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申不害的“術”到慎到的“勢”

      2021-01-28 23:47:01祁志祥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 2021年6期
      關鍵詞:君主

      祁志祥

      商鞅與韓非,是先秦法家前后期的兩個重要代表人物。①參見祁志祥:《商鞅的變法稱霸思想:辟儒尚法、務農(nóng)強戰(zhàn)——重寫先秦思想史系列》,《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20年第4 期。從戰(zhàn)國中期的商鞅到戰(zhàn)國末期的韓非,有兩個重要過渡,即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二人以獨特的貢獻豐富了商鞅維護君主專制的“法”學思想,成為韓非完成君主集權理論完整建構的兩大思想來源。申不害主張君主運用“法”的手段加強專制,同時善于以“陰術”輔助“陽法”。慎到強調(diào)君主大權獨攬的“權勢”的重要性,主張“至公”之法與馭臣之“術”相結合駕馭群臣,因人之情而治天下,實現(xiàn)天下統(tǒng)一。本文試圖在申不害、慎到法學思想的整體構架中對各自的“術”“勢”主張作比較研究和精準揭示,希望對人們完整理解先秦法家思想的流變及其豐富性提供有益參考。

      上篇:申不害的“法術”理論

      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亦稱申子,鄭國京邑(今滎陽京襄城)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稱:“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鄭之賤臣。學術以干韓昭侯,昭侯用為相。內(nèi)修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韓國滅掉鄭國后,韓昭侯重用他為丞相,在韓國主持改革,幫助韓昭侯推行“法”治、“術”治,使韓國君主專制得到加強,國家走向強大。作為法家代表人物,以“術”著稱于世,著有《申子》,今失傳。現(xiàn)能看到的只是后代著作所引的零章斷句。比較完整的有唐貞觀年間魏征《群書治要》卷三六所引《大體篇》(按:《韓非子》中有《大體》篇),比較零散的有唐貞觀年間馬總《意林》所引片言只語。

      1.君主專制:“能獨斷者,為天下主”

      在戰(zhàn)國時期諸侯爭霸、諸侯國內(nèi)大夫篡權屢見不鮮的情形下,君主專制不僅是能集中全國力量抵御外敵入侵、兼并其他諸侯稱霸天下的最佳政權形式,也是防止大臣弒君取國,從而自保政治安全的最佳組織形式。“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勝。”①《意林》卷二引。君主要保持對臣民的統(tǒng)治,必須擁有保持君貴臣輕、尊君卑臣的等級和君主獨攬一切、決斷一切的特權?!懊骶螄谎哉煜露ǎ谎砸卸煜旅?。”②同注①?!蔼氁曊咧^明,獨聽者謂聰。能獨斷者,故可以為天下主?!雹邸俄n非子·外儲說右上》引。由于君主擁有的利益太大,所以必然引起大臣的覬覦:“今使烏荻、彭祖負千鈞(當為金)之重,而懷琬琰之美,令孟賁、成荊帶干將之劍衛(wèi)之,行乎幽道,則盜猶偷之矣。今人君之力,非賢乎烏荻、彭祖,而勇非賢乎孟賁、成荊也。其所守者,非特琬琰之美、千金之重也,而欲勿失,其可得耶?”大臣篡權的伎倆不是明奪直搶,而是蒙蔽君主,代君行令:“今人君之所以高為城郭而謹門閭之閉者,為寇戒盜賊之至也。今夫弒君而取國者,非必逾城郭之險而犯門閭之閉也,蔽君之明,塞君之聰,奪之政而專其令,有其民而取其國矣?!贝呵飸?zhàn)國時期,臣下弒君,釀成習氣?,F(xiàn)實告訴申不害,人君的主要威脅不是來自敵國,而是來自大臣?!胺蛞粙D擅夫,眾婦皆亂;一臣專君,群臣皆蔽。故妒妻不難破家也,而群臣不難破國也。是以明君使其臣,并進輻湊,莫得專君焉。”④均見《群書治要》卷三六引。他一再告誡君主,對君臣關系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相信所有的大臣。加強君權的重點在防范大臣專權、弒君取國。

      2.尚法:“君必明法”“以一群臣”

