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奇
星空之所以燦爛,是因為有無數(shù)美麗的群星在閃爍;同樣,一部好看的文學史,也一定擁有迷人的星云和璀璨的明星。
從先秦詩文、漢賦樂府、建安文學到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這些古文經(jīng)典一齊照耀浩瀚壯闊的中國古代文學天空。如何生動描繪這一宏偉畫卷呢?我們不妨看看錢念孫著的《好看的中國文學史》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全書妙用章回體,共分42回,回目多用八言。回目文字精練,含義精準。單是欣賞這些回目,一片燦爛的中國古代文學史星圖便在腦海中逐漸浮現(xiàn)。
作者以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補天、夸父逐日、精衛(wèi)填海、鯀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豐富美妙的古代神話開篇,一個個神奇生動的故事給人以無窮興味、無限遐想。透過這些奇妙的神話故事,不僅讓我們得以一窺遠古歷史的雪泥鴻爪,更可以了解古代先民征服自然的驚人毅力和奮斗精神。這些神話就是中國文學的最初源頭,為后代作家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藝術滋養(yǎng)。
到了西周后期,禮崩樂壞,天下大亂。名垂千秋的孔子橫空出世。圣人尚詩教,講究“經(jīng)世致用” “文以載道”;孔子所發(fā)揚的儒家文化還鑄就了中國文人的兩種生存方式,即“濟世” “隱逸”。亞圣孟子將孔子的“仁”發(fā)展為“仁政”,并為后人貢獻了“以意逆志” “知人論世”的文學批評方法,對后世文學批評和創(chuàng)作,影響極其深遠。其“簡約含蓄、氣韻流溢、說理嚴密、跌宕起伏、行文感人”的散文風格頗受后世文學家特別是唐宋散文八大家的推崇;不獨文章,思想上亦深受影響。
與孔孟“興詩教尚致用”不同,老莊則“樂逍遙崇無為”??v觀中國文化史,以韻文的形式來闡述哲學思想的大家中,老子可謂首開先河。莊子的《秋水》 《逍遙游》等散文,凌空虛設,海闊天空,汪洋恣肆,恢宏壯麗,幽默詼諧。寫大鵬則展翅萬里,寫北海則虛懷若谷,寫莊周則夢化蝴蝶?!拔闹衩?,莫過于能飛?!苯鹗@把《莊子》列為“第一才子書”,可謂當之無愧。
由《詩經(jīng)》 《論語》 《老子》《孟子》等文化典籍構(gòu)成的中國思想、中國文學之源,源源不斷,滾滾向前;由此形成的大江大河,連綿不絕。
屈原《離騷》可“與日月爭光”;司馬相如《子虛》 《上林》“廣博宏麗,卓越漢代”;司馬遷《史記》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中國文化史上,以一部書同時登上歷史和文學兩座高峰,成為這兩個領域里的經(jīng)典名著, 《史記》是空前絕后的;漢樂府緣事發(fā)真情,新鮮活潑,平易通俗,其影響從建安曹氏父子到唐元白,直至晚清黃遵憲,流傳深遠;曹操《觀滄?!?《龜雖壽》 《短歌行》,千古名篇,流芳百世,開創(chuàng)建安文學時代;嵇康絕響廣陵散,阮籍垂名詠懷詩,竹林七賢組團避世,飲酒清談,弄琴賦詩,寄情山水,悠然自得,游心太玄;陶淵明棄官歸田園,飲酒愛菊寫文章,《桃花源記》寄托純夢憧憬,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謝靈運開創(chuàng)山水詩,鮑參軍詩俊逸,庾信文老成。
日月嬗變。作者的筆觸來到大唐,中國詩歌發(fā)展到頂峰。初唐四杰“王楊盧駱”,其詩“不廢江河萬古流”;摔琴狂客薊丘傷古今的陳子昂, 《登幽州臺歌》千古絕唱,是難以翻越的奇峰。邊塞詩派誕生,不僅拓寬了唐詩的表現(xiàn)領域,還促進了唐詩的興盛繁榮。王之渙旗亭比高低, 《登鸛雀樓》婦孺皆知,詩自然樸實,渾然天成,詞近意遠,深寓哲理;孟浩然隱居鹿門山, 《春曉》五絕,最膾炙人口;王摩潔避禍輞川園,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千古壯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傳誦最廣。
