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鄭國的君主鄭文公在兩個大國——齊國和楚國之間搖擺不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尋求生存。鄭文公有許多妃子,生了不少兒子。鄭國的儲君世子華因此十分擔心哪一天失寵,被剝奪繼承人的位置。為此,世子華找到鄭國人稱“三良”的三位賢者:孔叔、師叔、叔詹,問他們自己該怎么做。三位賢者告訴他,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盡好孝道就可以了。世子華以為這三人在敷衍自己,從此便懷恨在心。
一次,鄭文公派世子華出使齊國,想借此考察一下這個繼承人的能力。世子華不愿意去,但在鄭文公的堅持下不得不啟程。到了齊國后,他對齊桓公說:“君上,我們鄭國的朝政都被孔叔、師叔、叔詹這三個惡人把持,我父王也被他們蒙蔽,才會做出背叛齊國,倒向楚國的事。如果君上能夠出兵幫我們消滅這三個人的勢力,鄭國從此將會是齊國最忠誠的屬國?!?/p>
齊國的宰相管仲聽了這話,對齊桓公小聲說道:“大王不要聽這個小子胡言亂語。據(jù)我所知,那三個人在鄭國以公正賢明著稱,號稱‘三良。這小子滿嘴謊言,顛倒黑白,就是要挑撥他父親和臣子之間的關(guān)系,我看他恐怕要大禍臨頭了?!?/p>
于是,齊桓公對世子華說:“出兵打仗是國家大事,非同兒戲,還是讓你父親來和我說吧。”
由于厭惡世子華在背后搬弄是非的嘴臉,管仲故意將他這番話告訴了同行的鄭國官員,官員們又很快將此事匯報給了鄭文公。世子華回國后,鄭文公勃然大怒,揭穿了他在齊國搬弄是非的事,命人將他關(guān)進大牢。然而,世子華在牢里還不老實,試圖挖地道越獄。于是鄭文公對他徹底失望,下狠心將他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