      那么,如何才能強化君權呢?申不害認為,法令是最好的抓手,所以君主尚法?!熬赜忻鞣ㄕx,若懸權衡以稱輕重,所以一群臣也。”⑤《藝文類聚》卷五四引?!熬宰鹫?,令。令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令?!雹尥ⅱ??!笆ゾ畏ǘ蝗沃?,任數(shù)而不任說?!薄包S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變,使民安樂其法也?!薄皥蛑我玻w明法審令而已?!雹咄ⅱ佟9欠畹幕疽??!疤斓罒o私,是以恆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雹嗤ⅱ佟!扮R設精無為,而美惡自備;衡設平無為,而輕重自得?!雹帷度簳我肪砣I瓴缓€提到正名問題?!笆ト速F名之正也。”“名者,天地之綱,圣人之符,則萬物之情,無所逃之矣。”“昔者堯之治天下也,以名。其名正,則天下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其名倚,而天下亂?!雹馔ⅱ帷7ㄊ钦咽居谔煜碌拿?。正名的涵義之一,即保證天下之法的公正。法律只有做到公正無私,臣下才能忠于職守。然而,立法公正難,執(zhí)法公正也難?!稇?zhàn)國策》曾記述了這樣一件事:申不害私下請求韓昭侯給自己的堂兄封一個官職,韓昭侯不同意。申不害面露怨色。韓昭侯說:這可是從你那里學到的治國之策啊!你常教寡人要按功勞大小授以官職等級,如今又請求為沒有建立功業(yè)的兄弟封官,我是答應你的請求而拋棄你的學說,還是推行你的主張而拒絕你的請求呢?申不害連忙謝罪。他還要求君主對群臣進行監(jiān)督、考查,認為這是保證行政工作效率和國治民安的重要手段。以上主要是“陽法”。

      3.重術:“君知其道,臣知其事”

      除了確立統(tǒng)治臣下的公正法令之外,申不害還特別強調(diào)“術”?!胺ā笔枪_的,是臣民的行動準則?!靶g”則隱藏在君主心中,是君主用來對付大臣、駕馭大臣的專有方法,所謂“明君治國而晦,晦而行,行而止”。這是由當時復雜的宮廷斗爭形勢決定的。治理國家不僅要用“陽法”,而且要用“陰術”。既然君尊臣卑,就應明確君臣的主次地位:“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號,臣如響?!雹佟度簳我肪砣?。確立了君臣的尊卑、主次地位,君主牢牢把握最終的決定權,并不意味著君主要事必躬親,恰恰相反,這是君主的大忌。因為君主沒有三頭六臂,不可能全知全能;天下的事很多,君主一人再有能力也做不完。所以,申不害吸取老子的無為思想,以“無為”為君王南面之術。“地道不作,是以常靜;地道常靜,是以正方。舉事為之,乃有恒常之靜者,符信受令必行也?!雹凇兑饬帧肪矶>麟m然無為,但天下事還是需要有人去做,所以大臣必須有為。君主的職責是掌握道術,調(diào)動并監(jiān)督大臣去作為。他指出:“主處其大,臣處其細。”“君設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詳;君操其柄,臣事其常?!薄熬涞酪?。臣知其事也。十言十當,百為百富者,人臣之事也,非君人之道也?!雹弁ⅱ?。所以,君主“治不逾官,雖知(智)不言”。因此,君主必須深通馭臣之術:“故善為主者,倚于愚,立于不盈,設于不敢,藏于無事,竄端匿疏,示天下無,是以近者親之,遠者懷之。示人有余者,人奪之;示人不足者,人與之。剛者折,危者覆,動者搖,靜者安。”正如“鼓不與于五音,而為五音主”,“有道者不為五官之事,而為治主”④同注①。?!靶g”不是每個君主都能掌握好的,掌握得不好,就會從對“法”的輔助走向干擾。君主精通馭臣之“術”,善于以“術”輔“法”,宮廷就會安定,國家就會興旺;反之,如果以“術”干“法”,宮廷就會生亂,國家就會動蕩,百姓就會遭殃。由于申不害與韓昭侯用“術”有余,“法”的穩(wěn)定性、透明性不足,常?!安簧闷浞?,不一其憲令”,因此韓昭侯一死,韓國很快陷入衰落。但申不害重“術”并以“術”輔“法”的思想?yún)s為加強君主集權提供了依據(jù),也為一些政治家搞陰謀詭計開了先河。

