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那個一說謊鼻子就變長的木偶匹諾曹,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意大利作家卡爾洛·科洛迪在一百多年前創(chuàng)作的這個形象深入人心,成為一代又一代兒童心中永恒的經(jīng)典。時至今日,《木偶奇遇記》仍經(jīng)常被世界各地的導演搬上銀幕,演繹出一個又一個不同版本的電影故事。在眾多由這部長篇童話小說改編而來的電影中,迪士尼公司于1940年拍攝的同名動畫電影可謂獨領風騷,如原著小說般經(jīng)久不衰,歷久彌新。
動畫電影《木偶奇遇記》是迪士尼繼其第一部劃時代的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之后拍攝的第三部動畫電影。這部動畫片中塑造的木偶匹諾曹不僅造型可愛,而且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了孩子獨有的單純、天真和善良,加上流暢的動畫表現(xiàn),使其成為動畫片中永恒的經(jīng)典,至今仍代表著二維動畫的最高水準。
但是迪士尼動畫片《木偶奇遇記》的動人之處并不僅僅在于動畫,還在于其在遵循原著的基礎上重新演繹故事,讓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受到觸動。
匹諾曹是木匠杰佩托用一截木頭制造的一個木偶,善良的仙女賦予了匹諾曹生命,意圖讓他陪伴那個孤獨的老人。但是這個小木偶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意志不堅、頑皮偷懶、令人費神的小淘氣,從他誕生那一刻起,就讓照顧他的父親杰佩托頭痛不已。這些情節(jié)在原著小說中有十分精彩的描述。電影用最簡化的圖像語言,如:杰佩托溫柔地讓匹諾曹去上學,表現(xiàn)了老人對小木偶寄予的殷切希望。
孩子生來就是活潑好動的,匹諾曹也不例外——即便他是一個木偶。在上學的路上,這個沒有經(jīng)歷過任何世事的小木偶被狐貍和貓騙進了馬戲團,成了馬戲團老板賺錢的工具。在危難之際,善良的仙女及時趕到馬戲團搭救他,仙女問匹諾曹到馬戲團的原因,匹諾曹為了讓仙女把他當成一個好孩子,一次又一次跟仙女說謊話。他每說一次謊話,自己的鼻子就長長一截,最后長鼻子頭上竟然長出了樹枝和樹葉,一個小鳥窩搭在了樹杈上,兩只小鳥在窩里對著匹諾曹嘰嘰喳喳。這個情節(jié)可以說是這部動畫片里最生動的鏡頭之一,讓人過目難忘。
面對長長的鼻子,匹諾曹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善良的仙女告訴他,“謊言就是這樣越說越大,直到它跟你不斷長長的鼻子一樣明顯?!毕膳o了匹諾曹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但孩子就是孩子,他很快忘了自己怎么上的當,又一次被壞狐貍和貓欺騙,坐上了去歡樂島的驢車。同行的孩子們抽煙、打桌球,最后一個接一個變成了驢子,被送到鹽礦去當苦力。抽煙和吃喝玩樂讓孩子們長出了驢子的耳朵、蹄子和鼻子。小朋友們看到這里,是不是想以后決不會說謊和吸煙呢?
一個好故事給孩子心靈的觸動,大人永遠無法想象,好的故事就是不經(jīng)意間落在孩子心中的種子,在其漫漫人生中逐漸生根發(fā)芽,越長越旺盛?!赌九计嬗鲇洝肪褪沁@樣一粒種子。
影片結尾非常精彩,匹諾曹在鯨肚子里遇到了爸爸杰佩托,正當老人絕望之際,匹諾曹機智地在鯨肚子里生起火,大鯨被嗆得上下翻騰,一下子把他和父親吐了出來。匹諾曹最終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真正的男孩兒。
作者簡介
劉殿波,教育管理者,兒童閱讀倡導人,學校文化建設和兒童閱讀研究者。
377450058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