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聰
(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1)
構式(construction)在傳統(tǒng)語法著作中被用來描寫語言結構,主要指句法層面的結構。到了20世紀中期,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家使用的“construction”(構式)成了具有特定意義的術語,其所指與傳統(tǒng)意義相比有所擴大。
隨著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構式的概念意義又有了新的變化,其直接來源為Fillmore的格語法和后來的框架語義學、Lakoff的格式塔語法、Langacker的認知語法,以及中心語驅動短語結構語法。構式語法認為,構式是形式與意義的結合體,包括語素、詞、半固定和固定的習語和熟語,以及抽象的句型,跨語言的多個層次,有關語言的所有的知識可用構式的網(wǎng)絡來建構?!案黝悩嬍蕉际窃诹暤谜呓邮芰俗銐虻妮斎?、并借助于一般的認知機制而習得的”[1]。構式語法的出現(xiàn)為語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方法,對先前未能解釋或認為理所應當而不以為然的語言結構具有很強的解釋力。
構式語法(construction grammar)作為研究語言的一種新方法,在國內的大量文獻中被用以研究漢語及英漢語對比分析。①張伯江,1999,2000;沈家煊,1999,2000;李淑靜,2001;陸儉明,2004;董燕萍、梁君英,2002;紀云霞、林書武,2002;石毓智,2003;王惠,2005。對漢語構式的研究也是近年來語言學研究的一個熱點,目前有許多文獻都是關于漢語構式的個案分析,比如“愛V不V”的構式分析[2],“V得/不了”與“V得/不著”的構式分析[3],“某V某的N”構式的認知語用研究[4],等等。漢語的靈活使用性為語言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此剖褂貌徽剑灰?guī)范且搭配復雜的漢語構式,通過研究可以填補某種漢語用法的空白,從而豐富語言研究。
“V多少V多少”作為漢語中一種常見的構式,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日??谡Z及部分書面語中。以下是在語料庫中檢索到的包含這種構式的例句。
(1)我們推行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搞強迫,不搞運動,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樣慢慢就跟上來了。(北京大學中國語言研究中心語料庫)
(2)據(jù)調查,由于種糧比較效益低,有二、三產(chǎn)業(yè)穩(wěn)定收入的農(nóng)戶,往往把農(nóng)業(yè)特別是種糧當作副業(yè),“種多少算多少,收多少吃多少”,粗放經(jīng)營,甚至棄耕撂荒。(北京大學中國語言研究中心語料庫)
(3)很多人都是成百斤地買,有的甚至提出“有多少要多少”。(北京語言大學BBC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
(4)何況現(xiàn)在特殊情形,好的傭人真難得,而女人要多少有多少。(北京語言大學BBC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
(5)一些富裕行政村規(guī)定,只要團組織搞活動,需要多少撥給多少。(國家語委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
(6)科研人員讓孩子們對每一種酸奶進行評價,至于數(shù)量隨意,想吃多少吃多少。(北京大學中國語言研究中心語料庫)