      下篇:慎到的“權勢”學說

      慎到(約公元前350年-公元前280年⑤生卒年采許富宏說,見許宏富《慎子集校集注》前言第4 頁,中華書局2013年版。),趙國人,是從道家分化出來的法家代表人物。齊宣王時他曾長期在稷下講學,對于法家思想在齊國的傳播作出了貢獻。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慎子》有“十二論”。徐廣注釋云:“今《慎子》,劉向所定,有四十一篇?!卑喙獭稘h書·藝文志》著錄為四十二篇,宋代《崇文總目》記為三十七篇?,F(xiàn)存《慎子》只有七篇,即《威德》《因循》《民雜》《德立》《君人》《知忠》《君臣》,其中多篇只有很短的篇幅,且與篇目主題不統(tǒng)一,明顯有脫漏。另輯有《逸文》數(shù)十條。

      1.強化君主權勢:“民一于君,國之大道”

      慎到生活于戰(zhàn)國中期。那是一個臣子推翻君主、諸侯彼此兼并、政權更迭頻繁的時代。慎到從維護君主統(tǒng)治的角度謀劃說:“王者有易政而無易國,有易君而無易民。湯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紂非得蹠蹻之民以亂也。民之治亂在于上,國之安危在于政?!雹佟渡髯印ひ菸摹?。許富宏《慎子集校集注》,中華書局2013年版。國家政權被推翻,不能歸咎于這個國家的臣民特別兇暴,根本原因在于國君的治國之道出現(xiàn)了問題。慎到所言,正是為在亂世中加強君主統(tǒng)治、使其國立于不敗之地的政治方案。

      首先,治國必須加強君主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權?!皟少F不相事,兩賤不相使。”②同注①。君與臣的關系是相互鉗制的利害關系?!熬贾g,猶權衡也。權左輕則右重,右重則左輕。輕重迭相橛(更換),天地之理也。”③同注①。這個思想與申不害是一致的。治國雖然必須用賢,但在亂臣賊子橫行的時代,不能把賢人的地位捧得太高:“立君而尊賢,是賢與君爭,其亂甚于無君。故有道之國……君立則賢者不尊。”④同注①。于是,慎到提出君主專制的主張:“民一于君……是國之大道也?!雹萃ⅱ?。“立天子者,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者,不使大夫疑焉?!边@正如“立正妻者,不使嬖妾疑焉;立嫡子者,不使庶孽疑焉”一樣?!耙蓜t動,兩則爭,雜則相傷,害在有與,不在獨也。故臣有兩位者國必亂。”朝廷有群臣而國所以不亂的原因,是有高高在上的國君的存在?!笆丫粊y矣,失君必亂。”正如在家庭管理中,“子兩位而家不亂者父在也;恃父而不亂矣,失父必亂”?!俺家善渚?,無不危之國”⑥均見《慎子·德立》。,所以,必須加強君主不容置疑的最高權威。

      慎到之學,脫胎于黃老之學。黃老之學強調(diào)因循自然。慎到承此而來。他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隨物應機、自然生成的,而不是動用心機、故意而為的。“鳥飛于空,魚游于淵,非術也。故為鳥為魚者,亦不自知其能飛能游。茍知之,立心以為之,則必墮必溺。猶人之足馳手捉,耳聽目視,當其馳捉聽視之際,應機自至,又不待思而施之也。茍須思之而后可施之,則疲矣?!币虼?,他提出:“任自然者久,得其常者濟?!雹咄ⅱ佟9糯氖ネ趺骶蠲鞔死?,懂得因循自然、借力發(fā)力、君臨天下:“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薄笆爻衫?,因自然?!薄安荒嫣炖恚粋樾?。”“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雹嗤ⅱ佟0矗骸俄n非子·大體》中有類似的表述。而君王的權位就屬于社會當中的一種自然之“勢”。君主要成就霸業(yè),必須學會打造這個“勢位”,從而因借這個平臺,充分發(fā)揮它的效用。

