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福維克的小美最初在中國是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美善品多功能烹飪機在當當網(wǎng)的零售價格只有一千多元,但銷售仍舊非常不好。而今,小美在北京市場的銷售規(guī)模就已經(jīng)超過3億元。而中國的家電資深研發(fā)人員林志鵬認為,美善品的成功更多是營銷模式的成功,而非產品的成功。直銷的巨大利潤,讓小美近年來的發(fā)展非常快速,直營體驗店的數(shù)量就超過了四十家。這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中國人的消費升級強勁,消費理念分化,消費分級趨勢明顯。而小美的模式?jīng)]有大量的資本推動是很難的。
林總認為,美善品最初是從料理機逐漸演變過來的,因此,美善品的核心功能就是研磨,這一塊的技術確實非常強,比破壁料理機要好用。然而,就烹飪這塊來說,烹飪過程的研發(fā)是由德國工程師開發(fā)的,中國的烹飪精髓是炒,歐美人很難理解中國烹飪文化,因此,在產品研發(fā)過程中,也只是模仿了把菜炒熟的過程,并不能理解中國人炒菜的精髓。
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的多功能烹飪機的研發(fā)生產已經(jīng)有將近十五年了。在二十一世紀初,如果能夠想到自動烹飪的理念就已經(jīng)非常超前了,要想將理念與想法產品化這個過程實施,需要很多相關的配套資源的支持。最近五年,隨著控制技術和智能化的不斷升級,多功能烹飪機進入新的賽道。在歐洲品牌的帶動下,韓國品牌以及國內的家電品牌都紛紛關注多功能烹飪機行業(yè)。
或許小美只是中國多功能烹飪行業(yè)發(fā)展的階段性產物,但是大家還是要感謝福維克,為多功能烹飪機市場做了消費者教育工作。2020年開始,中國的多功能烹飪機或將進入天時地利人和的發(fā)展階段。
從2017年以后,消費升級不斷被提及。在消費升級的背后是新生代與父輩之間生活理念的巨大差異,以及中高收入階層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新生代的工薪階層下班不再進廚房,要么外賣,要么速食。有了多功能烹飪機,或許是那些追求健康烹飪的年輕人的首選。據(jù)了解,90后和00后很大一部分人是享一代,沒有做家務的經(jīng)驗和時間,更愿意花費心思和時間去享樂生活。這些人步入社會,組建家庭之后,母嬰和外賣的規(guī)模大幅攀升。
還有一個階層被很多人忽略的,就是大中城市機關退休的高收入老年人。這些人原來都是身處高福利圈生活,沒有在家烹飪的時間和習慣。他們退休之后,福利沒有了,要親自下廚,不排除有很大一部分人希望借助機器將烹飪過程簡單化,加之收入水平高,自然也能夠成為多功能烹飪機的粉絲。
另外,還有一些有消費能力的70、80后中青年職業(yè)女性,雖然日常家庭烹飪頻次多,但是因為攀比或者從眾心理也會有購買的需求。這就是小美的主力市場在江浙一帶二線城市居多的原因。
盡管帶火了中國的多功能烹飪機市場的美善品是德國品牌,但是中國的多功能烹飪機市場有幾百億的規(guī)模,按照小美的價位和營銷模式,只能滿足很少圈層消費者的需求。大量有需求的消費者,都會選擇購買國內品牌。
捷賽的創(chuàng)始人林志鵬說,捷賽作為最早進入多功能烹飪機行業(yè)的品牌,近年來一直在研發(fā)和完善產品。
其實,除了這些中小品牌,多個主流品牌也都是幾年之前就開始積極進入多功能烹飪機行業(yè)。美的,九陽,這其中最引人關注就是方太米博多功能烹飪機。
除了中國家電品牌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驅動以外,中國家電強大的技術研發(fā)和制造能力,也是多功能烹飪機能夠快速發(fā)展的基礎。
多功能烹飪機與多功能炒菜機等產品都是基于烹飪的個性化菜品共性化控制的基礎上。從各國烹飪料理的復雜和特性看,多功能烹飪機是最適合中國家庭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烹飪的復雜程度更高。只有理解中國烹飪文化,潛心研究中國烹飪細節(jié)的技術團隊,才能做出更好的產品,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既能享受中國美食的快樂,又能擺脫重油重污式烹飪,打造輕廚房環(huán)境。
因為多功能烹飪機尚處于市場初級階段,因此,在常規(guī)賣場中,幾乎找不到這類產品的身影。而線上平臺、直銷、社交營銷成了推動多功能烹飪機的暗潮。
