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 王丹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管理模式對基層糖尿病患者控制率的影響。方法:本文選取北京市東城區(qū)某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8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分組方式將研究對象分為研究組(n=59)與對照組(n=59),其中研究組患者采取綜合健康管理模式,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管理,對比兩組患實施健康管理模式六個月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控制以及對疾病知識了解情況。結果:在病情控制方面,實施健康管理六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控制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對比有意義(P<0.05).在疾病知識了解方面,研究組患者實施健康管理模式后,明顯改善對疾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其中改善最為明顯的指標即有氧運動和血糖正常范圍等,和對照組患者相比其知識率明顯增高,兩組數據差異對比有意義(P<0.05)。結論:針對基層糖尿病患者實施科學合理健康管理模式能促使患者樹立對疾病正確認知,遵循醫(yī)囑規(guī)律服藥,科學飲食,有利于控制血糖以及其他危險因素,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故而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控制率;影響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即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胰島素利用障礙引發(fā)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代謝紊亂性疾病?;颊咂毡榇嬖隗w重下降、多食、多尿、多飲“三多一少”臨床表現。長期患病會對血管、心臟、神經、腎、眼等組織器官造成損害,當出現應激或病情嚴重時會引發(fā)急性嚴重代謝紊亂。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疾病,降低抵御疾病能力。尤其糖尿病最為重要的就是并發(fā)癥,一旦未有效控制血糖則會造成嚴重后果,較大影響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相關研究認為,健康管理模式基于社會管理學、醫(yī)學、信息化等作為基礎,應用于糖尿病治療中能幫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增強自我管理。對此,本文則選取部分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健康管理模式,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北京市東城區(qū)某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8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分組方式將研究對象分為研究組(n=59)與對照組(n=59),研究組常規(guī)信息:男36例,女23例,年齡61~87歲,平均年齡(72.15±8.07)歲。對照組常規(guī)信息:男34例,女25例,年齡60~88歲,平均年齡(72.58±8.14)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符合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2型糖尿病患者;均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惡性腫瘤/精神障礙/軀體障礙;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所有研究對象年齡、性別等常規(guī)資料信息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管理,即監(jiān)測隨機血糖、指導患者正確飲食和適當運動以及普及健康知識。
給予研究組患者實施綜合健康管理模式,具體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建立健康管理檔案。采取調查問卷方式了解患者日常飲食習慣、日常生活習慣以及對疾病知曉情況等。同時為患者發(fā)放藥物指導手冊、日常保健手冊以及視頻資料等宣傳資料;其次,進行飲食指導??茖W合理飲食干預指導在控制患者血糖和提升遵醫(yī)飲食性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毫無疑問,治療糖尿病基本方法即合理控制飲食,更是糖尿病病程各個階段重要措施之一。在指導患者飲食方面需告知其在日常生活中需做到均衡飲食,控制食物總熱量,其中總熱量包括一日三餐主食、輔食,零食等,由于糖尿病患者相對特殊,每日需做到少食多餐,主食控制在200~400g,其中每餐主食控制在100g內,早晚注射分別在1/5與2/5,晚餐主食控制在2/5,盡量多食用粗糧、綠葉蔬菜并合理搭配瘦肉、蛋清、牛奶,避免食用含膽固醇和油膩食物。同時叮囑患者多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保證每日攝入充足維生素,增強免疫力;第三,開展健康教育。有效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不遵醫(yī)飲食行為?;颊咴诮邮芟到y(tǒng)化治療后病情已得到控制,需要回到家中繼續(xù)監(jiān)測血糖,鞏固治療效果,穩(wěn)定病情,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所以需實施科學合理健康教育;例如告知患者適當運動,科學合理運動有利于控制血糖,每周至少有150min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要求在運動時呼吸和運動有所加快,但不急促),如打太極拳、騎車,快走等;增加日常生活活動,減少久坐時間。通常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飲酒,還需科學戒煙和避免被動吸煙。在心理層面應保持精神愉悅,引導患者正確面對疾病,科學合理控制飲食,適當運動,有利于將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圍內,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第四,叮囑患者定期監(jiān)測血糖并在6個月后進行健康體檢,復查糖化血紅蛋白,根據檢查結果調整飲食和服藥方案,控制病情。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實施健康管理模式六個月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控制情況。其中運用調查問卷方式收集患者對疾病知情信息,其中包括血糖正常范圍、規(guī)律服藥、并發(fā)癥、有氧運動、危險因素、科學飲食控制。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文基于SPSS 19.0軟件的強大作用對于統(tǒng)計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x±s)來表示統(tǒng)計資料,運用獨立樣本t來進行計量資料組間的比較檢驗工作,用率(%)進行計數資料的表示,以X2進行組間的比較檢驗工作,條件滿足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疾病控制情況分析
在病情控制方面,實施健康管理六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控制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對比有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2 兩組患者疾病知曉情況分析
在疾病知識了解方面,研究組患者實施健康管理模式后,明顯改善對疾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其中改善最為明顯的指標即有氧運動和血糖正常范圍等,和對照組患者相比其知識率明顯增高,兩組數據差異對比有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2.
3討論
目前臨床尚未明確糖尿病發(fā)病病因,其中1型和2型糖尿病有著不同病因,即使類型相同也各有不同。基于總體角度分析,糖尿病的發(fā)生與遺傳、環(huán)境因素有著緊密聯系。即患者因出現胰島細胞功能障礙而降低胰島素分泌,或體內對胰島素作用非敏感等造成無法有效利用和儲存血液中葡萄糖。臨床研究者認為,科學合理的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本文從飲食、運動、健康教育等多多方面展開,促使患者能充分了解疾病并從思想意識層面意識道不良生活習慣對疾病造成影響,從而謹遵醫(yī)囑,正確飲食和規(guī)律服藥,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健康管理模式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控制情況均優(yōu)于常規(guī)管理患者,對疾病知曉率也得到提升,該結果與傅桂芬、周巧麗等研究結果較為一致。
總之,針對基層糖尿病患者實施科學合理健康管理模式能促使患者樹立對疾病正確認知,遵循醫(yī)囑規(guī)律服藥,科學飲食,有利于控制血糖以及其他危險因素,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故而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謝春燕,洪伊榮,胡婷婷,許嬌,何朝珠.精準健康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20,23(9):6.
[2]張繼剛,臧義獻.醫(yī)院-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在縣域基層醫(yī)療機構的應用效果分析[J].健康研究,2020,40(3):2.
[3]傅桂芬,張艷萍,黃彥飛,等. 基于糖尿病學校的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區(qū)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0,34(17):4.
[4]周巧麗.醫(yī)院健康管理模式在糖尿病前期人群應用價值分析[J].醫(yī)學美學美容,2020,029(001):131.
作者簡介:孫嘉(1988- ),女,漢族,供職于北京市東城區(qū)和平里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碩士研究生,藥劑學專業(yè),初級藥師;王丹(1981- ),女,蒙古族,北京市東城區(qū)和平里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碩士研究生,眼科專業(yè),副主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