      由此慎到提出“勢”的概念。這是慎到學說的特色。如果說商鞅重“法”,申不害重“術”,慎到則重“勢”。所謂“勢”,指的是自然客觀的情勢,它是事業(yè)成功的工具和條件?!把喽χ睾跚рx,乘于吳舟,則可以濟。所托者,浮道也?!薄靶泻U撸猎?,有舟也。行陸者,立而至秦,有車也。秦越遠途也,安坐而至者,械也?!薄半x朱之明,察秋毫之末于百步之外,下于水尺,而不能見淺深,非目不明也,其勢難睹也。”①均見《慎子·逸文》?!懊珛?、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倛(獸皮),則見者皆走;易之以玄緆(細麻布衣服),則行者皆止。由是觀之,則元緆,色之助也?!薄肮黍v蛇游霧,飛龍乘云。云罷霧霽,與蚯蚓同,則失其所乘也?!雹诰姟渡髯印ね隆贰τ诰鞫?,高高在上、一言九鼎的權位就是他推行強國政策的必備的“勢”。否則,哪怕他有再賢明、有效的治國方略,也無法施行于天下:“故賢而屈于不肖者,權輕也。不肖而服于賢者,位尊也。堯為匹夫,不能使其鄰家;至南面而王,則令行禁止。由此觀之,賢不足以服不肖,而勢位足以屈賢矣。”“夫三王五伯之德,參于天地,通于鬼神,周于生物者,其得助博也?!雹弁ⅱ凇7粗?,當時有好多昏君、庸君所以能夠頤指氣使、為所欲為,不是由于本身有什么高明之處,而是因為他們霸占著有利的權位?!盁o名而斷者,權重也;弩弱而矰高者,乘于風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眾也?!闭纭芭e重越高者不慢于藥,愛赤子者不慢于保,絕險歷遠者不慢于御”,君主要能夠在弱肉強食的諸侯之林中立于不敗之地,完成霸王之業(yè),必須借助至高無上、定于一尊的權勢之助?!按说弥鷦t成,釋助則廢矣?!雹芡ⅱ凇?/p>

      2.明確天子職責:“立天子以為天下”

      那么,君主要成就的王霸之業(yè)究竟是什么呢?在這方面,慎到吸收了儒家公天下的王道思想。他說:“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先王之訓也。故常欲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耕,分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其不能飽可知也。欲織而衣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織,分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其不能煖可知也。故以為不若誦先王之道而求其說,通圣人之言而究其旨。上說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國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雖不耕而食饑,不織而衣寒,功賢于耕而食之、織而衣之者也?!雹萃ⅱ?。這里,他標舉“先王之道”“圣人之言”,完全是儒家的說法。

      儒家有“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慎到化用之,提出“天子為公”的職責:“古者,立天子而貴之者,非以利一人也。曰:天下無一貴,則理無由通,通理以為天下也。故立天子以為天下,非立天下以為天子也?!比嗣癫皇翘熳羽B(yǎng)育的,相反,天子恰恰是人民供養(yǎng)的:“百姓之于圣人也,養(yǎng)之也,非使圣人養(yǎng)己也。”所以,天子應當為天下人主持公道服務。同理,“立國君以為國,非立國以為君也”⑥同注②。?!傲⑻熳右詾樘煜隆?,應當說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子學說的普遍共識。如姜太公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雹摺读w·文韜·文師》?!袄煜抡撸煜聠⒅?;害天下者,天下閉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薄盁o取于民者,取民者也;無取于國者,取國者也;無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雹唷读w·武韜·發(fā)啟》。墨子說:“天下之所以亂者,生于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①《墨子·尚同上》。管子說:“無私者,可置以為政。”②《管子·牧民》?!叭酥髦允瓜卤M力而親上者,必為天下致利除害也?!薄肮耪呷跷宀匀酥髦煜抡咭??!雹劬姟豆茏印ば蝿萁狻贰!胺蛭宓廴跛猿晒α⒚@于后世者,以為天下致利除害也?!雹芫姟豆茏印ふ馈?。荀子說:“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雹荨盾髯印ご舐浴贰!熬苏撸瑦勖穸?。”⑥《荀子·強國》?!叭酥饔麖姽贪矘?,則莫若反之民?!雹摺盾髯印ぞ馈贰I眺闭f:“堯舜之位(蒞)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為天下位天下也?!嗜跻粤x親,五霸以法正諸侯,皆非私天下之利也,為天下治天下。”⑧《商君書·修權》。呂不韋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薄拔粝仁ネ踔翁煜乱?,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于公?!雹帷秴问洗呵铩っ洗杭o·貴公》。慎到所言,進一步強化了這一共識。

