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通過1.9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后,美國輿論和市場的信心同時大增,對美國經(jīng)濟今年將實現(xiàn)近幾十年最高增幅的預測不斷出現(xiàn),一些分析甚至稱,美國今年對全球經(jīng)濟增長的貢獻將重新超過中國。
去年底剛有過9千億美元的紓困計劃,緊接著又來一個1.9萬億更大的,美國政府和美聯(lián)儲看來都下決心搞“大水漫灌”了。誰都知道,這樣做的短期效應不難實現(xiàn),但它的長期副作用很大,特別是當美國國債已占GDP137%的時候這樣干,慢性風險尤其是明擺著的。
中國吸取了國內外大規(guī)模刺激計劃的經(jīng)驗教訓之后,這些年一直拒絕考慮“大水漫灌”之策,去年經(jīng)濟很困難的時候,仍然保持了克制。美國有如此量化寬松的大手筆,與它的體制就是鼓勵追求眼前利益、這屆政府不用擔心之后“洪水滔天”有關。但這樣做在中國不行。
另外美元充當世界貨幣,多發(fā)的美元總比其他貨幣一旦多發(fā)了更容易向美國之外分散,在一定程度上讓全球幫著美國的量化寬松埋單,這也減輕了美國政府大量舉債的壓力。
然而如此下去,美國經(jīng)濟就像一個壓力越來越高、按照常識和常理早晚要爆炸的危險系統(tǒng)。它的確可能促進美國經(jīng)濟在去年大跌后今年的反彈,帶來短期繁榮,但同時把一顆巨大的雷懸在了自己、也懸在了世界的頭頂。
就說美國股市,它的狂漲幾乎就是量化寬松吹起來的泡泡,所有人對此都心知肚明,預言美國股市“早晚要崩”的人很多,一些分析認為它的泡沫應該擠掉一半,才能回到正常。但是量化寬松接著量化寬松鼓舞了投資者們,大家一起下注,延續(xù)賭博。
美國以世界“領導者”自居,但它搞的事情很懸乎,治理漏洞越來越多。它不是腳踏實地補漏洞,而是用發(fā)錢、玩地緣政治來掩蓋漏洞。它沒有消除風險,而是把風險向外推,向后推,這種處事哲學對世界就不是好的示范。
美國財政這樣大放水,讓小經(jīng)濟體幾乎無路可走。它們是沒資本這樣舉債過日子的,美國經(jīng)濟如此“金融化”,小經(jīng)濟體只能感受到自己小船下面的湖水在劇烈晃動,福禍難料。它們的大量生意都要用美元結算,那些國家的人很擔心自己被“薅了羊毛”。
另外,美國不僅投資界,輿論界也對今年第一季度經(jīng)濟的快速復蘇如此興奮,對去年第四季度先于歐洲實現(xiàn)正增長津津樂道,似乎他們不記得了,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是美國人死于新冠肺炎最多的兩個季度。好于歐洲的經(jīng)濟數(shù)字是那些死者的命和無數(shù)感染者的健康換來的,它真不值得驕傲。
我們只能感慨,美國的確是赤裸裸的資本主義國家,資本利益處于該國價值判斷的中心位置。很多美國人能夠從1.9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中分得1400美元救濟,但他們并非這項施政的終極目標,他們是幫著資本獲利的資料和陪襯,這一點無論疫前、疫中還是疫后都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