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清
“青年在網上,團的工作就要做到網上去。要把網上共青團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推動團組織工作上網、服務上網、活動上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2017年團中央推動新媒體矩陣建設,團河北省委作為全團首批新媒體矩陣建設試點,率先在全省范圍內遴選300個具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組建矩陣,并建立日常運行機制和孵化培養(yǎng)機制,不斷提升“兩微”影響力和活躍度。其中,河北共青團省級微信公眾號長期位列河北省省直政務第一、全國省級團委前列,新媒體矩陣中,最高峰時有7個市級團組織微信公眾號進入全國市級團組織排名前五十。
關于河北共青團新媒體矩陣建設,團河北省委書記郭旭濤常提及,“瀏覽就是關注,點贊就是認同”。以青言青語、網言網語,實現春風化雨,將黨的聲音傳遞至青年心中,在助力脫貧攻堅、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服務引領青年等工作中,河北共青團勇于擔當,奉獻智慧與情懷。
走進團河北省委宣傳部辦公室,一面墻上展示著河北共青團數字化發(fā)展工作思路與總體規(guī)劃——冀e青春青少年服務云平臺(簡稱“冀e青春”)。冀e青春以“團圓e家”“紅領巾”“冀青云”為三大核心功能,致力于建成河北共青團引領凝聚、組織動員、聯系服務青年網上中心。
對面一塊白板,一行行清秀字體記錄著云平臺數據增長變化。白板角落,一句“Go Go!”勾勒出團干部拼搏的剪影與工作熱忱?!翱吹綌祿仙秃苡谐删透?。最近我們的‘微視平臺,漲粉也很厲害”,宣傳部賈宇說。
因青年和網絡天然親近關系,甚至“無人不網、無處不網、無時不網”,要想服務好青少年,首先要找到他們。
團河北省委以做好“網上群眾路線”為改革突破口,于2018年底啟動建設“冀e青春”青少年服務云平臺。2019年9月,“屬于全省青年”的平臺——冀e青春正式上線,形成“1+1+N”服務體系?!?+1”是“團+隊”,指“團圓e家”(團員、團干部、團務工作者)和“紅領巾”(少先隊員、少先隊輔導員);“N”是“冀青云”,涵蓋若干青年工作服務版塊。
孫映月從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畢業(yè)后,已成長為團省委新媒體陣地建設骨干力量?!跋啾扔谝灰徽覉F員、逐一錄入的方法,團省委推出‘回家工程,覆蓋團員、少先隊員群體”,孫映月介紹。一方面,通過團員找到自己所屬團支部,以團員自主報道形式,回歸團組織。同時,各級團支部作為平臺管理員,審核“回家”的團員身份,實現真正“回家”。另一方面,針對少先隊員回家,采取不同工作思路:少先隊輔導員將少先隊員信息從后臺錄入,家長則通過手機注冊,自行“添加少先隊員”,兩者匹配后實現少先隊員“回家”。
通過大數據技術,逐步摸清青少年底數,為服務大局、服務青年奠定基礎,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工作也更精準,更加深化有效,團青關系更加緊密,團的自身建設更具活力。目前,河北全省13.3萬個團組織、12.4萬個少先隊組織入駐“冀e青春”。
通過微信端,河北共青團向廣大青年分享工作與活動,接受監(jiān)督與評價。登錄“河北共青團”微信賬號“網上青廳”:“青年政策”“冀青資訊”等專欄,將黨委政府關心關愛青年政策,及時發(fā)布;圍繞青少年學習生活工作痛點難點,搭建“冀青云·易展翅”實習就業(yè)信息平臺,開通“創(chuàng)客青年”等功能,上線婚戀交友版塊,開通“冀青籌”網絡眾籌功能為困難青少年提供援助;建立“青年大學習”網上學習系統(tǒng),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通過互聯網根植到廣大青年心中。
青年網友可通過“云端”到團省委做客參觀,在微信端《我們都是追夢人》文化產品中,了解團省委各部門職能組織架構;通過“青少年風采”版塊,參與關注“冀青之星”“冬夢大使”“向上向善好青年”等青年典型選樹活動。
