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燕
【摘要】文本空白就是文本中隱藏在文本中的持續(xù)性和再創(chuàng)造性的內容。在很多語文教材中的字、詞、句,甚至是標點符號等,往往會出現很多空白點,即是文本空白。在實際教學中,要善于根據文本中內容巧妙地挖掘其中空白點的存在,并積極利用這些空白點幫助學生開發(fā)并轉變其思維,幫助學生展開聯想,引領學生進行模仿寫話,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話水平。
【關鍵詞】巧用文本空白;模仿寫話;提高思維和寫話能力
新課程語文教材中將語文教學變得更加人文性。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充分利用教材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從空白文本中發(fā)現其巧妙之處,設計出富有啟發(fā)性和挑戰(zhàn)性的文本空白,從而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改變其思維定式并幫助其擴展思維空間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
一、巧用文本空白,開啟學生思維大門
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不是天生就具有的,如果教師在語文課堂中不斷引導學生探究,不斷挖掘文本的空白,使文本空白與思維產生碰撞,就會幫助學生打開思維的大門。
(一)巧找句子空白,發(fā)散學生思維
語文教材中常會出現很多留出空白的文本句子,在實際教學中要善于抓住空白再現文本情境,引導學生在補充空白的過程中將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邮教剿餍缘膶W習,使其思維不斷發(fā)散,不斷提高。
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中,教師在不斷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對具有啟發(fā)性的句子空白處進行補充。1.“西沙群島地處? ? ? ? ? ? ,是我國的? ? ? ? ? ? ,那里? ? ? ? ?,? ? ? ? ? ,是個可愛的地方?!?.我的家鄉(xiāng)地處? ? ? ? ? ,那里? ? ? ? ? ,? ? ? ? ? ,是個可愛的地方?!?/p>
教師深入淺出地教學文本,再引導學生按空白進行思考,學生填補文本的空白就輕而易舉了。而在模仿寫話介紹“我的家鄉(xiāng)”時,首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地圖了解自己家鄉(xiāng)所處的地理位置,其次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特色產物,再通過相關的圖片情境展現幫助學生擴展其思維,在引導、擴展中不斷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模仿與想象中寫出了優(yōu)美的句子:我的家鄉(xiāng)地處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中游北岸,臨江丘陵地帶 ,那里 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生態(tài)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景點遠近聞名 ,是個人人向往的好地方?!崩媒滩闹械奈淖趾彤嬅媲烧业轿谋镜目瞻?,挖掘其中需要進行思考的點,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巧找文本中標點符號的空白,豐富學生想象力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標點符號和文字相結合給文章增加了很多的內容,由于情感抒發(fā)和詳略得當的安排,語文教材中常常會出現標點符號的留白,它們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和想象余地。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想象力是思考和思維擴展的關鍵,沒有想象也就不存在思維和思考的空間,沒有想象很多感官系統(tǒng)便略顯得遲鈍。小學語文課文中,很多地方都會出現省略號,其實這就是很好的空白點,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利用這些空白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例如,在《黃鶴樓送別》一文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遠方……”這句話中的省略號就是文本的空白點,這個空白點給讀者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如,李白看著這一江春水向遠方流去在想什么。在實際教學時,通過誘導式的提問方式讓學生去思考李白在江水向遠方流去的時候在想些什么?學生就會紛紛說出自己的想象。李白對孟浩然的依依惜別之情此時無聲勝有聲其關鍵就在于文章中的省略,這個省略號體現出李白無盡的話語,以此向我們展現出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情誼,實際教學中抓住空白點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不斷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巧用文本空白,轉變思維定式,豐富想象空間
(一)通過插圖空白,豐富語言表達
很多語文課本都配有精美的插圖,其形式多樣且形態(tài)逼真,給學生留下了很多的想象空間。課本插圖就是很好的空白點,其可以幫助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引導學生進入自主思維的空間。因為在實際教學時,要加強對文本插圖的挖掘,巧妙地設計相應的空白,讓學生根據插圖的內容及空白展開豐富的想象,豐富其語言表現。
例如,在《秋天的雨》一文教學中,讓學生說說對不同季節(jié)的看法以及喜歡哪個季節(jié)和喜歡該季節(jié)的理由等,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斷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文章中片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它把紅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苯Y合學生在生活中的觀察發(fā)現,將下列句子的空白處補充完整。“春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她把 ? ? 給了柳樹,細細的柳枝像? ? ? ?。她把? ? ? ?給了木棉花,紅紅的木棉花像?。她把 ? ? ? 給了? ? ? ,像? ? ? ? ? ??!?/p>
教師結合秋天的雨是五彩繽紛的,秋天的紅色是屬于銀杏樹的,引導學生思考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楓葉紅了,莊稼成熟了,那么春天是什么顏色的呢?春天我們可以做什么?這時就會有很多學生回答春天是一片綠色的,柳樹會發(fā)芽。再向學生展現木棉花的圖片幫助學生快速補白,并加深學生的認識。“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痹俑鶕@句話補充春天出現在大地上的事物,是什么顏色的,例如春雨、杏花,學生的思維不斷提升,從而填寫了“她把白色給了杏花,像一朵朵美麗的雪花,吹啊吹啊,吹來了春天的生機。”學生意猶未盡時還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再進行補白,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豐富文章的內容,最終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二)巧揣摩描寫空白,豐富人物的形象
小學語文課程中,很多文章都是描寫人物的,這些文章在人物描寫時會出現很多的空白,主要是動作的空白以及語言空白(語言省略)以及心理空白等,在實際教學時要積極抓住這些空白點讓學生自行揣摩并發(fā)表其自身的看法,從而更加豐富人物形象。
例如,在教學《第一次抱母親》一文中,在其結尾處寫到“我”突發(fā)奇想把母親抱著坐在床沿時,母親流出了眼淚。教師幫助學生展開想象,在“我”抱住母親坐在床邊的時候,母親此時流出的眼淚,帶有怎樣的含義?很多學生會積極回答那是幸福的眼淚、感動的眼淚。此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作者抱住母親的時候,“我”是怎樣想的,母親會在想什么?如果這時候母子說話,那么他們會說些什么?通過心理以及語言上的補白,學生會對文章中的母子情深產生一定的認知,還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母親情深和偉大的母愛,從而豐滿人物的形象。
學生是具有思維能力且靈動的生命體,在豐富和變化萬千的課堂教學中會出現很多意外和驚喜,教師積極利用這些文本空白和語言空白及心理空白的資源,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不斷擴展其思維空間。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要充分利用文本空白資源,激發(fā)學生的無限想象,巧妙地進行補白,從而有效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寫話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軍明,朱華賢.亟需提高閱讀題的編擬質量——由一道閱讀訓練題的編擬說起[J].小學教學研究,2012,7(18):41-42.
[2]楊方春.美在言意,貴在共生--小學語文文本解讀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3,14(12):76-77.
[3]茹亞萍.文本形式,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J]. 教學月刊(小學版),2010,21(1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