站在盛唐頂峰的是豪飲稱謫仙的李太白和憂國成詩圣的杜少陵。李白一生“名揚宇宙而枯槁當年”,如日月懸空,光芒萬丈。杜甫一生漂泊,窮困艱辛。 “三吏” “三別” “善陳時事”; 《登高》 “古今七言律詩第一”。
中晚唐詩人依然是星光閃閃。生來絕頂聰明的白居易,七個月就識“之” “無”兩字,五六歲學作詩,九歲就能寫律詩。他作詩習文,廢寢忘食,以至整天念書,口舌生瘡,長久伏案,手肘長繭?!杜眯小罚箿I濕青衫。劉禹錫,自幼好學,諸子百家,詩文詞賦,樣樣精通。被貶之后,題詩刺權貴,七言絕句最為有名, “開朗流暢,含思婉轉(zhuǎn)”。
4#危巖體(W4)分布于3#危巖體上部,高7~10 m,寬20.0~30.0 m,厚3~6 m,體積約2 750.0 m3,危巖體前緣陡直臨空,局部呈凹腔狀,主要受兩組裂隙和層面切割。切割成的單體危巖呈塊體狀,其東、西、南三側(cè)為垂直臨空面,巖體表面橫豎向構(gòu)造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主要受三組裂隙和層面切割,節(jié)理密度為8~12條/10米,節(jié)理切割深度2.0~3.0 m。切割成的單體危巖呈塊體狀,其東、西、南三側(cè)為垂直臨空面,上部為風化碎塊石,下部為片麻巖;節(jié)理裂隙多松弛張開、外傾,局部已貫通。危巖體頂部堆積有風化碎塊石。
神童李賀“錦囊”覓詩逞鬼才。杜牧詠史超群倫, 《清明》一詩傳誦不衰;李商隱無題難索解,《錦瑟》一首千古謎。郊寒島瘦苦吟求新奇。溫庭筠獨秀花間辭,李后主國破得佳篇。
縱然唐詩光輝燦爛,也絲毫難掩韓柳散文的光芒。韓愈“文起八代之衰”, 《馬說》 《師說》 《進學解》流傳久遠。柳宗元妙筆永州, “永州八記”,光照千古;《江雪》一詩更顯卓越。
如果說“詩”點亮了唐代天空,那么“詞”則令大宋閃耀。凡有井水處,皆唱柳詞。柳三變“奉旨填詞”, “楊柳岸,曉風殘月”,贏群芳心;全才蘇東坡, “大江東去” “明月幾時有”,曠達豪放。黃庭堅題畫惹詩禍,周邦彥爭艷遭放逐。 “山抹微云”,秦少游失意怨飛紅; “一川煙草”,賀方回寂寞愁梅雨。沈園情,陸放翁魂斷悵恨終生;沙場兵,辛棄疾夢牽北伐。
歐陽修《醉翁亭記》與民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優(yōu)樂天下,蘇東坡《赤壁賦》清風明月。其文其詩其詞,均有上乘之作。
斗轉(zhuǎn)星移,時代來到元明清。在這塊巨大“星云”里,最為燦爛的當屬雜劇和小說。在每一片星云中, “人物形象”猶群星熠熠生輝,如山峰群聚高聳。
“銅豌豆”關漢卿稱雄,以雜劇《竇娥冤》為利劍,刺破黑暗社會; “碧云天”王實甫奪魁, 《西廂記》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白樸謳歌癡情女,馬致遠巧繪斷腸人。
羅貫中演義三國史: “爭”;施耐庵濃墨水滸傳: “義”;吳承恩奇想西游記: “斗”;笑笑生艷繪金瓶梅: “俗”;曹雪芹情寄紅樓夢: “情”;蒲松齡孤憤寓聊齋:“泄”;吳敬梓傲骨諷儒林: “刺”。
不得不提的是,在男權文化社會竟有極少數(shù)女性作家屹立在萬綠叢中。一代才女班超,承接兄志續(xù)寫《漢書》,聲名大振; 一生苦難的蔡文姬,用生命譜寫長篇敘事詩《悲憤詩》, “特為俊偉”;才華蓋世的李清照,不讓須眉, “倚門回首” “花自飄零” “簾卷西風”是何等傳神,何其精彩! “尋尋覓覓”更是驚天地,泣鬼神!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無論出身官宦還是寒門,怎奈命運多舛,際遇坎坷。名篇佳句絕非偶得,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無“憂國、發(fā)憤、悲慟、哀怨、失意、寂寞、羈旅、潛心、篤志”,焉能“慧眼、匠心、奇想、濃墨、巧繪、妙語”著文章?