通過檢索語料庫觀察分析語料,筆者將“V多少V多少”構式進一步劃分為五種子構式進行研究。它們分別為:“V多少是/算多少”;“有多少V多少”;“V多少有多少”;“V1多少V2多少”;“V0多少V0多少”。
通過查閱語料以及結合人們的日常使用可以發(fā)現(xiàn)“V多少V多少”的使用位置比較固定。此構式具有“VP”構式的特點,因此,構式前可跟名詞代詞等詞類充當主語成分,構式后面一般情況下不跟任何內容,即以“V多少V多少”結尾或作為小句的結束。另外,該構式也可以單獨出現(xiàn)使用。
在“V多少V多少”構式中可以明顯看出,“多少”是一個象征單位?!岸嗌佟弊鳛闈h語詞語有多種釋義,如表1(見下頁)所示:
表1 “多少”的詞匯義
可以看出不同構式賦予詞語“多少”不同的語義,在“V多少V多少”這個構式里,“多少”的語義被固定為一種,即表示不定的數(shù)量。這體現(xiàn)了構式對其組成單位的壓制,且不僅出現(xiàn)在語義層面。Fillmore[5]認為詞項本身就是構式,當“多少”這個構式表示不定的數(shù)量時,可以作為小句的賓語,與前面的動詞一同構成“VP”構式?;蛘哒f“多少”這個構式與動詞相結合產(chǎn)生新的構式“V多少”。本文所研究的“V多少V多少”構式與“V多少”構式通過繼承關系實現(xiàn)連接,屬于Goldberg[6]定義下的次部分連接。
在“V多少V多少”這個構式中,兩個動詞的選擇,以及構式前使用的其他成分都對該構式存在句子的句法層面有一定影響,從而導致語義及語用層面也會出現(xiàn)不同。根據(jù)前后兩個動詞是否一致,進一步將該構式劃分為“V1多少V2多少”和“V0多少V0多少”。圖1為“V多少V多少”構式中兩個動詞不一致時的分析例句。分析可得出,“V1多少V2多少”這種兩個動詞重疊使用的構式乍看有些特殊,但究其深層語義結構可知,包含兩個“V多少”的這種構式中存在一個先后的邏輯關系,因此,兩個動詞之間其實有連接關系。只是這種語義上的連接關系在句法中的體現(xiàn)被逐漸省略掉,查閱語料之后也可以發(fā)現(xiàn)兩個“V多少”之間也有借助“就”去實現(xiàn)這種句法上的完整性,但很明顯“V多少V多少”這種構式已經(jīng)逐漸固化成為最常用的表達。即便沒有實實在在的連接詞出現(xiàn)在兩個“V多少”之間,這個大構式中的兩個子構式之間也有其概念語義的必然連接性。
圖1 “V1多少V2多少”構式結構分析
圖2 “V0多少V0多少”構式結構分析
圖2為前后兩個動詞一致時的分析例句。在前后兩個動詞一致時,筆者更傾向于將第一個“V多少”作為狀語成分,表示對動詞某種程度上的限定。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后兩個動詞一致時,“V0多少V0多少”構式前必須加上相關的情態(tài)動詞,否則該構式就失去了意義。原因是人們的認知和經(jīng)驗中并沒有認可兩個相同動詞加上“多少”重疊在一起使用能產(chǎn)生常規(guī)的意義。加上情態(tài)動詞,將第一個動詞的語義轉化為狀語成分,從而讓構式在句法和語義方面都能夠成立。假設將圖2中的例句部分翻譯成對應的英語“You can eat as much as you want”就能更加直觀看出,在“V0多少V0多少”前增加助動詞的必要性。以下是不同情態(tài)動詞加該構式的實例。
(7) 一旦立了法,演員也用不著背包袱,該掙多少掙多少。當然演員也有本身的修養(yǎng)、職業(yè)道德等方面的問題。(北京大學中國語言研究中心語料庫)
(8) 她的錢,她愛給誰給誰,愛給多少給多少,怎么成了“做事不公”?怎么叫“公”?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研究中心語料庫)
(9) 朋友說我很適合在歐洲生活,和歐洲人一起喝酒完全是隨意,主人隨主人之意,想喝多少喝多少;客人隨客人之意,能喝多少喝多少,從不會有人勸酒。(北京大學中國語言研究中心語料庫)