2020年開展“‘投身三創(chuàng)四建 勇當時代先鋒新時代‘冀青之星優(yōu)秀青年典型主題選樹活動”,12217名“冀青之星”個人事跡通過微信公眾號發(fā)布后,共吸引4.4億人次訪問,點贊數超1.6億。
孫映月說:“平臺有很多功能模塊,實際上是資訊的聚集、服務的融合”。“冀e青春”推出后,成為河北各級團組織服務青年共同的網上家園。
羅馬非一日建成。
團河北省委以“河北共青團”微信公眾號為核心,歷經探索與挑戰(zhàn),形成一支肩負強國使命、富有創(chuàng)意與激情的隊伍。“河北共青團”先后推出系列精品力作,成為新時代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重要平臺。
2014年6月13日,“河北共青團”微信公眾號注冊認證。最初,微信端刊發(fā)文章增粉緩慢、點贊寥寥。甚至一些文章發(fā)出后,出現持續(xù)掉粉現象。如何面對更加多元個性、思想活躍的青年群體?團河北省委宣傳部部長李晉表示:共青團網絡新媒體工作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能否實現對團員青年有效引領,需要不斷適應新時代特點和新發(fā)展要求,要貼近青年,符合青年口味。
思路決定出路。
改思想、改觀念、改風格、改機制,團河北省委探索組建冀青工作室,以微信公眾號為基礎,發(fā)布貼近青年的宣傳文化產品和內容,擴大共青團工作有效覆蓋力。冀青工作室設立微信運行組、微博運行組、微視等相關視頻平臺運行組,以及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組四個機構。這期間,來自報社的編輯、記者直接參與內容策劃與制作,迅速推動新媒體工作提質增效。
每年河北兩會是冀青工作室關注焦點,負責編輯常為一個選題策劃討論多天。冀青工作室工作人員說:“策劃的源頭,還真是源自生活?!币幻庉嬙谮に伎嘞霑r,自己孩子的試卷令她靈光乍現:何不將政府工作報告結合試卷形式來制作?這樣既體現新媒體活潑的形式,又能突出重點數據,讓人一眼就能看到最為關注的內容。
內容梳理、核查、排版設計,快速行動,一氣呵成。@所有河北人,請閱卷!“省長答卷”一經推出,即獲得公眾點贊。從2018年冀青工作室在省兩會期間制作省長答卷,已連續(xù)三年成為品牌內容。以填空、選擇和簡答題試卷形式展現省長政府工作報告,省長答卷請公眾來閱,接地氣,有創(chuàng)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河北共青團”成為全國第一批次申請到每日8次刊發(fā)機會的微信公眾號。為了讓公眾及時了解權威準確的疫情信息,兩名編輯在家辦公,每天不到6點便守在電腦前,直到凌晨,確認沒有重磅消息,才放心睡下。
2020年1月24日臨近24點,河北省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河北共青團”在1月25日0:14分發(fā)布消息,收獲149萬閱讀、2378次點贊和近400條留言。守候在網絡這端的,還有廣大網友。看到后臺一條條留言不斷刷屏——“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河北加油!”……新媒體編輯一時淚奔。
作為政務新媒體,“河北共青團”及時回應青年、公眾關切。負責新媒體內容制作編輯的青年團干部,在疫情期間傾注心血、責任、信念。一名冀青工作室工作人員說,疫情面前,每一個新媒體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與疫情抗爭,用自己的方式為國盡責,默默愛著自己成長生活工作的城市。
7月15日,河北省人民檢察院官方微信“河北檢察”發(fā)布《【手繪漫畫】強制報告!構筑未成年人保護“110”,斬斷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對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監(jiān)察委員會、教育部、公安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意見(試行)》進行有力宣傳。建立強制報告制度利于第一時間發(fā)現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線索,嚴厲懲治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冀青工作室編輯閱讀后,迅速捕捉該條內容的可讀性與重要性,經重新編輯、排版、審定,《速看!強制報告!》推出,獲得青春湖北、青年湖南、安徽共青團、江蘇共青團等全國多個共青團官方賬號關注和轉發(fā),有效推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發(fā)揮實效。
