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蓮
(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湖南 長沙 410100)
錫是一種應(yīng)用價值很高的元素,被廣泛應(yīng)用于的各個工業(yè)領(lǐng)域。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速的發(fā)展,對錫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錫的消費量占世界的40%左右,有資料顯示:我國的錫礦資源按照當(dāng)前的開采速度計算,僅可維持大約6 a的時間[1]。在全球錫礦產(chǎn)資源日漸枯竭的狀況下,從廢料中提取回收的錫將成為一種趨勢。砷在有色金屬的提取過程中常常以硫化物或鹽的狀態(tài)不同程度地進入煙氣、廢水和廢渣中[2]?;鸱ㄒ睙掋U、銅、錫時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品煙灰、廢渣中通常含砷元素,含量在1%~40%。目前錫的分析方法應(yīng)用比較廣泛的是鋁片還原碘量法,該法用過氧化鈉分解各種含錫礦物,分解迅速、完全。但該方法中樣品在高溫焙燒時,只能揮發(fā)掉少量的砷,無法排除干擾;當(dāng)砷超過10 mg時,由于砷還原成單體狀態(tài)析出,對錫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同時砷單質(zhì)使溶液呈現(xiàn)灰藍色,影響終點的觀察,使結(jié)果偏低[3]。過氧化鈉具有強烈的氧化性,與試料中大量的砷作用猛烈,容易飛濺,也影響結(jié)果的準確性。在查閱文獻及以往工作的基礎(chǔ)上,試驗采用濃硝酸溶解樣品,在熱溶液中,依靠鹽析作用(最好用硝酸銨),可使錫完全沉淀下來[4],通過過濾使錫與其它元素分離,再采用鋁片還原碘量法測定試料中的錫。加標回收試驗和精密度試驗表明,該方法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結(jié)果。
1.硝酸:分析純。
2.硝酸銨:分析純。
3.鹽酸(ρ=1.19 g/mL)。
4.鹽酸(1+19)。
5.過氧化鈉:分析純。
6.鋁片:含鋁99%以上。
7.鐵粉:分析純。
8.方解石。
9.硝酸銨洗液:稱取25 g硝酸銨溶于500 mL熱水中。
10.淀粉溶液:5 g/L(用時現(xiàn)配)。
11.碘酸鉀標準溶液:準確稱取1.2 g已烘干的碘酸鉀基準1.200 g、12.0 g碘化鉀、0.2 g氫氧化鉀分別溶于200 mL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后過濾于2 L的容量瓶中,以水稀釋至刻度,充分搖勻。錫對碘酸鉀標準溶液的滴定度為0.001 0 g/mL。
12.錫粒。
13.鐵坩堝。
14.馬弗爐。
15.500 mL錐形瓶。
16.300 mL燒杯。
17.蓋氏漏斗。
18.堿式滴定管。
稱取0.200 0 g試樣于250 mL燒杯中,以少許水潤濕,加20 mL濃硝酸、1 g硝酸銨,蓋上表面皿,置于低溫電爐上加熱,蒸至近干,冷卻。加50 mL水,加1 g硝酸銨,少量紙漿,蓋上表面皿加熱煮沸2 min,用慢速定量濾紙過濾,于濾紙上加入紙漿。將沉淀全部轉(zhuǎn)移到濾紙上,用50 g/L硝酸銨熱溶液洗滌燒杯、沉淀4次,沉淀連同濾紙放入鐵坩堝中灰化冷卻,加入4 g過氧化鈉,于馬弗爐中熔融(700~750℃),熔融物呈現(xiàn)桃紅色,取出稍冷。將坩堝放入盛有50 mL熱水的250 mL燒杯中浸出,用5%的鹽酸洗凈坩堝,加入40 mL濃鹽酸,迅速攪拌均勻,保持酸度在35%~40%。分三次加入2 g還原鐵粉,迅速攪拌至溶液呈現(xiàn)為灰白色,放置2 h。以塞有脫脂棉的漏斗過濾,用500 mL錐形瓶盛接濾液,用5%的鹽酸洗滌燒杯和沉淀4次。在濾液中補加40 mL濃鹽酸,加入1.8 g鋁片,待溶液中剩余少量鋁片,還原反應(yīng)緩慢時,蓋上盛有近半體積的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蓋氏漏斗,加熱煮沸使鋁片完全溶解,溶液冒大氣泡時取下錐形瓶,在蓋氏漏斗內(nèi)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溶液至近滿,流水冷卻至室溫。取下蓋氏漏斗,加入一小塊方解石、5 mL淀粉溶液(5 g/L),用碘酸鉀標準滴定溶液滴定至藍色出現(xiàn)即為終點。隨同試樣做空白試驗。
每組試驗均加入定量的10 mg錫標,并且加入一定量的砷標。按堿熔法,測定樣品中的錫結(jié)果見表1。
表1 砷的影響 mg
由表1可見,采用堿熔法測定錫的含量,當(dāng)砷小于4 mg時,不影響錫的測定,當(dāng)砷在10 mg以上時,對錫的測定有較大影響,當(dāng)砷大于20 mg時,滴定時無法觀察到終點。
每組試驗加入10 mg的錫標,同時加入一定量的砷標,試樣經(jīng)硝酸處理后,在過濾的過程中,用300 mL的錐形瓶承接濾液,將錐形瓶置于低溫電爐上蒸至近干,加入2 g硫酸鉀、20 mL濃硫酸,于高溫電爐板上加熱溶解,用溴酸鉀滴定法測定濾液中砷的含量。同時將濾紙及沉淀取下,經(jīng)鹽酸處理后,用ICP測定殘余砷的含量。試驗結(jié)果見表2。
表2 砷的分離效果 mg
由表2可見,樣品經(jīng)硝酸處理后,砷的分離效果較好。
為了驗證方法的準確度,每組試驗均加入80 mg的砷標,并且加入一定量的錫標,采用該方法進行錫標準回收試驗。結(jié)果見表3。
表3 標準錫回收試驗
從表3可以看出,在高砷的背景下,該方法的回收率96.15%~100.02%,因此該方法的回收率能夠達到試驗要求。
為了驗證試驗的穩(wěn)定性,試驗中選取兩個高砷樣品進行加標回收試驗,分別稱取0.200 0 g試樣各4份,按試驗方法步驟進行試驗,其中1#樣品含砷量為9.66%,2#樣品含砷量為15.36%,試驗結(jié)果見表4。
表4 樣品加標回收試驗
通過樣品加標回收試驗結(jié)果可知,該方法對樣品中錫的回收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為了說明該方法的精密度,試驗選取了2個高砷樣品進行試驗,每個樣品平行測定11次,結(jié)果見表5。其中樣品1含砷量17.32%,樣品2含砷量19.46%。
表5 精密度試驗 %
從表5可以看出,該方法的相對偏差較小,精密度較好。
試驗利用錫在硝酸中生成不溶物、形成沉淀的性質(zhì),通過過濾使干擾元素留在溶液中,達到分離干擾元素的目的。沉淀連同濾紙灰化后經(jīng)過氧化鈉熔融后,在35%~40%的酸性介質(zhì)中,先用鐵粉還原,過濾除去剩余鐵粉,35%~40%的酸度下,濾液用鋁片還原,用碘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試驗證明該方法很好地排除了砷的干擾,結(jié)果準確可靠,終點明顯,精密度較好,解決了難以準確測定高砷廢渣中錫含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