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悠悠的時光里,總有些東西在記憶里反復呈現(xiàn),甚至在每一個不經(jīng)意的夜晚悄無聲息地入夢。
就像故鄉(xiāng)的那條小溪,那條承載了幼時生活的歡聲笑語以及溫暖親情的小溪。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開故鄉(xiāng)很久,偶爾回去時,也見不到那青青河邊草、那潺潺的碧波。然而,它總是在夢魂深處流淌著,似乎永不干涸。
鄉(xiāng)下的風景總是清新怡人的。在一望無際的田野,翠綠與金黃交替,帶給鄉(xiāng)親們耕種的辛勞、期待的甜蜜、收獲的喜悅。麥苗、棉花、玉米,還有水稻,總是會在風中輕輕搖曳。農(nóng)田上,游弋著彎彎曲曲的、細細的水流,都是順著地形地勢自然形成的溝渠。盛夏時,因為雨水的緣故,農(nóng)田里的水會比較充沛,可以滿足農(nóng)田的需要。那水會順著水渠自由而歡快地流淌,汩汩地流進農(nóng)田,滋潤著禾苗慢慢長大、慢慢成熟,直到垂下豐碩的谷穗。
這田野上的溪水最后都會匯集到環(huán)繞著村莊的小溪中。小溪像長長的手臂,溫柔地攬著村莊。一年又一年,供給鄉(xiāng)親們飲用的水、洗漱的水。家家都備有挑水的木桶、彎彎的扁擔。大人們有的是力氣,伸手就可以從小溪里打上一桶水。接著再打上一桶水,直起身,挑在扁擔的兩端。步履是堅定的,扁擔是顫悠悠的,兩桶水隨著步伐一上一下地晃悠著,回到家里,“嘩”的一聲倒進大水缸里,稍作沉淀,便可以做飯了。洗衣和洗菜,不需要用水缸里的水,直接拎到小溪邊,就著流水便可以洗得很干凈了。
小溪里還有魚。溪水清澈,可以看到有一種小小的、長不大的魚在淺水處游來游去,還會有一種細長的、柳葉形的白色小魚在水面上一閃而過。這些小魚大家都不稀罕,稀罕的是藏在水底的鯽魚或者泥鰍,還有一種我們稱為“昂針魚”的黃色的魚,有刺,但是很好釣。在岸邊,時常會有人在柳蔭下執(zhí)著釣竿,耐心地等待。這是農(nóng)忙間隙的休閑,也是農(nóng)村生活的調料。我們這些小孩子,會樂顛顛地挖蚯蚓送給垂釣的人,會傻呵呵地為釣上了魚而高興,會你爭我搶地撿起從釣鉤上脫落在草地上的魚兒,送到釣魚人的小桶里,最后滿手魚腥味兒、渾身草屑和泥點兒回家去,換來媽媽的一頓嗔罵。
小溪里還有家家戶戶散養(yǎng)的鴨子和鵝,它們一起嬉鬧,一起游水。小孩子們的目光都喜歡追著它們的身影,因為有些鴨子不懂事,不像雞們總是在家里固定的窩中下蛋,鴨子們會在淺水處或者水邊的草地上隨意地下蛋,那可是童年里的美味,混著青草味兒和碧水清甜的歡樂。
后來,一日一日地長大,一步一步地遠離了故鄉(xiāng),也遠離了環(huán)抱村莊的小溪。多年后,因為退宅還田,有些事情要處理,才偶爾回鄉(xiāng)一次。村莊已經(jīng)沒有了痕跡,小溪也已經(jīng)沒有了影蹤。那一天,在夕陽里迎著風,在記憶中的小溪邊佇立了很久,竟無法將眼前的景象與記憶疊加起來。
眼前,依舊是一望無際的田野,依舊是茂盛的莊稼。但是,沒有了稀稀疏疏的房屋,沒有了雞圈、犬舍、牛棚,沒有了在田野中一直流淌的小溪,更聞不到帶著水汽的熟悉的故園味道了。
我看到的是整齊的田疇,筆直的田埂將土地分成了一塊一塊的方正形,以及修葺一新的灌溉渠,還有用水泥砌了高而陡的坡。沒有了自然的野味,卻展現(xiàn)著改造自然的成功。水渠看起來很深,而且是筆直的,像駛向美好生活的筆直車道。
在歲月的河流里,人也在改造自然環(huán)境,改變生活的節(jié)奏,在奔向康莊的道路上,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