關注民生,及時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河北共青團在新媒體端的工作,盡責果斷。7月30日,“河北共青團”發(fā)文《緊急尋人!河北12歲男孩兩夜未歸,父母心急如焚!》,呼吁網友幫忙轉發(fā)尋找男孩,獲得25萬閱讀量,點贊1446次,留言近500條。很快,男孩被找到。粉絲在后臺留言:“團團真是貼心,關鍵時刻總是能幫上忙?!?/p>
冀青工作室是河北共青團創(chuàng)建優(yōu)質內容的平臺陣地,與此同時,河北共青團搶抓機遇,探索深度融合的“網上共青團”創(chuàng)新陣地,與河北科技大學共同建設河北省青少年新媒體中心,為黨團結凝聚青年、密切團青關系、培育新媒體人才引智聚力。河北科技大學團委副書記呂媛介紹:“河北科技大學從2006年起,就建立‘超限工作室,超時間、空間限制,實現網絡助人。學校具有藝術、影視、新媒體等專業(yè)人才優(yōu)勢,團省委有動員組織社會資源優(yōu)勢,大家共同合作共建,加大人才培養(yǎng)力度。”該中心主要涵蓋指揮中心、新媒體中央廚房、路演大廳、創(chuàng)業(yè)服務基地四大版塊,兼具新媒體培訓、項目路演、青少年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供給等功能,集引導青年、服務青年于一體,形成互融、互聯、互通完整服務鏈,實現平臺共創(chuàng)、資源共享、信息共通、活動共建。
疫情期間,中心招募270名河北科技大學新媒體志愿者,充分發(fā)揮不同專業(yè)優(yōu)勢,創(chuàng)作新媒體作品600余份,MG動畫《我的兄弟叫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系列科普視頻》系列作品(6期),視頻《兩地書》《江城晨曦》《90后、00后如何過五四》等。呂媛常與團省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討論,如何在未來更積極發(fā)揮團組織作用,通過資源整合與支持,積極培養(yǎng)新媒體人才,輻射石家莊高校乃至河北省多所高校。
目前,“河北共青團”微信公眾號建設卓有成效,影響力長期位居全國政務前列。
團河北省委統(tǒng)籌引領,各級團組織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創(chuàng)新,河北各地新媒體發(fā)展蓬勃向上,順應時代浪潮,開拓進取,不斷擴大工作有效覆蓋面,把工作延伸到青年最需要的地方。
在滄州,新媒體建設從2012年啟動,目前微信粉絲已達100萬人。2019年,短視頻如火如荼,滄州共青團敏銳捕捉風口,入駐抖音平臺,2020年,在快手、喜馬拉雅、B站等平臺積極發(fā)力。“滄州每6人中就有1人是‘滄團團的粉絲,”團滄州市委組宣部負責人張斌介紹,“我們的理念,就是打造青年人身邊的‘滄團團。除了從后臺了解粉絲構成外,還會積極開展粉絲活動,進一步了解活躍在我們平臺上的青年究竟是什么樣的,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服務青年需求”。
2020年中,團滄州市委與樊登讀書會聯合舉辦首次“滄團團”粉絲聚享會暨“書香滄州”青年閱讀活動,解讀王陽明哲學,得到許多高中生認可。有同學表示,“對未來人生規(guī)劃有更深體會”。張斌說:“通過共青團活動,將知行合一理念傳遞給青少年,貫穿到他們的學習生活中,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印!?/p>
團滄州市委制作“獅城青年說”線上欄目,報道優(yōu)秀基層青年,《獅城青年說·五四特別節(jié)目》獲團省委“五四精神 傳承有我”短視頻征集活動二等獎。聯合滄州高校,建立480人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共同營造網絡清朗空間,傳遞網絡正能量。針對青年提出的公務員考試服務需求,聯系相關機構,開展公益培訓課程等,不斷寓引導于精細化服務,拉近青年與團團心的距離。
