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怡麗
“還不曾起飛,就折斷了翅膀;生活給了他們太多的磨難,但他們仍懷揣夢想?!边@或許是銀川市特殊教育中心特奧班孩子們的真實寫照。
“孩子們來自四面八方,有走路不穩(wěn)的、口齒不清的、四肢不聽使喚的,看著就讓人揪心?!碧貖W班王教練介紹,對這些智力殘疾孩子,要從身體機能的恢復著手,以競技體育特長培養(yǎng)為突破口,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逐步樹立自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悅。
田徑隊的小韶宇在6歲時,突然聽不到聲音,經檢查被診斷為聽力殘疾,同時伴有智力發(fā)育遲滯。因為聽力和智力缺陷,生活中的她與同齡人交流出現了各種障礙,久而久之性格變得孤僻自閉。一次寧夏殘聯到各縣(區(qū))選拔殘疾人運動員的機會,讓她獲得了希望。轉學至銀川市特殊教育中心后,命運為她打開了一扇體育運動之門。訓練場上的小韶宇克服各種訓練困難,不管嚴寒酷暑,她總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付出了幾倍于其他運動員的汗水。通過刻苦努力的訓練,小韶宇在多次比賽中獲得金牌,比賽和生活經歷也讓她變得更加自信。2019年10月,她被選為中國國家隊隊員,參加了在澳大利亞舉行的世界智力殘疾人運動會,獲得了800米第七名的好成績。
韓教練是學校里的“多面手”,身兼游泳、冰壺、輪滑等項目的教練員。她說,孩子們訓練時的那股韌勁兒令人感動,“我們從未想過他們要成才。通過體育鍛煉,讓他們將來更好地適應常人生活,這就是我們的初衷?!?/p>
“由于入校時間不一、殘疾程度不同,有的學生七八歲開始田徑訓練,有的則十五六歲才開始。為了保證訓練效果,教練和孩子們寒暑假、周末堅持訓練,從不間斷?!表n教練說,學校以田徑為基礎,選拔校內10%左右的殘疾程度輕、身體素質好、協調性好的孩子作為田徑訓練隊后備人選,再從田徑隊選拔籃球、輪滑、冰壺等特奧隊員。
在輪滑隊穿輪滑鞋、系鞋帶、戴護具,這些對于普通孩子而言的簡單動作,對這些特殊的孩子卻顯得十分費勁。下蹲、貓腰、背手等幾個簡單的動作要不斷重復才能學會。
“帶這些孩子,要有愛心、要細致,更要有堅持之心。智障孩子,對一句話的理解、一個動作的糾正,都需要反反復復地說與教?!表n教練說,看到孩子們用心認真學,雖然一周甚至一個月才能教會一個動作,但對從事特殊教育的老師來說,這已是極大地滿足與決樂。
“腿發(fā)力,屁股翹起來,瞄準這個點,把壺推出去?!痹诤档乇鶋赜柧毥淌?,韓教練半跪在地面上,手把手地指導?!皠e的孩子,教一遍兩遍就能明白,咱們的孩子得教一百遍、一千遍。一開始特別不容易,這些孩子此前從沒有接觸過旱地冰壺,前3個月全都用來練習最基本的投壺動作?!表n教練說。
隊員們天天練,每天蹲下起身上百次,練得手腕酸痛,膝蓋也磨破了皮。作為首壘投手的曉藝先天智力殘疾,起初她很難理解教練說的“手機快掉下來時突然握住”的感覺。在快要放棄時,終于“開竅”般拿捏到了那種“恰恰好”的力度。如今,她已成長為隊伍中的“神投手”,能做到“指哪兒停哪兒”。
近年來,他們在全國性殘疾人旱地冰壺比賽中多次奪金?;貞浧鸬谝淮稳ズ贾輩⒓颖荣悾驹陬I獎臺領金牌的場景,曉藝記憶猶新笑容充盈,“太高興了!”。
對于這些“折翼天使”而言,站在特奧會的賽場是一種自我的突破,領獎臺上的榮譽是一種自身價值的實現。體育運動讓他們有尊嚴地活著,也讓他們學會堅定、從容地直面人生的各種挑戰(zhàn)。