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孫小成,歐陽國春,孫洪波,滕林娟,鄒林森
(1.湖南永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425000;2.永州市零陵區(qū)農業(yè)農村局)
永州市本地甜瓜存在主栽品種單一、產量低、抗病性差、混雜退化嚴重、貨架期短、專用品種及特色品種少等問題[1],嚴重影響甜瓜產業(yè)發(fā)展,選擇適宜當?shù)卦绱捍笈镌耘嗟奶鸸掀贩N,采取配套設施及栽培技術等是促進甜瓜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手段[2]。本試驗以厚皮甜瓜品種雪峰蜜2號為對照,引進5個厚皮甜瓜品種在早春塑料大棚內開展品比試驗研究,以篩選出適宜永州地區(qū)推廣種植、綜合性狀良好(優(yōu)質、高產、高抗)的甜瓜品種,旨在為本地甜瓜主栽品種的示范推廣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為瓜農選擇甜瓜新品種提供指導,為總結早春西甜瓜大棚膜下滴灌栽培技術提供理論依據(jù)?,F(xiàn)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參試甜瓜品種共6個:以雪峰蜜2號(湖南省瓜類研究所)為對照(CK),引進厚皮甜瓜新品種玉菇(臺灣農友種苗公司)、一品紅(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伊麗莎白(南京金豐種苗公司)、西薄洛托(南京金豐種苗公司)、脆禧(上海市農業(yè)科學院)進行品種比較試驗。
試驗于2020年在永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種苗基地連棟大棚內進行,土壤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pH值6.8,含有機質16.1 g/kg、氮1.13 g/kg、磷0.50 g/kg、鉀15.0 g/kg,堿解氮125.0 g/kg、有效磷6.1 g/kg、速效鉀84.0 g/kg。
共6個處理,行株距2.0 m×0.5 m,采取隨機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0 m2,每小區(qū)種植10株,每株留瓜3個。膜下滴灌,單壟栽培,結合整地,施有機肥900 kg/667 m2、復合肥100 kg/667 m2,和土壤充分混合。沿大棚縱向起小壟,覆蓋1.45 m寬黑色地膜,壟高10 cm,膜下鋪設滴灌帶1根,播種前3 d灌水,保證浸透膜下土壤,膜邊見濕為宜。播前用多菌靈拌種,并放入55℃溫水中浸種24 h。采用托盤播種育苗,1月28日播種,2月29日定植,沿滴灌帶一側打定植孔,定植孔距滴灌帶10 cm?;ㄆ?,于9:00~11:00進行人工輔助授粉[3],并掛牌標記用于記錄成熟期。整個生育期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各處理田間管理方法一致。
①生物學性狀 a.生育動態(tài)記載。包括出苗期、抽蔓期、現(xiàn)蕾期、開花期、采收期、果實發(fā)育期、全生育期;開花期為第一雌花開放時間;果實發(fā)育期根據(jù)掛牌記載,于雌花授粉當天掛牌,記錄授粉日期與果實成熟期。
b.抗病性調查。于苗期、授粉期與果實成熟期,調查各品種抗病性,調查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霜霉病、白粉病。其中,猝倒病與根腐病以病株率計。霜霉病與白粉病病害程度用病情指數(shù)評價,共調查4次:第1次施藥(移栽后發(fā)病初期,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前調查發(fā)病基數(shù),之后每隔15 d噴施1次,每次施藥前與最后1次施藥后1周調查各小區(qū)發(fā)病情況,并計算病情指數(shù);調查時采用5點法取樣,定株定葉調查5株,每株調查10片葉,記錄總葉數(shù)與各級病葉數(shù),計算病情指數(shù)。病害分級方法[4]: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5%,3級: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6%~10%,5級: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11%~20%,7級: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21%~40%,9級: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40%。綜合抗性評價分為3級:強、中、弱,分別以+++、++、+表示。