團定州市委書記邢佳介紹,定州共青團堅持新媒體優(yōu)先發(fā)展、重點發(fā)展策略。團河北省委發(fā)起“#襄助戰(zhàn)疫,冀青當先”話題,團定州市委積極響應,推送多條與疫情相關視頻,突破100萬閱讀量。
2020年5月3日,團定州市委舉行“綻放戰(zhàn)疫青春·堅定制度自信”新團員集中云入團儀式。635名新團員在家中通過釘釘會議同步觀看參與,2.4萬余人在快手平臺觀看直播。7月,團定州市委結合“寸草心愛老敬老”活動,組織開展快手線上直播活動,首場直播觀看人次突破9.7萬。
在樂亭,新媒體工作亦呈現多元化發(fā)展活力,由團樂亭縣委組織拍攝的作品《青春扶貧 筑夢樂亭》在微信公眾號上受到廣泛關注。“樂亭青年”微信公眾號在2020年1月共青團中央基層團組織微信公眾號綜合影響力排行榜中,排名第18位。
“團省委在團干部培訓中專門設置新媒體工作相關課程,為新媒體發(fā)展提供思路和技巧。旭濤書記非常重視新媒體工作,我們是李大釗故鄉(xiāng),對我們提出要進一步利用新媒體加強對李大釗故鄉(xiāng)青年思想引領的政治要求?!眻F樂亭縣委書記劉榮華說。
2020年疫情期間和暑假期間,團樂亭縣委通過微信公眾號發(fā)布志愿者招募信息。許多青年紛紛響應,來自鄉(xiāng)鎮(zhèn)的小伙子李巖,每一次志愿服務都不落下,專門從鄉(xiāng)鎮(zhèn)趕過來參加志愿服務。
在高校,河北大學創(chuàng)新搭建“紅石榴”新媒體矩陣模型,涵蓋學校不同學院、社團組織等新媒體平臺。“‘紅,突出我們旗幟鮮明,團結引領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每一個單獨新媒體平臺如同一顆石榴籽。我們的聯盟,即‘石榴皮,是范圍的界定,來實現資源之間的助力與共享。當下新媒體發(fā)展勢頭很猛,QQ、微博、B站、抖音,這些不同的分類,如同石榴里面白色的膜,不同的類之間,培訓、資源供給上各有側重。在這個‘石榴體當中,每個石榴粒還有石榴籽,這個籽就是核心——傳遞黨的聲音,反映青年呼聲,做黨聯系青年的橋梁紐帶?!毙F委新媒體中心主任趙辰瑋介紹。
“世界有多大,小編的腦洞就能開多大;想法多新奇,圖文的設計就有多新穎”——《傳承有我|河大學子五四海報重磅來襲》《震撼發(fā)布|民謠校歌里除了詩和遠方,還有毓秀影像》《抓住2020年尾巴!河大“打工人”!》……“我們希望河北大學青年這個平臺,成為大家重要的青春記憶。畢業(yè)后,我們會說,當年學校哪里的飯菜最好吃,我們希望大家再回首還記得,當時都看‘河大青年,平臺發(fā)布哪一條內容印象深刻,學會了哪一首河大版的歌曲。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壁w辰瑋說。2019年6月,河北大學榮獲全國普通高校團委微信公眾號綜合影響力排行榜第一。
在河北巨鹿中學,學校團委書記、宣傳辦主任孟曉姍帶領團隊積極打造有溫度的公眾平臺?!柏撠熚⑿哦说膱F隊,都是來自一線的青年教師,很熱愛這項工作,不是當作任務來完成,而是投注情感和責任,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天都去想到底要發(fā)布怎樣有價值的內容,為學生、學校服務,向社會傳播正能量。通過這些年探索、隊伍壯大,欄目更加具有針對性、更清晰,真正實現宣傳引領作用”。
疫情期間,許多教師化身“主播”,通過網絡授課。巨鹿中學高一年級物理教師張紹廣,每天堅持到學校為學生錄制“空中課堂”,面對空空蕩蕩的桌椅,熱情不減,只為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聽課效果。還有教師盧自寬,在家里開辟出“教室”,掛上黑板,孩子是“教室”里唯一的學生,屏幕那端還有一個班的孩子。通過新媒體端,巨中人的故事和精神走進更多視線,給予公眾啟迪與感動。品牌欄目“巨中品質”也在陸續(xù)報道優(yōu)秀教師故事,“讓大家了解,老師就應該是具有這樣的品質,讓社會更信任我們”。
“我們一方面通過學校日常工作,讓社會各界了解巨鹿中學發(fā)展,另一方面主動挖掘、傳播有溫度的教育情懷?!泵蠒詩櫦皩W校新媒體工作者,以熱愛、堅持、用心,一點一滴開拓巨鹿中學新媒體事業(yè),“期望打造品牌公眾號”。
