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梅靜
一、教學背景
(一)指導思想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學生面對大量的視覺圖像和豐富的教學資源,社會的變化和技術的發(fā)展推動著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步伐。教師要改變思維定式,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美術和其他學科、與社會生活相結合的方法,設計出豐富多彩的美術課程。要尊重每一個孩子,構建綠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積極課堂。新課改背景下,我校極力打造思維型課堂,推廣平板教學,讓美術學科的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學科融合更加廣泛,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美術學科和其他學科以及生活的聯(lián)系點,開展地方性課程和跨學科活動。
換言之,美術教師必須轉換角色,在教學設計上需挖掘更多與生活和地方特色有聯(lián)系的課程,設計更利于學生思考的跨學科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能去思考探索問題的動力和想法。教法上少教多學,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美術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合作自主的教學模式中主動進行探究,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角,教師是學生的引領者的關系,建構學生良好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學有所成,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錢塘江旅游Logo設計》課程設計起因是地方文化,我校處在錢塘江邊,學生對錢塘江非常熟悉,能夠觸發(fā)他們的家鄉(xiāng)情懷,學會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在設計錢塘江旅游Logo過程中升華情感。教師通過預設問題,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在不足中尋找更好的設計元素和方法,在合作中享受成功的喜悅,體會身為設計師的思路之不尋常,設計師更需要探索和思考。
(二)教學內容分析
在當今視覺文化背景下,生活中出現(xiàn)的創(chuàng)意Logo備受大家的關注,如亞運會和G20標志的設計,都成為杭州的文化特色和形象代表。日常許多標志設計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其簡約、美觀和奇特的設計讓觀眾過目不忘,也成為設計作品中備受關注的視覺文化。本節(jié)課是在標志認知的基礎上,設計一款屬于錢塘旅游的標志,發(fā)展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力和想象力。在課堂教學上,通過運用美術知識設計,設計新穎有創(chuàng)意的Logo標志,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二、教學設計和實施
(一)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和技能:通過小組探究的設計活動,感受Logo設計的基本概念和關系。
2.過程和方法:學生分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學習,設計錢塘旅游Logo。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選擇
用平板預熱學習內容、借思維導圖開拓思路、以多種評價方式激發(fā)創(chuàng)意、跨學科融合美術知識。
(三)學生分析
1.標志設計的知識在小學階段就有涉及,在初一下的標識設計一課也有較深的了解,學生對標志的特點及涉及方法已經(jīng)有一定的知識儲備。
2.初二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設計能力和表達能力,能理解物以致用的含義,并能將設計作品用于日常生活。
3.初二學生的情感特點通過生活中的訓練越來越完成穩(wěn)定,也能更好地接受其滲透。
(四)基本問題
基于學生特點和整合課程的內容提出預設問題:
1.回憶錢塘江風景,思考如何設計錢塘江旅游Logo ?
2.Logo有哪些特點?
3.Logo設計有哪些方法?
4.如何拓展設計元素?
5.設計中需要如何有效整合元素?
6.設計的寓意如何體現(xiàn)?
(五)教學實施:
1.視頻導入,引出課題
微視頻播放錢塘江附近的人文風景,學生回憶,教師講解:我們家住錢塘江邊,這兒孕育丁治水文化、圍墾文化、航運文化、民俗文化等。今天我們一起來為錢塘江旅游設計Logo。
設計意圖:課前借平板學海軟件上傳相關資料,學生對錢塘江旅游有初步的元素積累,激發(fā)學生對錢塘江的熱愛情懷,為設計錢塘旅游的Logo元素做鋪墊。
2.新課探究,初探Logo
(1)初探錢塘旅游標志的特點
師:你見過身邊的哪些標志?你能說說它有什么特點嗎?
