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三三
大概,母親對父親是一見鐘情吧。
說起他們相親的事情時,我打趣著問母親對父親的第一印象,母親赧然一笑:“那時候哪好意思看呢,只知道按人家教的,低著頭說自己不識字,沒文化……”但是,她分明記得父親穿了一件灰色襯衫,一副白凈書生的樣子。
一旁的父親端著架子,仿佛并不愿意深談,卻在聽到母親講述不全時,悠悠地補充:那時候剛下學(xué)沒多久……
父親第一次上門相親,竟然大咧咧地翹著二郎腿,枕著手臂仰躺在姥姥家門口的一輛架子車上,一臉的無所謂。母親堂姐旁邊打趣:“恁家窮成那樣,房子都沒有,鳳蘭(母親名字)肯定不愿意……”父親轉(zhuǎn)頭對母親說:“這媒不成就不說了,要是成了你不能跟這樣的人來往……”看著如此桀驁不馴的父親,姥姥態(tài)度不悅,不愿意母親過門受氣。
然而,母親同意。
從記事起,一到飯點,母親就指派我們到各個人群集合點去找父親。父親玩起來入迷,無論擱方(地方土棋,用小磚塊下)還是玩牌,一邊跟人爭得面紅耳赤,一邊對我們的喊叫充耳不聞,哪怕我們面對面地喊他,也常常連續(xù)不停地喊十幾聲他才會答應(yīng)。我們說,要吃飯了,他說好,馬上馬上。然而過了很久都沒回家,于是我們只好再去叫,如是兩三次,還是不見人影。母親便叫我們把飯給他端到跟前去。約莫二十分鐘后再讓我們端一茶缸水送去,順便把碗拿回來。
等我們大一些,父親每次一到家,我們就自覺地往臉盆里倒上水,讓父親洗臉。夏天是剛軋出來的涼水,冬天兌好合適的溫度。父親洗完臉,我們一旁遞上毛巾。而后,父親慣常地往屋檐下一蹲,我們幾個,分工給父親端飯、搬板凳——板凳要倆,一個放碗,另一個放倒給他坐。而后再給他端來一缸子水。井然有序?!@些事情母親全沒有特意教導(dǎo)過,但是耳濡目染,我們幾個早早就明白了父親是一家之主,理應(yīng)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再大些的時候,給父親端洗腳水,幫他洗頭發(fā)也是常事。
父親真是難得笑一回。他骨子里是個極悲觀的人。每逢遇到事情,總會先唉聲嘆氣地說一句:“這咋弄,沒辦法?。 弊孕÷犓林槹β晣@氣,我常常會莫名地緊張不安。有時看到他回家時神采飛揚,嘴里還哼著小調(diào),我就格外開心。稍微大些的時候,有次父親又吹著口哨回來,我高興地跟母親說,每次聽到父親哼著歌回家就很開心。父親聽到后,馬上換了一副冷冷的面容,仿佛剛才的笑容只是不小心的過失。
我十多歲時,家里跟大伯家生氣,而后,父親就生了莫名其妙的病,痛苦異常,卻總也查不出病因,折磨得他完全沒了生活的意志。母親陪著他,拋下家里的一切,東奔西走地治病。父親終日里只是躺在病床上忍受痛苦,或者吃藥昏睡,所有的事情都要靠母親。她不識字,掛號繳費都要一路問過去,身心俱疲卻毫無怨言??墒牵恢涝鯓用鎸Ω赣H兩三年都查不出病因的病,不知道哪個醫(yī)生才能治好父親,對渺茫難測的未來懷有深深的恐懼。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見到醫(yī)生就下跪,哭著求醫(yī)生治好父親,家里還有幾個半大不小的孩子呢。那年,母親三十七歲,頭發(fā)就全白了。
從小到大,我從沒聽到過父母吵架。我一直以為父母恩愛,深以為傲。長大后才知道,老輩人講究,關(guān)起門來拌嘴吵架,開開門就面色如常,從不會在旁人面前流露絲毫。我上高中后有段時間,假期回家明顯感覺家里氛圍怪怪的。母親照樣忙里忙外,神情卻總不開心,滿臉的委屈不甘。我漸漸地明白,還是因為父親。那兩年,姐姐弟弟已經(jīng)分擔(dān)了許多家事,閑下來的父親好像突然醒悟了一樣,開始動不動嫌棄母親沒文化,不識字,個子矮……母親氣不過爭辯幾句,卻總顯得有氣無力。我們幾個輪番為母親爭辯,一說起母親曾經(jīng)攬下來的那些重活、累活,父親總是面帶笑意,好像聽了一個笑話一樣問:恁媽干啥了?
