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立陽
作者單位:354200 福建省南平市第二醫(yī)院
乳腺癌是中年女性的高發(fā)疾病,乳腺癌治療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是術后患者易出現(xiàn)上肢淋巴水腫等并發(fā)癥,進而影響上肢功能,這主要是因為術后放療與血腫壓迫等導致淋巴管變形甚至斷裂,嚴重影響患者預后[1]。乳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但會隨著病情的惡化,影響患者的生活。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對于患者預后影響重大。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細胞因子檢測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女性;(2)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臟器類疾病患者;(2)精神類疾病患者;(3)依從性較差的患者和體檢者;(4)過敏體質者;(5)心源性、腎源性等水腫者。
1.2 一般資料 選取南平市第二醫(yī)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月收治的乳腺腫瘤患者88 例設為觀察組,將良性腫瘤患者設為良性組44 例(n=44),將乳腺癌患者設為惡性組(n=44),另選取本院同期體檢健康者88 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3~68 歲,平均(45.6±8.6)歲。對照組年齡25~70 歲,平均(45.9±8.5)歲。2 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1)比較2 組血清腫瘤標志物,包括血清糖類抗原153(CA153)、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細胞角蛋白19 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方法:取檢測者的空腹靜脈血4 ml,進行離心處理,使用電化學免疫發(fā)光分析儀進行檢測,應用羅氏cobas e601分析系統(tǒng)檢測[2]。(2)比較2 組細胞因子水平,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人生長分化因子3(GDF3)。細胞因子檢測方法:采用多功能酶標儀(美國Gengyre 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操作要求,以酶聯(lián)免疫法進行檢測[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相對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清腫瘤標志物 惡性組CA153、CA125、CEA、CYFRA21-1 高于良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7.748、7.998、17.933、8.832,P<0.05)。惡性組CA153、CA125、CEA、CYFRA21-1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150、11.795、26.132、16.662,P<0.05)。良性組CA153、CA125、CEA、CYFRA21-1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189、1.435、3.115、16.247,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
表1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
注:與惡性組比較,aP<0.05;與良性組比較,bP<0.05
2.2 細胞因子 惡性組TNF-α、IL-6、IL-8、GDF3 高于良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409、13.873、8.217、14.746,P<0.05)。惡性組TNF-α、IL-6、IL-8、GDF3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4.066、19.895、12.436、19.061,P<0.05)。良性組TNF-α、IL-6、IL-8、GDF3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491、1.712、2.517、4.026,P<0.05)。見表2。
表2 2 組細胞因子水平比較(,ng/L)
表2 2 組細胞因子水平比較(,ng/L)
注:與惡性組比較,aP<0.05;與良性組比較,bP<0.05
乳腺癌病死率高達50%,乳腺癌新發(fā)數(shù)量占女性新發(fā)癌癥數(shù)量的第1 位,占癌癥死因的第2 位,乳腺癌嚴重影響著我國的女性健康。乳房作為女性重要器官,乳腺癌的現(xiàn)代治療方法有手術、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及免疫治療。若患者選擇切除手術治療后,其身體缺損會影響整體儀容,進而影響其心理健康[4]。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較差且自護能力薄弱,整體效果不良。乳腺癌患者在術后采用化療能夠降低體內的微小轉移病灶,延長其生存期。但是,化療期間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生存質量較低[5]。研究提出,乳腺癌確診的患者多為中晚期,中晚期患者預后不良,所以乳腺癌的早發(fā)現(xiàn)對于早期干預治療效果和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血清腫瘤標志物作為腫瘤患者癌細胞的產物之一,通過癌細胞產物釋放到患者的血液之中,健康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含量較低[6]。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CA153、CA125、CEA、CYFRA21-1 低于良性組、惡性組,與王群拴等[7]研究結果一致。有研究提出,一種腫瘤能釋放多種腫瘤標志物,且一種腫瘤標志物會在多種腫瘤疾病中出現(xiàn),基于此,采用單一腫瘤標志物檢測作為乳腺癌檢測方式診斷率不高,需要采用多種腫瘤標志物進行聯(lián)合檢測。CA153 常見于乳腺癌、胃腸癌等惡性腫瘤細胞中,可以作為乳腺癌血清檢測指標之一。CA125 源于胚胎發(fā)育期的體腔上皮細胞,研究顯示,健康的乳腺組織中無該類抗原,所以可以作為乳腺癌檢測的指標,為乳腺癌診斷提供確切幫助。CEA 是腫瘤指標常見惡性標志物,為酸性糖蛋白,疾病高表達于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CYFRA21-1 在健康者中無表達或較低表達,是上皮性腫瘤標志物,在乳腺癌診斷中發(fā)揮重要的參考價值。
細胞因子作為單核巨噬細胞生成的堿性多肽,參與多種免疫過程。細胞因子在機體免疫應答作用確切,但是如果細胞因子的含量較多,會導致和其他的細胞因子失衡,引發(fā)發(fā)熱等反應。TNF-α 在腫瘤中具有雙面作用,不僅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還會對腫瘤的生長產生促進作用。IL-6 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為多功能細胞因子,可以促進釋放炎性遞質,IL-6 和多種腫瘤的發(fā)展相關,可以影響腫瘤細胞增殖。IL-8會促進T 細胞游走。有研究發(fā)現(xiàn),IL-8 在諸多惡性腫瘤組織中表達較高,是癌細胞分泌的重要促血管生成因子,會影響癌細胞的轉移和浸潤。GDF3 是轉化因子β 重要組成部分,與脂肪生產和早期胚胎發(fā)育相關。
本研究 結果顯示,惡性組CA153、CA125、CEA、CYFRA21-1、TNF-α、IL-6、IL-8、GDF3 高于良性組、對照組,良性組TNF-α、IL-6、IL-8、GDF3 高于對照組,說明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細胞因子檢測在乳腺癌的診斷中應用價值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