在企業(yè),新媒體發(fā)展更為專業(yè)性、具體化。中國電信河北分公司宣傳主管殷士佑談及公司新媒體發(fā)展思路:“做行業(yè)內新媒體專家,通過在微信、快手、抖音等平臺共同發(fā)聲,將最新最前沿通訊技術用最直接方式告知用戶”。2020年10月,團河北省委策劃“冀e青春·遇見我的大學”全省校園網絡短視頻征集活動,中國電信河北分公司積極響應,提供發(fā)布平臺,并對優(yōu)秀代表作品進行獎勵支持。
目前,河北共青團已建立省、市、縣、高校、企業(yè)五級團屬微信公眾號矩陣,基本形成“布置任務、加強指導、各級聯動”新媒體格局。
當代青年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觀念新穎,興趣廣泛,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強,對實現人生發(fā)展有強烈愿望。新媒體各類媒介發(fā)展迅速,團河北省委干部不斷提升“網感”敏銳度,以多元立體的策劃與服務,進駐微博、抖音、快手、微視等新媒體平臺,積極引領作為。
以官方抖音賬號“青春河北”為例,網絡中心負責人介紹:平臺圍繞愛國情懷、大國成就、暖心瞬間、青年榜樣、重要觀點五大主題,團干部們挖掘、制作適宜短視頻形式傳播的內容,服務青年群體,并實現團干部自主運營,負責日常選題的剪輯、發(fā)布、互動。
2020年初,在團河北省委推動指導下,省市兩級團組織全部開通運營抖音平臺,縣級團組織根據各自實際運營能力不斷豐富新媒體建設平臺。疫情期間,團河北省委開設“#襄助戰(zhàn)疫,冀青當先”話題,及時發(fā)布科學信息,與網絡謠言搶占陣地,講述戰(zhàn)疫故事,同時,動員各地市、高校團組織及廣大社會青年參與,號召燕趙青年戰(zhàn)勝疫情、奉獻青春。這期間,共征集短視頻1058個,累計播放量1.2億次。
選題策劃,微信、微博、抖音等同頻共振,既有權威信息,也有暖心故事。2019年7月,網絡中心團隊收到市級醫(yī)院投稿的視頻:一名外賣小哥送外賣到醫(yī)院,就在他要離開時,醫(yī)生注意到他走過的地面有血跡,趕緊把外賣小哥叫回來。檢查發(fā)現,原來他的腳受傷了。這位醫(yī)生馬上細心地幫他處理好傷口。
“當時外面在下雨,醫(yī)生還在傷口處多罩了一層塑料布,綁得嚴嚴實實,防止傷口感染。雖然外賣小哥不是正式掛號的患者,但醫(yī)生還是堅持免費幫他治療。小小的舉動,體現醫(yī)者仁心,是生活當中的溫暖和美好?!本W絡中心負責人決定及時刊發(fā)?!夺t(yī)生為外賣小哥免費包扎傷口》播出后,引起良好社會反響,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相繼轉發(fā),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朝聞天下》《熱線12》欄目也以視頻形式報道了該新聞。團河北省委向醫(yī)院送感謝信,“醫(yī)生們很激動,我們的編輯團隊也受到鼓舞。雖然事情較小,但我們及時發(fā)揮了團團的作用”。
為運營好抖音平臺,網絡中心四人工作小組每天不間斷,早上8點半到9點開研討會,討論近期時事熱點,總結經驗,發(fā)現問題,制定當日運營策略。網絡中心孟垂軒說:“抖音內容新聞性很強,疫情發(fā)生后,很多人把抖音當作看新聞的平臺。我們會結合每天時事熱點,策劃選題,發(fā)布相關作品,并且注重突出思想政治性。比如在‘雙十一這樣的‘購物狂歡節(jié),同時也是空軍建軍節(jié),我們會發(fā)布空軍建軍節(jié)方面的視頻。”
抖音賬號自2018年底開通至今,粉絲量已達120余萬,在河北省委網信辦新媒體周榜政務抖音賬號中長期穩(wěn)居前三名。作品《暖心感動!翻過問診臺背患者一路走進搶救室!》播放達1.69億次,收獲點贊960余萬。2020年5月30日,抖音平臺開展“助脫貧攻堅 推冀商優(yōu)品”網絡直播活動——“我為家鄉(xiāng)代言”巨鹿專場,幫助銷售疫情期間滯銷農產品,助力復工復產。巨鹿縣委書記孫保祥,河北省青聯委員、河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李耀陽在直播現場與網友親切互動。
團干部圍繞主責主業(yè),克服困難,迎接挑戰(zhàn),不斷創(chuàng)新。“新媒體工作的特點就是‘變,過去經驗不總是有效的。要結合共青團職能,及時關注到青年興趣點,來開展工作?!本W絡中心孟垂軒說。