小時候,村里村外,不時能聽到有人因為夫妻吵架而喝農(nóng)藥自殺,多數(shù)是女人。母親聽到類似的事情總會惋惜地說:咋舍得下孩子啊……我不知道母親在那段時間是不是也很絕望,自己奉獻(xiàn)了全部,卻換不回一句認(rèn)可的話。我那時候常??只?,暗暗擔(dān)心父母會不會哪天就離婚了,會不會我哪天再回到家時就看不到母親了。還好,我擔(dān)心的事終于沒有發(fā)生。
父親和母親關(guān)系的重大轉(zhuǎn)變是我大學(xué)畢業(yè)那年。我在廣州實習(xí),有幾天總是做夢,影影綽綽地夢到母親生病了。初不在意。直到有天下班,走在路上,脖子上的單顆珍珠項鏈莫名散開,我嚇了一跳,撿起珍珠,檢查鏈子,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重新裝好戴到脖子上。當(dāng)天晚上,依然夢到了母親。第二天醒來,我心里開始不安。在上班的公交車上,打電話給弟弟,問母親的情況。弟弟停頓了一下,哽咽著說:媽媽在家里突然昏倒,住了十多天院,剛剛出院!——那天傍晚七點多,母親照常蹲著幫忙收拾皮子,站起來時說了句頭暈,就突然直直倒了下去,幸虧二姐在旁邊及時扶住了她……看著癱倒在地沒有知覺的母親,父親嚇壞了,跪地大哭:“這個家完了,這個家散了……”母親被拉去鎮(zhèn)醫(yī)院,看不了,又拉去縣醫(yī)院,也看不了,絕望的父親給市里的舅舅打電話讓他們安排好醫(yī)院,救護(hù)車一路飛馳把母親送到市里。父親見著醫(yī)生就跪倒在地,哭著說:“我把錢都給你們,你們給我救救她,救救她……”
母親夜里兩點多才醒來,眼前一片迷蒙,不知身在何處,只聽見有人趴在她耳邊哭……緩緩清醒后才意識到那是父親,因恐懼亂了方寸的父親,手足無措得像個孩子一樣的父親……舅舅一直覺得父親不在乎母親,常常為母親不值,那天之后才開始改變看法。自那以后,父親對母親的態(tài)度徹底轉(zhuǎn)變:到點會囑咐母親吃藥,也不敢再隨便對母親發(fā)脾氣。偶爾因為舊事被母親嗆幾句,也只是哼一聲,不再氣勢洶洶、咄咄逼人。后來幾年里,母親只要受累或者生氣就會昏倒,斷斷續(xù)續(xù)住了很多次院,每回都是父親陪著。
看到渾身臭毛病的父親,我們有時候會埋怨,說都是母親慣的,母親總是嘆氣:“那時候心疼他,覺得全家老少就靠他一個人,他又沒人疼……”
每次提起往事時,是父親難得溫情的時刻,母親總是羞澀而幸福,連聲音都輕柔下來,仿佛那是她秘不外宣的快樂,是父親在冷漠傲慢的表象下真實的樣子,是母親第一眼見到父親時就發(fā)現(xiàn)的秘密。相伴大半生,父親越發(fā)乖張,不通人情,常常挑剔母親,好在母親通達(dá),不想我們?yōu)樗麄儞?dān)心,也常常能寬慰自己。我們深切地明白,父親蠻橫無理,但是他的整個精氣神,全都在母親身上,而母親也斷然離不開父親——那是她生命的一大部分,我們?nèi)紵o關(guān)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