(10)面對這些古老磚塊,工程人員說,損壞程度較大的地方將采取揭墁的方式,舊磚能留多少留多少;相對整齊一些的地方只把嚴重損壞的磚塊剔除更換,其余則原封不動。(北京大學中國語言研究中心語料庫)
根據(jù)動詞的具體選取不同,構式所展現(xiàn)的形義特點也不同。比較明顯的就是將“V多少V多少”中的某個動詞固定后形成的三個構式。分別為“V多少是/算多少”,“有多少V多少”,“V多少有多少”。僅在句法層面,筆者認為后兩者的結構與其他三種相比比較相似,故放在一起討論。以圖3 “V多少是/算多少”的例句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是或算”這樣的存現(xiàn)動詞在時體層面具有特殊性,放在該構式的第二個動詞位置上,因此,可以將第一個動詞附于主語,從而它們整體具有了主語的功能。此時“是/算”充當句子的謂語部分。如果用英語表達這種構式可能會有這樣的句子:“What you’ve done is enough for us”,就能更加清楚理解“V多少是/算多少”這個構式。
圖3 “V多少是/算多少”構式結構分析
圖4 “V多少有多少”構式結構分析
圖5 “有多少V多少”構式結構分析
圖4和圖5(見上頁)分別是“V多少有多少”和“有多少V多少”的例句分析。這兩種構式的共同點是衍生出來又一個充當主語的成分。首先“有”這個動詞在這個構式中表示已經(jīng)客觀存在的事物。而另一個動詞的出現(xiàn)是對其數(shù)量值進行匹配。通過對這兩種構式句法的轉換,最終都將第一個“V多少”作為狀語部分,這一點與“V0多少V0多少”的分析相似,但不同的是這兩種構式都不是必須在前面加上“能、該、想”等情態(tài)動詞。即使同樣是充當狀語成分,但表達的意義卻不同?!癡0多少V0多少”中的狀語部分表示的是主語在能力范圍內的動作;“V多少有多少”表示的是主語在預想范圍內擁有或者獲得的動作;“有多少V多少”表示的是主語在客觀存在事物數(shù)量的限制下的動作。另外“V多少有多少”和“有多少V多少”這兩種構式都可以實現(xiàn)句子的話題化,像“饅頭吃多少有多少”“饅頭有多少吃多少”,構式將實際的受事放在施事的位置,甚至省略了施事。
框架語義學的核心思想是人們通過日常真實的場景逐漸在大腦中形成規(guī)約性的意象圖式,這就是認知完型(gestalt),即抽象的語義框架。理解一個框架中的某個概念時,一定是以理解整個框架為前提。反之,當概念框架中的某個概念被反映到具體的語言表達,如一個文本或對話中,該概念框架中的其他概念也隨之被自動激活[7]。
關于動詞的語義,Goldberg[8]的構式語法思想認為,“一個動詞所表達的意義是一個由若干參與者構成的語義框架,并且是由人的百科知識和親身體驗形成的背景框架。一個動詞的語義框架知識還包括一些句法因素,限制和制約著名詞、副詞、介詞或其他附加成分的使用和出現(xiàn)”。另一方面,動詞和構式之間存在著融合,當動詞出現(xiàn)在某一構式中,這個動詞就可以被看作能夠出現(xiàn)在該構式里的某一家族的成員,該動詞就與可出現(xiàn)在構式中的其他動詞相聯(lián)系。
在“V多少V多少”這個構式中,動詞成員就體現(xiàn)了這樣的聯(lián)系。特別是在“V1多少V2多少”構式中,前后兩個動詞的選取和組合都不是任意的,具體可見表2。
表2 構式中前后動詞的搭配
可以確定的是,根據(jù)目前可以搜索到的實際出現(xiàn)的語料,“V多少V多少”構式中出現(xiàn)的兩個動詞都屬于帶有人或動物屬性特點的范疇內的成員,并且兩個動詞之間還有著密切度不同的聯(lián)系。在“賺多少花多少”中,“賺和花”是比較明顯的具有反義意義的詞。但在“知道多少說多少”中,兩個動詞之間的聯(lián)系似乎較小。兩個動詞之間的關系還需進一步分析研究,但唯一能夠比較確定的是,動詞所屬的范疇都指向人或動物。反之用該構式生成的句子就會被不認可或者存疑,比如下列句子。
(11)打雷多少下雨多少。※
(12)(花)枯萎多少(人)栽多少。?
(13)(車)行駛多少(車)耗油多少。?
