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園
隨著新時代的來臨,科技水平需要不斷地發(fā)展才能滿足社會進步的需求,而科技的進步離不開高水平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國家“211 工程”“985 工程”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專項資金的不斷投入,促進了各個高校對儀器設備等硬件設施的配備[1]。為使現有儀器設備得到最大化地利用,建立科學的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和共享管理平臺是切實有效的方法。由此,原先只可用于所屬單位科研任務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也可承接其他科研單位的部分科研任務,為企業(yè)的研發(fā)測試工作助力。大型儀器共享平臺的建設有助于提高經常處于閑置狀態(tài)的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整合優(yōu)化大型儀器的資源配置,避免出現重復購置儀器造成的浪費,為高校教學、科學研究和公眾分析提供良好的平臺,合理利用資源,有利于高校培養(yǎng)新型創(chuàng)新人才和提高科研創(chuàng)新水平[2]。
為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的基本能力,促進科技資源的整合,有效利用各種高精尖端設備,我國有關政府機構陸續(xù)建立了大型科學儀器管理中心。同時,各省市也紛紛創(chuàng)建了不同規(guī)模的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例如,云南省建立了以省科技廳為主管單位的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管理平臺,它擁有一套較為健全的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機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了云南省內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資源,這些資源主要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分析測試機構和企業(yè),能為缺乏某些昂貴的大型儀器設備的中小微企業(yè)提供分析檢測服務,對全省經濟社會發(fā)展大有裨益[3]。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國內高校的共享意識也在不斷地提高,許多高校根據學科、教學和科研的需要,通過自主開發(fā)或購買網絡管理平臺充當管理科學儀器設備的媒介。其中,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基于學校自身狀況,建立了“大型精密儀器設備開發(fā)共享平臺”,因地制宜打造出高效的共享平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還成立了以主管校長為首的“大型精密儀器設備資源開放共享領導小組”[4]。
各種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對大學來說是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石,在教學、實驗、科研和發(fā)展活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普及和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需求,高校對硬件和軟件設置投入了大量財力和物力。據全國科技基礎條件資源的統(tǒng)計調查,截至2014 年年底,我國985 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總量為1.5 萬余套,211 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總量為2.3 萬余套,原值分別超過211 億元和308 億元[5]。這些大型儀器設備為我國高校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基礎,同時也對設備的運營、維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大型儀器設備資源的日益充實,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國內各高校普遍存在著儀器平均使用率低,重復購置設備造成浪費,“買得起,修不起”等問題。在此種情況下,對大型儀器設備進行合理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建設大型儀器共享管理平臺就是一項有效的舉措[6]。大型儀器共享管理平臺的使用能促使學生充分利用儀器設備進行課業(yè)實驗和科研探索,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刺激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進一步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達到學生素質提高和教學機制完善的良性循環(huán)。
根據教育部2015 年12 月印發(fā)的《關于加強高等學??蒲谢A設施和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的指導意見》,加強儀器設備的開放共享,深度挖掘服務潛能并為社會提供專業(yè)化服務是國家對各高校的要求[7]。2016 年3 月“十三五”規(guī)劃出臺,“共享”一詞在其中出現了38 次,可見“共享”已是大勢所趨。因此,大型儀器設備向全社會開放共享是響應國家號召,順應社會發(fā)展趨勢的必然選擇。大型儀器共享管理平臺在提高高??茖W研究水平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可充當高校與高校、高校與企業(yè)、高校與科研機構之間進行科研交流與資源共享的橋梁,有利于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輸送更多創(chuàng)新型人才[8]。
創(chuàng)建儀器設備的共享管理平臺,實現開放網絡管理。依托平臺,高??梢灾贫úl(fā)布大型設備的使用和管理的有關條例,包括大型設備的設備名稱在內的所有數據,實驗室開放時間等。管理平臺還可以實時更新儀器的使用狀態(tài),省去線下的儀器使用確認和預約的流程。儀器共享平臺的建立,提高了大型設備的使用效率,為高校實驗室購買新設備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避免重復購買的浪費現象出現。如今,許多高校已創(chuàng)建用于共享設備的大數據管理平臺。這些平臺的建立在提高大型儀器設備的效率和價值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提高的方面。