小美的成功多少要歸功于直銷的營銷模式。而韓國的熬樂多、大宇等品牌,主要是通過線上電商平臺推廣銷售其多功能烹飪機。
方太集團米博品牌推出的多功能烹飪機則采用線上電商+線下社交的模式。米博多功能烹飪機將自己打造成為社交圈的創(chuàng)意生活的“約飯神器”,通過制作完成多種中式烹飪和西式料理,附加服務將擴大社交圈:在線上社區(qū),用戶可以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味道,并將菜譜上傳分享;在線下平臺,米博終端體驗店邀請熱愛美食的人們一起體驗與分享。
可以說,更多的營銷模式,都在同步推進多功能烹飪機的市場發(fā)展。
林志鵬分析多功能烹飪機的未來市場的時候認為,捷賽作為技術起家,產品為本的品牌,之所以多年前能夠潛心于這個小眾的產品,主要是看好未來。
一直以來,直銷面對的是窄眾人群,要想讓千家萬戶都能夠購買使用多功能烹飪機,增加廚房烹飪的樂趣,必須有親民的價格和寬泛的渠道。
未來中國多功能烹飪機市場的主流肯定是國產品牌。國內的品牌要想做大多功能烹飪機市場,主要有兩類產品,一是做大菜名菜的自動烹飪鍋;二是無煙的自動炒菜鍋。自動炒菜機才是市場需求最多的品類,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單品。目前自動炒菜機的設計思路分為三個思路,一種是與小美的工作原理類似的,按照程序放食材,第二種是簡單的攪拌;第三種是目前捷賽開發(fā)的類型,所有食材直接放在不同的區(qū)域,自動炒菜機根據(jù)程序選擇加熱和攪拌流程。
當然,如果多功能烹飪機市場爆發(fā)了,成了家庭的主角,那么會有幾個行業(yè)受到影響。首先是小家電和炊具行業(yè)。多功能烹飪機號稱可以取代幾十個廚房小家電產品,必然會導致這些產品規(guī)模的下滑,或者是更新的速度減緩。比如破壁料理機和豆?jié){機等料榨類產品。
另外,傳統(tǒng)的明火炊具本身就因為廚房小家電的層出不窮和餐飲市場的發(fā)達而被打壓,只有炒鍋等少數(shù)幾個產品維持堅挺的規(guī)模,而多功能烹飪機對炒菜功能的替代,讓明火炊具必定如坐針氈。
當然,多功能烹飪機也會帶火幾個品類。首先烹飪全面使用多功能烹飪機,廚房無油煙,將有更多家電在裝修的時候選擇開放式廚房。
其次,多功能烹飪機不具備烤的功能,因此,多功能烹飪機+烤箱成為新式開放廚房的絕佳搭配。在小美的體驗館里,最常見的廚電組合就是多功能烹飪機、凈水器和烤箱。
最后,食材半成品需求量巨大。其實,炒菜只是幾分鐘的事情,料理過程中,更多是準備食材的時間。清洗,改刀處理,調料搭配,菜品腌制等等。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進廚房最核心的原因。有的時候,為了在周末做幾個菜,要買多種食材,用不完的就扔掉,非常浪費。很多消費者希望超市或者生鮮平臺能夠提供豐富的家常菜半成品,這樣,烹飪本身就會簡單很多。
中國被南北方家庭普遍接受的家常菜數(shù)量在20~30個左右,通過中央廚房式處理、配菜、冷鏈運輸?shù)冗^程,在一二線城市的大型超市、生鮮電商平臺等進入普通家庭,未來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其實,很多超市多年之前就有半加工的食材出售,這些半成品主要做的是家庭日常處理較為復雜的家常菜品,例如,無骨魚片,孜然牛肉等。但半成菜品在中國的大城市始終沒有做出較好的規(guī)模,也沒有較為大型的供應商。主要是因為前期的加工和存儲運輸難度較高,損耗率很大。
一旦多功能烹飪機的銷售規(guī)模增長了,超市中只要供應10~20左右的半成品,即能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更加復雜的菜品可以通過外賣和餐廳解決。
記者曾經(jīng)走訪米博在北京的體驗店,并在店里體驗了“酸辣土豆絲”的制作。原來最體現(xiàn)刀功的土豆絲無需自己親自切,而是真空包裝已經(jīng)處理好的土豆絲。
如果工薪階層兩口之家每周采購5~10種這樣的半成品菜,放在冰箱里在規(guī)定期限內加工,將帶動整個產業(yè)。同時,因為前期蔬菜生鮮品都是集中處理,也會讓廚余垃圾的壓力減小。
多功能烹飪機落地中國市場本身除了產品的創(chuàng)新,也帶動了營銷推廣的創(chuàng)新,還會帶動新行業(yè)。在這個多變多元的消費環(huán)境中,多功能烹飪機不一定是每個家庭的必備,但卻能成為很多家庭的幫手。
創(chuàng)新,永遠是家電品牌生存的第一要素。希望多功能烹飪機能夠用更多的創(chuàng)新帶動新市場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