      基于天子為公的主張,慎到強調(diào)君主的道德修養(yǎng)?!疤煊忻?,不憂人之暗也;地有財,不憂人之貧也;圣人有德,不憂人之危也?!雹狻渡髯印ね隆贰Jト酥率鞘裁茨??就是利益眾生,造福他人:“圣人處上,能無害人?!?同注⑩。天子取位與交位都以“義”為轉(zhuǎn)移:“與天下于人,大事也,煦煦者以為惠,而堯、舜無德色。取天下于人,大嫌也,潔潔者以為污,而湯、武無愧容。惟其義也?!?《慎子·逸文》。由于符合道義,所以“圣人之有天下也,受之也,非取之也”?同注⑩。。君主在治理天下的時候,必須堅持君臣道德與家庭倫理:“君明臣直,國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妻貞,家之福也?!?同注?。身為君王,既要有足夠的智慧認識和掌握天下為公的道理與規(guī)范,又要能夠?qū)€人利益裝聾作盲,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允許天下人謀取各自的生存利益:“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瞽不聾,不能為公?!?同注?。“不能為公”與“不能為王”是并列對舉的。如果“不能為公”,就“不能為王”。

      “公”不僅體現(xiàn)在利天下的“德”“義”“明”“直”“慈”“孝”等道德要求中,而且體現(xiàn)在治理天下的“禮法”當中?!肮瘦辇?,所以立公識也;權衡,所以立公正也;書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審也;法制禮籍,所以立公義也?!?同注⑩。這個“公義”是對君主私欲的揚棄:“凡立公,所以棄私也?!?同注⑩。

      3.“至公”之法“合乎人心”與“事斷于法,國之大道”

      于是,由儒家的公義,慎到論述到體現(xiàn)這種公義、為天下人評判是非的法度對于履行君主職責、加強君主專制、保證國家安康強大的重要意義。

      首先,慎到強調(diào)以“至公”之法治天下。“法者,所以齊天下之動,至公大定之制也?!狈ㄊ且宰罟降臉藴势较⑻煜率欠菭幎贰⒕S系天下穩(wěn)定的制度。它所以能夠“齊天下之動”,是因為是“至公之制”。法要體現(xiàn)社會公平原則?!胺ǚ菑奶煜?,非從地出,發(fā)于人間,合乎人心而已。”至公之法是從人民大眾普遍的是非判斷中提煉、產(chǎn)生出來的?!坝袡嗪庹?,不可欺以輕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長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詐偽?!狈ǘ群帽仍u判天下是非的“權衡”“尺寸”。只有建立健全公平法制,才能杜絕各種自以為是、強詞奪理、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的事情?!肮手钦咚圆坏迷椒ǘ林\,辯者不得越法而肆議,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币虼耍髦卫韲?,必須“寄治亂于法術,托是非于賞罰,屬輕重于權衡?!薄安灰K之外,不推繩之內(nèi),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nèi)?!雹倬姟渡髯印ひ菸摹贰H缃?,社會上所以亂象叢生,根本原因是沒有一個穩(wěn)定的公平之法可依?!敖褚矅鵁o常道,官無常法,是以國家日繆(謬也)?!雹凇渡髯印ね隆?。當然,法要體現(xiàn)“至公”原則是不容易的,絕對的“至公”也做不到。從“至公”的角度看,法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完善之處,但有一個不盡完善的法度,總比無法可依好得多。它對于統(tǒng)一人心的是非判斷、加強君主專制必不可少。“法雖不善,猶愈于無法,所以一人心也。”“明君動事分功必由慧,定賞分財必由法,行德制中必由禮?!雹弁ⅱ凇?/p>