生:地鐵、學校的Logo、肯德基、必勝客等,它們都非常醒目、獨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標志簡、準、奇、美的特點。
(2)第一次實踐:錢塘旅游Logo設計初稿設計
設計意圖:初步運用設計的方法,進行Logo的設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3)第一次分享初稿的設計想法
設計意圖:表揚學生的第一次探索成功,增強成就感,激發(fā)積極性。
3.深入學習
(1)亞運會標志,體會大師設計思路和靈感選擇。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從主題字、主題含義、文化背景三個角度去挖掘設計元素。
設計意圖:以思維導圖形式解說設計者的設計方法,學生結合第一次的嘗試,學習大師的設計方法,拓展思路,為更好的Logo設計做準備。
(2)學生組內即興添加錢塘江旅游Logo設計元素。學生在第一次實踐上直接修改,或者圖、文字添加。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xiàn)更多設計元素。
設計意圖:學生大膽嘗試,再次體驗設計這需要獨特思考,挖掘更有代表和文化內涵的元素。
(3)第二次分享設計思路,學生陳述性語句表達(見圖2):
①我們的設計元素是錢塘江的交通和漁業(yè)文化,整個標志的外形式水滴形。
②我們的設計元素主要是從“錢”字入手,融合了江南的文人底蘊,又融合了六和塔元素。
③我們設計的元素是明信片的形式,讓更多人的游客收到這張明信片,來杭州旅游。
設計意圖:小組探究交流,拓展學生的四維,讓他們有智慧碰撞,也鍛煉學生的表達和創(chuàng)意能力。
4.合作設計,眾顯身手
(1)教師出示制作微視頻
設計意圖:學生結合自己的再次探究思考,學習制作中的注意點和顏色的處理。
(2)第三次實踐:合作完成Logo設計,并合理分工角色
設計意圖: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概括元素,結合第二次的創(chuàng)作要求和Logo特點,讓Logo顯得簡約和美觀,提煉元素,讓Logo顯準確和奇特。發(fā)揮集體作用,展現(xiàn)集體智慧,分工優(yōu)化設計方案并做記錄設計說明。
5.集體展示,設計寓意深刻
設計意圖: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深入思考并表達,培養(yǎng)學生深度讀圖、解析方案的好習慣。作品展示在展架臺,同時投屏在屏幕上,讓更多的同學清晰解讀作品,也讓小組作品鄭重地被賞識。
6.課后拓展,情感高度升華
利用平板的資源庫,欣賞更多的設計作品,并運用到生活中,如錢塘江垃圾桶設計、錢塘江水資源海報設計等,了解更多的與課程相關的資源,讓學生對地方文化的情感升華到一定高度。
(六)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評價方式:學生自評、互評、師生互評相結合
評價項目 等級☆☆ 等級☆☆☆
主題含義 明確 特別
元素選擇 合理 非常恰當
背景文化 顯示 非常凸顯
構圖形式 合理 特別
顏色運用 和諧 有寓意
課堂評價量表
三、教學總結與反思
1.充分利用教學平板的教學輔助功能
課前利用平板中的學海軟件給學生發(fā)關于錢塘的資料,了解錢塘江風景和文化內涵,為這一節(jié)設計做鋪墊。資料設計帶有趣味性,以選擇題和對對碰形式開展等,激發(fā)學生的預習參與欲望。課中展示時,開啟平板的學海作業(yè)平臺,將小組的作品拍攝上傳,投屏到大屏幕上,在評價中可以讓作品清晰地展示。
2.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
本堂課的主動性交給學生,更多的環(huán)節(jié)設計都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再解決問題。尤其在設計Logo過程中,教師設計了兩次的實踐嘗試,兩次的經(jīng)典學習,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動手時間,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展示環(huán)節(jié),讓每一組代表發(fā)言,教師留足時間鼓勵每一組代表的設計理念和想法,專門設計了理念說明,如“我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我用了……顏色,代表……用了……方法”這樣引導學生。學生的表達能力是無窮盡的,即使是語言表達弱的學生也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展示后很多組的設計說明解讀獲得了掌聲,培養(yǎng)學生敢于展示、樂于分享的能力。
3.以思維導圖,以點促面教學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錢塘旅游的Logo標志設計過程中,學生在第一次設計實踐中,元素僅限于江和潮、塔等元素的設計,運用了思維導圖的形式,從亞運會的設計思路展開,學習設計方法,并將設計方法用到錢塘旅游標志的設計。到第二次實踐元素時拓展到江南文化、世界旅游、勇立潮頭、青山秀水等更多的新穎想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環(huán)節(jié)設計中從試一試——學一學——改一改——比一比, 運用討論、反饋、競爭和獎勵等元素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全身心投入課堂,提高學習效率。
4.小組合作,學會集智學會受挫
本次課堂強調的是引導學生主動去解決問題,不怕失敗,并能找出更好的設計方案。人多智謀廣,一個人再優(yōu)秀都比不過集體的智慧,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凸顯在學生各顯身手,可以明確的分工,擅長創(chuàng)意思考的提共更多的設計元素、擅長語言組織的可以做設計解說員、擅長繪畫的可以設計構圖,這樣有效發(fā)揮了學生對知識的獲得感和滿足感,讓他們更有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課堂中設計多個嘗試和思考方法,就是提供給學生失敗的機會,并能學會如何面對失敗、挑戰(zhàn)失敗,讓課堂變得更加真實和有生成性。
(杭州錢塘新區(qū)景苑中學 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