“V多少V多少”構式中前后兩個“V多少”的語義被象征單位“多少”在概念上被量化。由兩個“V多少”分別構成兩種意象圖式,但通過概念隱喻成為存在于人腦當中的實體,通過對比或者重合關系聯(lián)系起來。通過對“V多少V多少”構式中5種構式的分別研究,可以得出該構式的概念對等體有兩種狀態(tài),即概念上的對等和概念上的不對等。首先是概念上的對等,出現(xiàn)在“V多少是/算多少”與“V1多少V2多少”兩種構式中,見表3。在“V多少是/算多少”中第一個“V多少”很明顯被隱喻為第二個“V多少”所表示的實體總量。在“V1多少V2多少”中,語言使用者不僅將兩個“V多少”的語義統(tǒng)統(tǒng)概念隱喻為實體總量,還在它們之間劃起了“等號”,但這種相等僅僅是概念上的相等。
表3 兩種子構式的概念語義
但在“有多少V多少”“V多少有多少”,以及“V0多少V0多少”構式中,這種概念對等關系是不能確定的。在“有多少V多少”中,“有多少”即客觀現(xiàn)實中實際存在的數(shù)量決定了第二個“V多少”的概念數(shù)量;在“V多少有多少”中概念數(shù)量的確定取決于語言使用者的需求數(shù)量;“V0多少V0多少”中的概念數(shù)量則取決于語言使用者預期可能達到的數(shù)量,但由于不同語境下的語言參與者也不同,因此這時該構式蘊含的語義數(shù)量也是不確定的。綜上,這三個構式中的兩個“V多少”所擁有的概念數(shù)量是不能確定等同的。可參考圖6、7、8(圖8見下頁)。
圖6 “有多少V多少”概念語義體
圖7 “V多少有多少”概念語義體
圖8 “V0多少V0多少”概念語義體
對“V多少V多少”中五類構式的語義成分進行劃分可以看出,該構式將動詞語義的凸顯由關系轉化為事物即實體,并借助象征單位“對少”對實體進行概念上的量化。前后兩個“V對少”又通過框架語義中的某種關系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量化的對比、融合。
Grice于1975年發(fā)表的《邏輯與會話》一文中提出了四條合作原則,分別是量的準則、質的準則、關系準則與方式準則。在“V多少V多少”構式的實際運用中,可以發(fā)現(xiàn)若有違背合作原則的情況一般都是違背了質的原則。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概念語義體不對等的“有多少V多少”“V多少有多少”“V0多少V0多少”三個構式中。
(14)下屬有怨氣,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讓他們“出氣”,有多少出多少,出錯了也不要緊,就是一些過火、“走板”的話,也要讓人家講完,然后找到適當?shù)臅r機和方式,進行引導和教育。(北京大學中國語言研究中心語料庫)
(15)住進招待處,就不時被上門推銷鋼材者的敲門聲驚擾:“要不要螺紋鋼?唐鋼、天津三軋的,要多少有多少,有回扣!”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研究中心語料庫)
(16)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這才像客人。(北京大學中國語言研究中心語料庫)
通過對“V多少V多少”語料的查閱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三種構式往往違背了質的原則?!坝卸嗌賄多少”構式中客觀世界實際存在的數(shù)量決定了人動作可涵蓋的范圍,但具體的數(shù)量無法確定。
“V多少有多少”構式中聽話者被置于很高的位置,直接決定了動詞所涵蓋的概念上的量,可以說是一種以聽話者為導向的用法。但說話人能提供的是否為聽話人預期所需求一致從構式中尚不能確定,因此,還是違背了質的原則?!癡0多少V0多少”構式由于前面還要加上“能、該、想、愛”等情態(tài)動詞,因此,具體的數(shù)量取決于施事的一方,但動作所涵蓋的范圍或數(shù)量是由客觀世界提供,人的需求和實際被提供的數(shù)量一定是不對等的。說話者將不能確信的言語表現(xiàn)出來違背了質的原則。相對于這三種構式,“V1多少V2多少”和“V多少是/算多少”在具體的使用中所闡述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更中肯一些。
本文主要從句法、語義及語用三個層面分析現(xiàn)代漢語構式“V多少V多少”。通過查閱分析相關語料,歸納該構式的具體用法,又進一步將“V多少V多少”這個構式劃分為“V多少是/算多少”“有多少V多少”“V多少有多少”“V1多少V2多少”“V0多少V0多少”這五個構式。通過句法與語義的互動探究這五種構式背后的認知生成機制。本文的不足之處在于只研究了完全符合該構式的語料,還有其他相似的用法并未涉及分析。
對“V多少V多少”所蘊含的概念等同體的分析也體現(xiàn)了漢語思維的空間性、遷移性和靈活性。從歷時語言學和認知社會語言學角度分析可以推斷“V多少V多少”這個構式是由一定的象征單位和子構式逐步在語言使用發(fā)展中產(chǎn)生的,并且背后映射出中國人獨特的思維和語言生成機制,以及中國社會的語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