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安睿
茶,是中國的傳統(tǒng)飲品。我聽說過不少與茶有關(guān)的故事,比如神農(nóng)嘗百草,以茶解毒;茶在唐代傳到了日本,形成了現(xiàn)在很有名的茶道;茶是中國的開門七件事之一……爸爸總以我是小孩子為由,不給我喝茶。正值中秋佳節(jié),爸爸一高興,答應(yīng)讓我嘗嘗五種茶。
黃山毛峰是我最喜歡的綠茶。墨綠色的葉片又細(xì)又長,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淺黃色的茶湯與翠綠色的茶葉相遇時,一股濃濃的綠茶香氣,像是被茶葉盒關(guān)了好久,終于得以舒展一樣興奮地跑了出來。我閉上眼睛,嗅著茶香,猶如置身在茶園中。抿一口茶含在嘴里,滿口的茶香夾雜著一點兒淡淡的苦味,咽下茶水,嘴巴里仍然滿是茶香,過了不久,一絲絲的甜味冒出來躺在舌尖上,爸爸告訴我,這就叫“回甘”。它就像彩色的國畫,充滿了詩一般的意境,耐人尋味。
祁門紅茶屬于發(fā)酵茶,顏色是接近黑色的深紅色,茶葉小而卷曲,像是炒糊了的綠茶。深黃色的茶湯伴著濃濃的苦味,感覺喝上一大杯糖水才能緩過來,而且紅茶需要過很久才有回甘。但是,紅茶搭配牛奶做出的奶茶,卻超級好喝。紅茶在十七世紀(jì)就遠(yuǎn)銷歐美,深受英國人的喜愛。它就像抽象畫,喜歡的人一看就懂,趨之若鶩,不喜歡的人敬而遠(yuǎn)之。
祁門安茶屬于半發(fā)酵的黑茶,早在紅茶之前,就遠(yuǎn)銷東南亞。它被箬竹葉包裹著,放進一個小竹簍里,成了一個茶餅,想要喝它得“摳”。安茶的茶葉是深黑色的茶渣。淺橘黃色的茶湯聞上去像草藥的味道,聽孫阿姨說,安茶有安五臟的藥效呢。安茶入口不像紅茶那么苦,而是一點點甜味中夾雜了一點澀味。安茶比綠茶耐泡,通常泡上四五遍水,茶味也不會淡。它就像中國版畫,雖然樸實、厚重,沒那么華美,但是線條明快,張力十足。
茉莉龍珠屬于花茶,它是由茉莉花和綠茶窨制后,再搓成一個小圓球,圓球上夾了一條條白絲(這叫白毫)。開水一沖,小球球們一個個脹大、展開,最后展開成了完整的茶葉。金黃色的茶湯散發(fā)著茉莉花的香味,留在口中的也全是茉莉花香,好像是把一把茉莉花含在了嘴里,因而味道也有點苦。它就像是剪紙畫,姿態(tài)萬千而又清新生動。
廣東小青柑是將黑色碎茶渣狀的普洱茶塞進曬干的青柑里,當(dāng)開水沒過小青柑,塞在里面的一些普洱茶就會逃跑出來,茶湯變成了紅棕色。茶杯上則縈繞著柑橘的香氣,喝到嘴里,也是滿口陳皮味道,好像我喝的是陳皮茶一般。它就像是刮畫。用竹刀刮出來的畫作,有了底色的襯托和對比,更突顯畫的美麗。
爸爸說,“一茶一世界”,在不同時候品同一種茶,還會有不一樣的體驗。我咂咂嘴,滿心期盼著下次的品茶。
(指導(dǎo)教師:陳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