      其次,慎到指出,社會在發(fā)展,形勢在變化,人們對于至公的理解也在發(fā)生變化,所以合理的法度要與時俱變?!爸螄鵁o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變法者,君長也?!北热?,“上世用戮”“當世用刑”就是這種變化的典型表征?!爱嬕鹿?,異章服,謂之戮。”“斬人肢體,鑿其肌膚,謂之刑?!薄奥尽钡奶幜P雖然比較輕,但在民風淳樸的上古之世對于處罰犯罪已經(jīng)足夠,這就叫“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靶獭钡奶幜P雖然很重,但在人心不古、暴行頻發(fā)的后世卻還是禁而不止,這就叫“當世用刑而民不從”。慎到曾描述說:“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欺,心無結怨,口無煩言。故車馬不弊于遠路,旌旗不亂于大澤,萬民不失命于寇戎,豪杰不著名于圖書。不錄功于盤盂,記年之牒空虛。故曰:利莫長于簡,福莫久于安?!雹芊謩e見《慎子·逸文》及《慎子·逸文存疑》。許富宏:《慎子集校集注》,中華書局2013年版。顯然,這只是上古之世的狀況。在爭奪不止的后世及當代,已是不可回復的古代理想了。這種與時俱進的變法思想,與商鞅如出一轍。

      再次,慎到反對君主以私欲干法,憑一己好惡實施賞罰。“有道之國,法立則私議不行。”“事斷于法,是國之大道也?!薄胺ㄖ?,莫大使私不行;君之功,莫大使民不爭?!薄暗湼I醯婪?,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薄拔蚁部梢?,我忿可窒,我法不可離也;骨肉可刑,親戚可滅,至法不可闕也?!雹萃ⅱ堋!肮视坏酶蓵r,愛不得犯法,貴不得踰親,祿不得踰位……。以能受(授)事,以事受(授)利?!雹尥ⅱ??!盀槿司卟欢嗦?,據(jù)法倚數(shù)以觀得失。無法之言,不聽于耳。無法之勞,不圖于功。無勞之親,不任于官。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⑦同注②。慎到尤其指出君主以私干法的危害:“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則誅賞予奪,從君心出矣。然則受賞者雖當,望多無窮。受罰者雖當,望輕無已。君舍法,而以心裁輕重,則同功殊賞,同罪殊罰矣,怨之所由生也。”①《慎子·君人》?!敖窳⒎ǘ兴?,是私與法爭,其亂甚于無法?!雹凇渡髯印ひ菸摹贰>鞅苊庖运礁煞?,為的是獲得司法的公正性和權威性,保證法令的實施起到賞罰公平、社會和諧的效果:“是以分馬者之用策,分田者之用鉤。非以鉤策為過于人智也,所以去私塞怨也。故曰:大君任法而弗躬,則事斷于法矣。法之所加,各以其分。蒙其賞罰而無望于君也,是以怨不生而上下和矣。”③同注①。

      4.因人之情而治人、因臣之智而為事、因民之能而為資

      從黃老之學脫胎出來的慎到深深吸收了黃老的因應思想,這集中體現(xiàn)在他的君道學說之中。君主一方面應善于打造至高無上的權勢,進而借助這種權勢推行他的強國之道,另一方面又應當善于根據(jù)人情實際制定相應的方針政策,借助大臣的能力去做事,集合民眾的長處來成事?!袄葟R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雹堋渡髯印ぶ摇贰U纭巴鰢?,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皩⒅蝸y,在乎賢使任職”,得到眾人的擁戴并樂為所用?!皥蛴胁粍僦疲钣羞\非之名,則得人與失人也?!雹萃ⅱ堋虻摹安粍僦啤痹谟凇暗萌恕?,桀的“運非之名”在于“失人”。

      如何“得人”呢?慎到著《因循》篇,提出“因循”的概念,主張“因人之情”,以滿足人的天性欲求為手段?!疤斓酪騽t大,化則細。因也者,因人之情也?!薄叭饲椤钡奶攸c是什么呢?是“自為”、利己。“人莫不自為也,化而使之為我,則莫可得而用矣。”⑥《慎子·因循》?!敖橙顺晒?,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丑也。”“家富則疏族聚,家貧則兄弟離,非不相愛,利不足相容也?!雹咄ⅱ凇H饲槔海孟癫皇呛檬?,但君主恰恰可以利用這種人性,用利益讓他們?yōu)樽约悍?。相反,如果人們沒有利己的需求,倒無法吸引他們?yōu)槟阗u命了,君主絕對不用這些不謀私利之人?!叭瞬坏闷渌宰詾橐?,則上不取用焉。”“是故先王見不受祿者不臣?!笨紤]到人的工作積極性是與獲得利益的大小成比例的,所以艱巨的任務決不交給所給利益不多的人:“祿不厚者,不與入難。”可見,“故用人之自為,不用人之為我,則莫不可得而用矣?!雹嗤ⅱ?。這就叫做“因”,或“因循”。這個思想,直接影響了后來的韓非子。