2020年初,覆蓋省市縣、高校、企業(yè)的河北共青團抖音新媒體矩陣初步形成,建立起各級團組織互動機制,形成各級賬號良好帶動效果,不斷提升河北共青團新媒體矩陣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苯陙恚颖惫睬鄨F發(fā)揮強大組織動員優(yōu)勢,讓越來越多青年相聚“云端”,且常“回家”看看。主動走近青年、傾聽青年,才能成為青年朋友的知心人。
2019年8月,團河北省委策劃開展“機關開放日”活動。9月25日,文件下發(fā)至河北全省各地市,通過面對面、點對點聯系,碰撞思想,汲取智慧,激發(fā)共同理想、共同情感。“網上青廳”是青年精神家園,線下設立的“青廳”是堅持黨管青年原則,關心青年成長、重視青年工作的堅定陣地。在青廳,講真話、交真心、訴真情,青年在實踐中深化認識、不斷成長,步入更廣闊世界。
第一期省級“機關開放日”活動,即在團河北省委青廳內舉辦,經充分討論,主題定為“傾聽青年心聲,傾聽時代聲音”。團省委“常青藤學習小組”青年團干部集思廣益,對活動流程、參觀路線、選定部門講解員等做了用心籌備。
歷時約一個月精心籌備,青年歡聚一堂。2019年10月25日8點56分,來自河北體育學院的郝銳,第一個踏入“青廳”。接著,來自高校、社會組織、基層社區(qū)、企業(yè)工廠、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等不同領域25名青年,從石家莊、保定、唐山、秦皇島等地趕來。他們一起“視察”團省委部室機構設置、職能工作、特色活動等,不由感嘆“‘回家工程聽起來很熟悉,終于看到‘源頭了”,“辦公條件也一般嘛,不過看著挺實在”……
接著,回到“青廳”,青年朋友進行自我介紹、破冰交流。一些大學生向職場青年求教,現場一度演變?yōu)椤扒舐毦蜆I(yè)宣講會”。團河北省委常委、辦公室主任李永琴以“知心姐姐”身份和青年交流,并對河北省歷史上第一個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中“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青年體質健康提升工程”“青年就業(yè)見習計劃”“青年網絡文明發(fā)展工程”等13個重點項目及37項發(fā)展措施進行講解,鼓勵青年關注自身發(fā)展權益。
團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青聯主席侯貴松聆聽來自青年朋友的故事和心聲,了解到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是現場青年最為青睞的信息平臺。侯貴松分享自己在甘肅八步沙林場支教故事,和青年朋友一起交流理想信念的力量,勉勵青年將個人命運與祖國命運聯系在一起。
現場青年對共青團工作暢所欲言、提出建議。每一名參加機關開放日的青年,獲贈具有專屬姓名和唯一編號的“機關開放日紀念卡”。從線上報名,到線上展示,形成完整閉環(huán),而實際影響力,已從線上發(fā)展為線下,觸達河北省,乃至其他省青年。團河北省委辦公室張義日記得,第三期活動,有一名青年繪制畫作,作為小禮物贈送給河北團團,“我們裝裱起來,放在辦公室。雖然不是名畫,但我們都覺得珍貴,這里面承載一份記憶”。第四期活動,有青年專門從河南趕過來。“省一級目前舉辦15期機關開放日活動,省市縣三級加起來,全省辦了470期。我們是垂直聯動的,充分發(fā)揮各級團委組織動員能力”。
所有參加過團河北省委“機關開放日”活動的青年已建立微信群。群里不時彈出新信息,或有青年討論河北共青團創(chuàng)業(yè)路演活動,或有團干部分享近期文藝活動信息、贈票福利……通過線下認識的青年朋友,在線上持續(xù)交流。群的名字,簡單、直接而又溫暖——“我的青年朋友”。
深入研判青年思想動態(tài),傾聽青年心聲,關懷青年需求,解決青年困難與難題,同時講好青年故事,河北共青團層層聯動,在新媒體矩陣建設中,落地開花,聆聽、作為,使團組織成為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系服務青年的堅強堡壘。心有所信,方能遠行。河北共青團為青年打造覺知自我、快樂向上、青春昂揚精神空間與平臺,讓思想引領有視野,有情懷,有溫度,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