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英財經(jīng)網(wǎng)3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抗擊新冠疫情成功反而拖慢其疫苗接種當前,中國的新冠疫苗幫助一些國家進行大規(guī)模接種,但其國內(nèi)的疫苗推廣似乎進展比較緩慢。截至2月底,中國的疫苗接種只覆蓋了約3.6%的人口。相比之下,美國的疫苗接種已經(jīng)覆蓋該國約18%的人口,英國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口占比接近30%。
當然,中國人口眾多是一個原因,但也有其他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中國很早就控制住了疫情,生活基本恢復正常,民眾可以自由進行活動和社交。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希德達爾特·斯里達爾說:“英國和美國開始實施疫苗接種計劃時,這兩個國家的社區(qū)傳播很嚴重,所以接種疫苗多少被看成是控制社區(qū)爆發(fā)的措施。中國的情況則截然不同,沒有同樣的緊迫感,因為病例太少了。”但無論具體情況如何,最終的目標都是要達到群體免疫,這對生活恢復到疫情前至關(guān)重要。
中國目前只使用國產(chǎn)疫苗,已批準了4種。大規(guī)模的疫苗接種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截至3月2日,北京已接種疫苗人數(shù)超過500萬。目前,疫苗接種是自愿的。中國媒體和衛(wèi)生部門一直向公眾宣傳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政府免費提供疫苗。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上周表示,中國要達到70%至80%的接種比例,才能建立起免疫屏障,估計到2022年中或年底可以實現(xiàn)。屆時北京將舉辦冬奧會,這是一個展示國家軟實力的機會。
但是,國內(nèi)外對中國疫苗需求的增長將給中國帶來另一個挑戰(zhàn)。中國需要兼顧本國需求并兌現(xiàn)對其他國家的承諾。中國已承諾向全球交付約5億劑疫苗,需求最大的是巴西、智利、土耳其和印尼?!?/p>
(作者JaneLi,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