我不大相信它們能飛得很遠。我在村里村外到處尋找,沒有發(fā)現(xiàn)八哥的蹤影。它們究竟飛到什么地方,難道真的飛越過了滹沱河,飛到了二十里以遠的北山
上?是的,一定飛到那個郁郁蔥蔥的鳥的世界去了。
過了好多天,在村邊碰到小栽根,他問我:“找到了嗎?”我說:“還沒有?!蔽艺埥趟骸澳侨闹恍“烁纾岚蜻€沒長成,怎么能飛走?”小栽根毫不遲疑地說:“兩只大八哥背著孩子飛走的?!蔽殷@奇地問:“怎么個背法?”他說:“小八哥緊緊咬著它們爹媽的背,不能咬翅膀,只能是這個背法?!彼路鹩H眼看見似的。我還是半信半疑。原來這幾天,小栽根也在村里村外找這一窠八哥,他不是為自己,是為了我才找。他對我說:“你找得太誠心了?!?/p>
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窠小八哥。而且直到現(xiàn)在也不明白:它們在大難臨頭的時候,如何能神奇地飛到了遠方?
前幾天,有個詩人聽我講述了這個故事,沉思了一會兒,對我說:“是小鳥自己飛的。在災(zāi)難面前,翅膀一下子就會長大長硬。”
我有點相信這個解釋了。
真的,是小八哥自己飛走的。我怎么會想不到這一點?
(摘自《中國當(dāng)代文化書系·隨筆卷·七月寒雪》大眾文藝出版社)
小閱告訴你
作者小時候十分渴望養(yǎng)一只會唱歌的不曾被豢養(yǎng)的鳥兒,因此打起了城墻上的小八哥的主意,最終小八哥一家為了逃脫作者的“魔爪”而遠去,作者也從此再沒有忘記過這窠八哥。對于心愛的東西,一味地追逐和占有并不是正確的表達好感的方式,就如同我們喜愛一朵盛開的花,最好的表達方式是靜靜欣賞,而不是折斷它的花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