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路峰
告別寒冬陰霾的臘月,走進了春雨霏霏的季節(jié),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個暗淡與晴朗的日子,心情也變得擁擠不堪,于是默默等待一場雨的降臨。期待一個不再有紛擾的清新世界,一個沒有塵土的亮麗心情,讓我在寂靜的山村,遙想心靈深處最美麗的鄉(xiāng)土樂園。
有什么能夠讓紅花綠柳的鄉(xiāng)村充滿古典而又溫情脈脈的情調(diào)呢?有什么能夠讓我的思緒回到少年時代如夢如癡的歲月呢?那就是雨了,還有那被雨灑濕的鄉(xiāng)村小道。
雨,是滋潤大地山川、花草樹木的精靈。雨霏霏,款款滴落,沾衣欲濕,醉人心扉。
在雨中,一顆盼雨的心最容易變得透明而焦慮。一個身心疲倦的人,最期待的是沐浴在溫情而舒爽的雨中;一個身心疲倦的人,在愜意的雨中,是多么的任性和溫順,雨的清涼漸次透過肌膚與骨骼,沁入肺腑,流進心底,直至靈魂的最深處。
那雨,是對鄉(xiāng)村田野最溫柔的清洗,她輕輕地撫摸著山鄉(xiāng)故土、古村小巷、田園莊稼、農(nóng)家小院、石拱小橋,還有那彎彎繞繞的山路;那雨,讓鄉(xiāng)村變得美麗陶醉、如畫如詩、春意盎然;那雨,滋養(yǎng)了那些臨窗伏案聆聽,抒寫大自然寧靜的寫作人;那雨,喜悅了那些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揮舞著手中的田鏟、鋤頭耕耘土地的農(nóng)民兄弟,還有那些行走在鄉(xiāng)間的旅行者,他們在雨中常懷鄉(xiāng)愁,還有農(nóng)家院落裊裊升騰的炊煙,以及那撐著雨傘漫步在古村小道的農(nóng)家姑娘,踏著輕盈的腳步,撐著花雨傘款款而來,盡顯端莊和大方。古村青石板道的小巷小街舞動著雨的色彩,村頭香樟樹下的牧童短笛,令多少詩人墨客陶醉于雨的夢鄉(xiāng)里。那雨啊,是醉人的鄉(xiāng)愁,是如夢如癡的鄉(xiāng)音。
在雨中,日出而作,日落而宿的老伯叔嬸、兄弟姐妹們才能悠閑地坐在燈火下,傾聽雨聲,與最親近的人共進晚餐。他們敞開心扉,暢談國事、家事、人情世事、喜樂悲歡的事,尋找那種久已迷失的親情溫暖。
佇立在初春的彼岸,一直在心里勾畫著春雨的容顏,逐漸豐滿圓潤的雨滴,絲絲滋潤著春姑娘滿目的春愁,使清瘦許多的希望與理想紛紛破土發(fā)芽,長出信念、長出溫暖、長出柴米油鹽的幸福、長出春夏秋冬的悲歡與離合,還有那滿是鄉(xiāng)村泥土的芬芳。
春雨淅瀝,獨自走在古村小道上,眼里是勻勻凈凈的嫩綠,耳中是淅淅瀝瀝的雨聲。身處雨中,仿如自己也是一處風(fēng)景了。
在雨中,我喜歡讀書,在蒼蒼茫茫的雨中,翻開唐詩宋詞、紅樓白話、聊齋故事,便會聽到古典琴聲如雨聲沙沙而來。那琴聲氣勢恢宏,陣陣的雨聲托起身體飄飄悠悠在遠古的神話時空中,我的靈魂開始遨游,乘風(fēng)飛臨如畫如詩的古村上空,俯視那霧靄蒙蒙的煙雨樓臺,仿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在雨中,我抱著琵琶,帶著詩歌的意韻,彈撥著裝滿鄉(xiāng)愁的心弦,讓過去的歲月紛紛倒流,甚至定格。靜靜地走進故鄉(xiāng)的青草地,踏著小溪嘩啦啦的流水,追尋田埂上撐傘的姑娘;懷揣著一顆雨中剔透的心,回想起和朋友相伴走過的日子,尋找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中年,從中年到壯年,最終走向老年的浮沉歲月。這歲月如梭的時光,總是短暫而美好。而今成為記憶里定格背景的一部分,只想為生活勞累奔波的日子,甩一個響指,吹一聲口哨……
在雨中,我喜歡與知心朋友聊心情,坦露胸懷,毫無顧忌。撮一壺清明茶,慢條斯理,細細品味,或歌或笑、或喜或悲,無際無邊地傾訴。從天亮到黃昏,直到深夜,哪怕就是走進夢里,仍然依稀聽見雨滴聲聲,如雷如鼓,樂在其中。
在雨中,我愛寫作,在細雨霏霏的夜晚,坐在昏黃的燈下,手敲鍵盤,把心底藏著的秘密,一行行如水般傾瀉而出,成為文字滋養(yǎng)的花朵,盛開人間。
雨聲淅瀝,倦了,枕著雨聲進入夢鄉(xiāng),夢里有雨的滋潤與清爽。“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贝蟾胖傅木褪沁@種境界吧。
春風(fēng)夾著春雨,萬物復(fù)蘇,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