健全的共享機制是平臺具有良好的共享效果的保證,因此在平臺建設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制定健全的共享機制,在平臺投入使用后,要不斷進行完善與修正,不斷提高平臺的共享程度。目前,高校的儀器設備分散在各院級單位之中,院級單位設立的儀器預約平臺及共享系統(tǒng)割裂了儀器設備之間的聯系,用戶需通過不同賬號預約儀器,手續(xù)煩瑣,造成了時間成本的浪費,儀器設備的共享效果不佳。因此,需要統(tǒng)計現有儀器設備,將儀器通過信息化管理整合起來,化繁為簡,統(tǒng)一儀器預約的途徑。根據儀器設備的統(tǒng)計結果,結合科研方向,學科要求,儀器質量等方面展開調研與分析,合理進行資源的調配和相關設備的購置;采購設備時簽署相應的協(xié)議,嚴格規(guī)范相應的流程,保證儀器質量;及時更新資源數據,分批次將當年購買的儀器納入共享平臺;分類整合設備短缺、應用程度高、操作難度大的大型儀器設備,建立虛實結合的協(xié)作共享機制,將儀器設備、科研人員和實驗室通過網絡平臺連接在一起。
結合儀器維護、用電、操作時間等成本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避免出現定價較低儀器預約困難,定價較高儀器無人問津的現象出現;設置簡潔流暢的預約流程和便利的付費方式,節(jié)省用戶的時間。平臺投入使用后,要監(jiān)測儀器設備的使用狀態(tài),及時更新儀器的具體信息,在發(fā)現問題后及時調整并完善每一個流程,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提高大型儀器設備的共享程度。
大型的儀器設備通常是集物理,電子,化學,數學和計算機于一體的具有高度綜合性的高科技產品[9]。這些設備操作通常十分復雜,操作人員需具備強大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實驗技能。若缺少專業(yè)人員對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壽命和投資回報將大大降低。為提高大型儀器設備的效率,推進科學研究的長足發(fā)展,高校需要培養(yǎng)一批高素質的人才和一支設備管理隊伍。設備管理隊伍的結構應科學合理,包括學術帶頭人,高級技術人員,設備維護人員和管理人員。其中,高級技術人員應得到特別重視,他們通常負責分析和測試的工作,既要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又要有較強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設備實操經驗。當團隊吸收新人時,要對新成員進行必要的技術和學術上的探究,避免隊伍內成員的參差不齊,保證團隊應用和管理儀器設備的整體水平。在評估隊伍成員績效時,應結合設備管理的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獎勵,以鼓勵他們參與融入大型儀器設備的共享管理中。
組建一支穩(wěn)定、業(yè)務能力強、具有優(yōu)良職業(yè)道德素質的設備管理隊伍,不僅需要嚴格把關隊伍成員的質量,還需要在后期不斷提高成員的綜合素質??萍妓降母咚侔l(fā)展使得儀器設備的功能更齊全,操作方法更新穎,若隊伍成員不能及時更新知識儲備,那么難免會對新型的儀器束手無策。因此,高校還應積極組織管理隊伍定期培訓,培訓內容應結合平臺具體條件,開展關于業(yè)務素質、創(chuàng)新素質、安全素質等多個方面的培訓,使管理隊伍與時俱進,保證平臺的良好運行。
為充分利用高?,F有的大型儀器設備并增強其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充分開放和共享這些資源,應適當采取相關措施。高校在教學、科研實驗中使用的大型儀器一般都較為昂貴,日常的運行和維護產生了較高的成本。為解決大型儀器設備運營和管理成本不足的問題,許多高校建立了一種支付系統(tǒng),并制定了統(tǒng)一的科學收費標準,以鼓勵企業(yè)節(jié)約成本。高校管理著與大型儀器設備有關的收入和支出項目。相關收入主要用于大型儀器設備的維護和操作,以確保設備能夠正常運行,同時也可以作為使用大型儀器設的科研人員的補貼,以促進他們參與到更多的科學研究中去。
大型儀器共享平臺的平穩(wěn)運行離不開科學的管理,組織平臺管理委員會主導平臺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平臺管理委員會可由各院系儀器管理負責人組成,由此可更為全面和系統(tǒng)地掌握儀器設備的動態(tài),便于工作的開展。平臺管理委員會的職責主要為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如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方法、大型儀器設備考核評估條例、開放儀器收費標準等。高校還應建立激勵機制,以鼓勵設備管理人員增加共享程度并激發(fā)他們對不斷完善管理機制的熱情。管理人員應和用戶建立良好的通信關系,以促進大型儀器設備的共享,有利于管理人員及時掌握設備的使用情況和用戶的反饋。在新時代的發(fā)展洪流中,只有加強大型儀器設備的管理,建立符合自身條件和發(fā)展要求的管理機制,才能使資源共享最大化。
為提高大型儀器設備的投資效益,需要加強對大型儀器設備的經濟管理[10]。高校應充分考察大型儀器設備,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大型儀器設備實現價值最大化,延長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壽命。因此,高校應建立完善的評價和監(jiān)督體系,可分為平臺對儀器設備的評價和用戶對平臺的評價,將儀器設備和平臺相聯系并制定系列科學高效的發(fā)展戰(zhàn)略。對儀器設備應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具體可從實踐教學效果、科研成果、設備使用情況和管理人員服務質量等方面進行評價;在平臺上開通評價窗口,用戶可在此窗口發(fā)表使用體驗、改進建議或申請售后服務。
在得到用戶反饋后,應及時進行分類總結,并就類別逐一進行研究和分析,從用戶角度出發(fā),力求進一步完善平臺,發(fā)揮出更高的服務價值。通過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高??杉皶r掌握儀器設備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開放儀器的定價標準、實驗室開放時間等相關細節(jié),并進一步完善平臺的各項流程,提高共享程度和用戶體驗感。
基于一流的系統(tǒng)設計和流程管理,科學規(guī)劃,資源共享,效率改善和發(fā)展的理念,在校園內為大型儀器設備創(chuàng)建共享平臺。根據當代社會科研的發(fā)展戰(zhàn)略以及對創(chuàng)新的需求,在校園內建立提供和共享大型儀器設備的開放平臺將有助于改善高校資源配置的現狀。這是一個復雜且任重道遠的項目,需要全校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促進大中型儀器設備的共享和開放,助力科學研究與地方經濟建設,實現科研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探索更靈活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機制是目前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平臺的研究方向,通過共同創(chuàng)新,建立適用于現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新型共享管理平臺。只有這樣,才能加快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促進高校或科研機構之間的學術交流,為科研技術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成果的產生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