病情指數(shù)=∑(各病級代表值×該級病葉數(shù))/(調查總葉數(shù)×9)×100。
②產量與經(jīng)濟性狀 a.產量。于收獲期,每小區(qū)隨機選取5個甜瓜果實用電子秤稱量,計算單果質量平均值;并統(tǒng)計始收期至末收期各品種每小區(qū)的產量,折算成1 hm2的產量。
b.經(jīng)濟性狀。室內考種,測定和記錄果皮顏色、光澤度,果肉顏色、口感,瓜縱徑、瓜橫徑,果肉厚度,中心糖、邊緣糖含量。瓜縱徑、瓜橫徑、果肉厚度采用最小刻度為1 mm的刻度尺測量,計算果形指數(shù)(果形指數(shù)=瓜縱徑/瓜橫徑);中心糖含量與邊緣糖含量用手持糖度儀測量[5]。
采用雷達圖對各品種進行綜合評價。
采用Excel 2007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和統(tǒng)計,采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
由表1可知,各參試品種始花期為4月5~10日,其中伊麗莎白、西薄洛托始花期比CK延后2 d,脆禧、玉菇始花期分別比CK提早3 d和1 d。果實成熟期(始花到始收天數(shù))早晚依次為伊麗莎白<脆禧<一品紅<雪峰蜜2號<玉菇<西薄洛托,其中脆禧與一品紅無顯著差異,一品紅、玉菇與CK無顯著差異。全生育期從短到長依次為脆禧=伊麗莎白<一品紅<雪峰蜜2號<玉菇<西薄洛托。綜上,脆禧、伊麗莎白果實成熟較早,全生育期最短,且與CK差異顯著;玉菇與西薄洛托的全生育期比CK長,且存在顯著差異。
表1 各參試品種生育期與果實性狀比較
由表1可知,各品種果實性狀均比較理想,且光澤度好,其中一品紅、玉菇口感為脆、香甜,且一品紅具哈密瓜味道。
表2 各參試品種果實經(jīng)濟性狀比較
雪峰蜜2號(瓜皮白色,果肉白色)
玉姑(瓜皮白色,果肉白色泛青)
一品紅(瓜皮金黃色,果肉橘紅色)
由表2可知,各品種果實均趨于圓形,各品種果形指數(shù)無顯著差異。中心糖度、邊緣糖度從高到低依次為玉菇>脆禧>一品紅>CK>西薄洛托>伊麗莎白,其中脆禧糖度梯度差最小,顯著低于其他品種。在果肉厚度上,脆禧、一品紅、玉菇高于CK,而西薄洛托、伊麗莎白則低于CK。
由表3可知,單果質量、小區(qū)產量從高到低依次為一品紅>脆禧>玉菇>CK>伊麗莎白>西薄洛托,一品紅單果質量與小區(qū)產量均顯著高于CK;一品紅、脆禧、玉菇1 hm2產量分別比CK增加18.57%、9.45%、6.84%。
表3 各參試品種的產量
由表4可知,一品紅、玉菇和CK的抗病性強,均不感染猝倒病、霜霉病、白粉病、根腐??;脆禧則感染白粉病和根腐病,西薄洛托感染猝倒病、霜霉病、白粉病,伊麗莎白感染猝倒病,后三者抗病性表現(xiàn)為中。
表4 各品種抗病性比較
各參試甜瓜品種主要性狀協(xié)調性方面,各指標值已進行無量綱化處理,越接近1代表性狀越好(表5),故可根據(jù)等權無量綱化處理的數(shù)據(jù)繪制雷達圖。雷達圖(圖1)結果顯示,一品紅、玉菇、脆禧主要性狀協(xié)調性均優(yōu)于CK。
表5 各參試品種主要性狀平均值無量綱化處理結果
圖1 各參試品種主要性狀協(xié)調性雷達
綜合各項指標來看,脆禧表現(xiàn)為早熟,一品紅、玉菇全生育期與CK接近,3個品種均表現(xiàn)為產量高,商品性、含糖量較高,口感好,因此認為脆禧、一品紅、玉菇綜合表現(xiàn)較好,具有較大的推廣潛力。本試驗于早春連棟大棚內進行,因各參試甜瓜品種在生育期上存在一定差異,導致糖度可能與實際結果有差異,此外,不同甜瓜品種的最適栽培條件不盡相同,可能抗性和產量計算方面存在一定偏差。因此,還需要根據(jù)品種摸索出最優(yōu)的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