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宋崇升②王紹禮
陳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職員,平時下班后就忙看做飯、帶孩子,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條,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勺罱欢螘r間,陳女士總說累,不想做飯,家里三口人的晚飯基本靠外賣。
丈夫小張以為她最近工作壓力大,沒太在意。但讓小張覺出不對勁的是,自己出差幾天,回家一看,廚房的水池子里居然泡著一堆碗碟。這個情況完全不符合妻子一貫好干凈、講衛(wèi)生的風格。
妻子怎么突然變得這樣懶?經(jīng)過詢問,妻子的工作崗位沒什么變化,也沒有發(fā)生不愉快的事情,但她看上去無精打采,不愛理人,不愛活動,總想躺著。最重要的是經(jīng)常耷拉著臉,像別人欠她錢似的。
小張很生氣,心想什么都不干就算了,還成天擺臭臉,鬧什么???為此,他和妻子大吵了一架。
讓小張意外的是,平時不愛哭的妻子竟然哭個不停,還說活著沒意思,不如死了好。
這下子小張覺得事情嚴重了,妻子現(xiàn)在懶得過頭,情緒明顯不對勁。他立馬咨詢醫(yī)生,最后結論是抑郁癥。小張心里犯嘀咕,這“懶”也是???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現(xiàn)是情緒持續(xù)的低落,興趣的下降和愉快感缺失。其他表現(xiàn)還有精力明顯減退,容易感到疲乏,注意力下降,缺乏自信,覺得自己無用無助,對未來感到?jīng)]有希望,吃不香,睡不好等。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傷害自己的想法和行為,甚至會自殺。大部分的抑郁癥患者看上去懶言少動,消極拖沓,會給人一種懶惰的感覺。那么,抑郁癥患者表現(xiàn)出來的懶惰和普通人的懶惰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呢?
從心理表現(xiàn)的橫斷面來看,普通人的懶惰,大多是一種行為習慣。比如有的人懶得整理自己的房間,懶得換衣服,懶得走路或做運動。這種懶惰通常是有選擇性的,大多是不愿去做那些費心、費力又吃苦的事情,或者不愿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而對于自己喜歡的事情則樂此不疲。比如,有的女孩子懶得洗衣服,卻對逛街、購物情有獨鐘,一點也表現(xiàn)不出懶的樣子,甚至還很積極主動。
抑郁癥患者的懶惰則沒有選擇性,而是有普遍性,即無差別的不愿做任何事情。一些嚴重抑郁癥患者,幾乎不能做任何事情,包括吃飯、如廁等日?;顒印<词挂郧跋矚g的事情,也引不起患者的興趣。患者往往感覺行動不起來,或力不從心,或一拖再拖。有的患者即使打起精神去做,也體驗不到以往快樂的感覺。所以,很多抑郁癥患者并非真正的懶惰,而是其行為被抑郁情緒抑制了,看起來顯得懶惰而已。
從心理表現(xiàn)的縱向看來,普通人的懶惰,是一種穩(wěn)定的性格特點。一個懶惰的人,給人留下懶惰的印象,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貫如此。所以,熟悉的人通常會對一個人的懶惰習以為常,見怪不怪。而懶惰的人通常也不會為自己的懶惰而自責內疚,因為這早已是他們性格的一部分。并且,只要他本人想改變,是可以說變就變的。
而抑郁癥患者的懶惰則與此不同?;颊咛幱谝钟魻顟B(tài)后,會變得比以前更懶惰了,就像從平地進入低谷一樣,前后有一個落差。處于抑郁狀態(tài)的患者,有時候自己明顯意識到這種懶惰是不正常的,并試圖去改變,但總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明明知道自己該搞衛(wèi)生了,但就是沒有動力,難以“啟動”自己的行為。很多患者也會為自己的懶惰而自責內疚,但就是不行動。經(jīng)過治療之后,患者的狀態(tài)會漸漸活躍起來、積極起來,恢復到從前的模樣。所以,抑郁癥患者的懶惰具有階段性或暫時性的特點,而非持續(xù)不變的,除非患者的抑郁癥轉成慢性。
在處理方式上,普通的懶惰和抑郁癥也有很大的不同。對于前者,改變起來需要本人對自身的省悟,需要有改變的動機,也需要環(huán)境的幫助。比如,有的大學生剛入學的時候不主動搞衛(wèi)生、洗衣服,但可能會被勤勞的室友影響而厭惡自己的懶惰,或者因為談戀愛有了動力,或者是迫于環(huán)境的壓力,而去改變懶惰的習慣。改變的方式就是去行動,在不斷的行動中轉變。
而抑郁癥患者的懶惰,有身心兩個方面的因素。在身體上,很多抑郁癥患者,特別是中重度抑郁患者,都會有疲乏、勞累、倦怠的感覺,甚至會感覺身體被掏空。所以,在這種體力支撐不給力的狀態(tài)下,患者是不想活動的,也很難不表現(xiàn)出懶惰的狀態(tài),就如同汽車的油箱里沒油了一樣。在心理上,患者會對很多事情缺乏興趣,沒有動力,即使身體不疲勞,也沒有動機做事情。就像汽車雖然有油,但發(fā)動機不給力一樣。對于抑郁癥患者而言,經(jīng)過治療之后,特別是藥物治療后,這種情況就會大為改觀?;颊咭话悴恍枰~外的努力,就會擺脫抑郁狀態(tài)下的懶惰。
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癥患者的低落心情是內在的,不仔細詢問觀察,或許不會發(fā)現(xiàn)。但患者所謂的懶惰行為卻是外在的,顯而易見的。很多家屬不了解抑郁癥的特點,會誤解患者性格懶惰而加以責怪。這種情形在青少年抑郁癥患者中也較為多見,很多家長不能理解患有抑郁癥的孩子,認為孩子就是變懶了,是好逸惡勞,逃避學習,是“玻璃心”“無病呻吟”。這樣的想法對患病的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處于抑郁狀態(tài)的孩子不是懶,只是在你不知道的世界里遭受著折磨。
也提醒大家,對于一些不明原因的懶惰,要保持警覺。如果在懶惰以外還有情緒等方面的異常表現(xiàn),不妨到精神心理科門診讓醫(yī)生判斷一下。千萬不要忽略了懶惰背后可能隱藏的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