這部書好看,好看在別有趣味。
西晉太康年間的文壇上有兩人最引人注目:潘安和左思。潘安乘車走在洛陽大道,男女老少,爭相觀看;一些大膽女子還聯(lián)合起來,手拉手把車子圍住,向車內(nèi)擲果,從此, “擲果潘郎”成為佳話。左思平時不總出門,偶然上街,道旁總有人對他指指點點,有調(diào)皮的小孩還一個勁往車上扔石頭。為什么呢?原來,左思生得奇丑無比,又口齒結(jié)巴,而且從小非常遲鈍愚笨,學書學琴都難學會,頗受人歧視。
俗話說, “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左思雖丑而笨,但左思家世業(yè)儒學,頗重視孩子教育,加之左思暗自發(fā)憤用功,刻苦讀書,形貌雖丑陋,卻有滿腹才學。
有一天,京城洛陽,市場繁華,人熙熙攘攘。突然,市場上的達官貴人、文人學士、富家子弟,甚至閨中少女,像著了魔似的,都爭前恐后地跑到紙店去買紙,紙店門口常常排起長龍。這些人搶著買紙,原來都是為了抄錄一篇轟動京師、譽滿文壇的文章。這篇文章就是左思的《三都賦》。
在左思寫《三都賦》之前,班固曾寫過《兩都賦》,張衡曾寫過《二京賦》,這兩篇都屬于長篇巨制,為使文章堂皇富麗,作者極盡夸張潤色之能事,使許多地方嚴重失實,甚至毫無根據(jù)。左思一反這種風氣, “美物者貴依其本,贊事者宜本其實”,以這種嚴謹態(tài)度作賦,在講究文辭優(yōu)美的同時,更注意內(nèi)容的真實可信。
總共不過萬把字的《三都賦》,卻寫了整整十年時間。與那些出口成章(曹植)、下筆千言(王勃)、斗酒詩百篇(李白)才子型作家相比,左思屬于勤奮型作家,為文作詩極慢。還是古話說得好: “慢工出細活,勤奮出天才!”
當時,左思在家潛心創(chuàng)作《三都賦》的消息傳開,一些文壇學子都將其作為笑柄。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边@些淋漓盡致、含蓄雋永的詞句出自哪位帥哥之手?這位“哥”就是“花間詞派”代表人物溫庭筠,但他不帥,也是一位“丑男”!原來他長得歪鼻大嘴,粗眉暴眼,奇丑無比,像古代傳說中打鬼神鐘馗那樣,令人望而生畏,人稱“溫鐘馗”。
不過,溫庭筠雖長得丑,人卻很聰明。他文思敏捷,才情橫溢。晚唐進士考試考律賦,八韻一篇,別人沉思苦吟半天也不易做出,他卻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叉手八次即告完篇,因此人們又稱他“溫八叉”。
寫下“飛紅萬點愁如?!?“無邊絲雨細如愁”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等膾炙人口詞句的秦觀,這位寫“愁”的高手,在臨去世前不久讀到一首《青玉案》詞,連連贊嘆其中“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幾句,驚異作者具有如此高超的藝術技巧,寫出這般描繪愁思的神奇妙語。
讓秦觀嘆服不已的這位作者,就是北宋后期的另一位大詞人賀鑄。賀鑄出生在一戶門庭顯赫的貴族世家。賀鑄面色青黑,劍眉倒豎,塌鼻暴眼,形貌奇丑??墒撬陨僮x書,機敏靈巧,博聞強記,學問滿腹,加上喜酒尚俠,個性耿直,能言善辯,好雌黃人物,所以人稱“賀鬼頭”。
賀鑄《青玉案》一詞的結(jié)句,突破了喻愁的單喻手法,而是連下三喻,同時以草、絮、雨,多角度、多層次地比喻一個“愁”字。賀鑄僅因一首詞便得“賀梅子”別名。
這部書好看,好看在勵志。自稱“六一居士”的歐陽修,出身寒微。四歲時,做過小官的父親不幸死于任所??磕赣H做針線活掙錢,維持母子兩人的溫飽。到了上學年齡,因家貧進不了學堂,甚至連紙筆都買不起。母親只好從外邊鏟回沙土,用一狄草稈作筆,在上面畫著,教歐陽修讀書寫字。幸虧歐陽修是一個聰明過人的孩子,凡是母親教過的字,只一遍,就能背誦牢記,到了十四五歲時,已經(jīng)是滿腹學問了。
詩文辭賦樣樣擅長的大家范仲淹,兩歲時就死了父親,母親迫于生計,改嫁給一個姓朱的先生,他也跟著姓了朱。長大后,他知道自己的身世,便立志發(fā)憤苦讀,以求將來出人頭地。于是,他哭著辭別母親,只身來到應天府,拜當時著名學者戚同文為師,夜以繼日,勤學不輟。冬天讀書讀困了,他就用冷水洗面;夏夜讀書蚊蟲叮咬,他就把雙腿插在水桶里;有時經(jīng)濟窘迫,他就將一餐吃的米飯熬成稀粥,分作幾餐吃。經(jīng)過長期苦讀,他不僅高中進士,踏上仕途,成為一代名臣,恢復了原來的姓名,而且還成為文章大家。
在文學經(jīng)典里漫游,如行山陰道上。正如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劉夢芙所言:“錢先生筆下的文學史,視野宏闊,植根深固,尤注意作家與作品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善于開掘作品的閃光點,深入淺出,抉其精華,傳奇神韻;又適時穿插作家寫作的相關趣聞佳話,娓娓道來,清暢活潑,毫無學院派著述的拘謹板滯,引導讀者步入高妙深微的藝術境界?!?/p>
這真是一部極為好看又有趣的中國文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