      在因人自為之心的前提下,慎到進一步提出因臣智力而為事、因民所能而為資、無為而天下大治的政治主張。君臣異術。君道用人,臣道為事。這是管子、申不害、荀子、呂不韋、鹖冠子等人都論述過的,是當時的一種共識。慎到從君道因臣的角度,提出了一個很有特色的論斷:“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無事,君逸樂而臣任勞?!彼赋?,這是天下大治之“正道”:“人君茍任臣而勿自躬,則臣皆事事矣?!薄俺急M智力以善其事,而君無與焉,仰成而已,故事無不治,治之正道然也?!比绻髯砸詾楦呙鳎蚍挪幌率謥?,事事專權獨斷,親力親為,不僅于事無補,而且適得其反、遺患無窮,慎到稱之為“逆亂之道”:“人君自任,而務為善以先下,則是代下負任蒙勞也,臣反逸矣?!薄熬苏?,好為善以先下,則下不敢與君爭為善以先君矣,皆私其所知以自覆掩。有過,則臣反責君,逆亂之道也?!痹僬?,“君之智,未必最賢于眾也。以未最賢而欲以善盡被下,則不贍矣。若使君之智最賢,以一君而盡贍下則勞,勞則有倦,倦則衰,衰則復,反于不贍之道也”。由此可見,“人君自任而躬事,則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謂之倒逆,倒逆則亂矣?!鄙鞯街赋觯@是“君臣之順、治亂之分,不可不察也”①均見《慎子·民雜》。。

      除此而外,君主還要學會將蕓蕓眾生的能力調(diào)動、匯集起來,因民所長而用之。民眾的能力各有不同:“民雜處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此民之情也?!泵骶奶攸c是不挑剔,不指責,兼包并蓄,各就各位,用得其所。“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是以大君因民之能為資,盡包而畜之,無能去取焉。是故不設一方以求于人,故所求者無不足也。大君不擇其下,故足。不擇其下,則易為下矣。易為下則莫不容,莫不容故多下?!薄岸唷闭?,贊許也、肯定也。只有懂得稱道下層民眾的才稱得上君主。這就叫“多下之謂太上”。慎到因而總結說:“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雹谕ⅱ?。

      慎到繼承申不害加強君主專制的主張,強調(diào)加強君主高高在上、大權獨攬的權勢的“勢”,提出“民一于君”是“國之大道”,同時指出天子的職責是“以為天下”,君主統(tǒng)一天下的法令手段必須是排除君主私利的“至公”之法,此外吸取了申不害馭臣之“術”,將道家的因應自然思想發(fā)展為因人之情而治人、因臣之力而為事、因民之能而為資的具體主張,成為韓非子思想的重要過渡。

      猜你喜歡
      君主
      荀子·臣道篇
      領導月讀(2021年8期)2021-12-29 15:56:18
      五張羊皮
      當代皇室
      和諧君主帝嚳
      “適宜君王的風度”:論《李爾王》中的新舊君主
      治療
      英國君主航空破產(chǎn):取消30萬張預訂票
      呆若木雞
      從“君主”到“萌主”——“X主”詞族衍化的機制及動因分析
      呆若木雞
      洛浦县| 上蔡县| 焉耆| 高淳县| 正蓝旗| 邢台县| 祁东县| 辉南县| 泰和县| 阜阳市| 德清县| 健康| 邵阳市| 章丘市| 原阳县| 齐齐哈尔市| 咸丰县| 庆城县| 江北区| 栾城县| 南通市| 岳池县| 丹巴县| 长岭县| 辰溪县| 南召县| 仪征市| 金昌市| 楚雄市| 河东区| 左权县| 临西县| 荥阳市| 和林格尔县| 莱州市| 天台县| 新乐市| 丹阳市| 全州县| 灯塔市|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